新書推薦:
《
一个人·谁也不是·十万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反思自我的巅峰之作)
》
售價:NT$
250.0
《
重写晚明史(全5册 精装)
》
售價:NT$
3560.0
《
汉末晋初之际政治研究
》
售價:NT$
602.0
《
强者破局:资治通鉴成事之道
》
售價:NT$
367.0
《
鸣沙丛书·鼎革:南北议和与清帝退位
》
售價:NT$
551.0
《
从康德到黑格尔的发展:兼论宗教哲学(英国观念论名著译丛)
》
售價:NT$
275.0
《
突破不可能:用特工思维提升领导力
》
售價:NT$
352.0
《
王阳明大传:知行合一的心学智慧(精装典藏版)
》
售價:NT$
1010.0
|
編輯推薦: |
1.聚焦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二十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要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本书解读了后疫情时代新经济形势下的就业现状、市场形势等,致力于帮助高校毕业生和年轻的就业群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找到适合自己的事业。
2.《变量》系列作者何帆全新力作,重新定义了“找工作”和“好工作”的内涵,帮助年轻人摆脱工作焦虑,解决职场困惑。
何帆作为著名经济学家,常年在经济学领域深耕,并在高校任职,既与年青一代有着频繁交流,又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脉络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有着深刻的认识。作者把理论拆解,把学科打通,以年青一代会遇到的职场问题为主线,助力他们摆脱焦虑,回归自己的内心,找到人生的意义。同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案例,告诉读者就业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本书不仅颠覆了很多关于生活和工作的流行偏见,而且它也是以行动为导向的,书中的很多策略和技巧可以帮助读者重新认识和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3.新时代抓住新红利,成为新物种。
虽然传统意义上的好工作越来越少,但中国的经济生态系统也发生了巨变,并给企业和个人带来了新的红利:由于经济安全更加重要,制造业中本土创新企业会获
|
內容簡介: |
找不到工作?觉得工作没意思?不知道要不要换个工作?你的烦恼来自被工作的外表所惑,被困在认知的牢笼里。重要的不是找工作,而是找事做——找到你感兴趣、有天赋,还能带来社会成就感的事做。
著名经济学家何帆以其独有的大局观,帮你把脉时代变动,直击职场本质,用高屋建瓴的宏观分析,走南闯北的实地调研,以及大量新鲜故事,激活你的行动方案,帮你扫清职场烦恼,找准自我价值,既有深度,也有温度。何帆教授还与Boss直聘研究团队联手,基于对真实求职场景和大量案例的观察,帮你掌握就业市场的全新动态。
时代浮沉,善泳者胜。带走这本书,找到你的洞察和行动。
|
關於作者: |
经济学家,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院长,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教授。《变量》系列图书作者。得到App《何帆大局观》《何帆读书俱乐部》《何帆年度报告》主理人。
|
目錄:
|
自序
第一章“ 好工作”神话的破灭
三个故事
内卷、躺平和扑腾
焦虑是一个报警器
“ 好工作”神话
过去的经验,还是留给过去吧
经济换挡,好工作更少了
坐快车和坐慢车的年轻人
科技革命会带来阵痛期
中产阶级会受到最大的冲击
收入分配是21 世纪的头等大事
他们比我们有钱
时代变了,你也要变
第二章 你需要找事做,而不是找工作
工作是什么
传统的工作伦理骗了你
消费主义继续骗你
为什么成功人士更愿意当工作狂
找事做,而不是找工作
做什么事很重要
和谁一起做事很重要
找到做事的意义很重要
第三章 如何找到你最想干的事,而且还能赚钱
乔布斯没有说实话
兴趣—天赋—社会需求三要素模型
兴趣来自哪里
天赋究竟是什么
职业的兴衰
先拿到一张入场券
怎样帮孩子找到他们最想干的事
第四章 如何找到和你一起干事的人
为什么要找一群和你一起干事的人
为什么要找到自己的价值观
为什么有原则的生活能让你更幸福
怎样建立自己的社交网络
怎样判断一家公司的“部落文化”
怎样和公司里的女性打交道
怎样和公司里的年轻人打交道
怎样和公司里的中老年人打交道
为什么找个好的导师很重要
什么样的老板值得追随
第五章 要不要换一件事情做
怎么判断要不要换一份工作
第一份工作不理想怎么办
先试着在公司内部腾挪
论“斜杠青年”的自我修养
怎样成功地实现转型
最终还是想辞职,该怎么办
怎样做一名自由职业者
第六章 新的经济生态系统,能做什么事
电梯是怎么升上去的
站在2023 年的山顶看历史
米切尔之问
在慢变量中寻找小趋势
补链者红利
腾挪红利
生活家红利
时空穿越红利
终身学习者红利
怎样成为新物种
后 记
|
內容試閱:
|
焦虑是一个报警器
大时代下的个体焦虑,似乎困扰着每一个打工人。我们病了,病得不轻。这种焦虑,乍一看并不容易理解。毕竟,在过去40多年里,中国经历了高速经济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给每个中国人提供的机会也是越来越多的。在有些国家,一个人的人生轨迹可能从摇篮到坟墓都是可预见的:在哪里上学,去哪里上班,跟谁结婚,住在哪里。但在中国,一切皆有可能,生活日新月异。似乎最不应该焦虑的一代人,反而陷入了焦虑的处境,为什么?
心理学家卡伦·霍妮认为,焦虑和恐惧非常相似,它们都是对危险做出的情绪反应。不同之处在于,“恐惧是一个人面对必须面临的风险时做出的一种恰当反应,而焦虑则是对危险情境做出的不恰当反应,甚至是对想象中的危险做出的反应”。
如果只是想象中的危险,人们究竟怕的是什么呢?他们害怕的是被社会抛弃。焦虑虽然是个人的情绪反应,但它是由我们这个时代特有的生活情境造成的。个体的经历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情绪反应方式,但他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情绪反应,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受到了特定的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影响。每一个时代,每一个社会的文化,都会本能地认为自己的情感反应才是唯一合理的。但事实上,每一种文化都是特殊的,而且不会一成不变。一个全盘否定工作价值的“三和大神”,如果是在另一种文化里,比如某个崇尚自然的部落中,可能就是司空见惯的。一个看到春暖花开就辞职踏上旅途的“95后”,在她的老板和职场前辈眼中是离经叛道的,但也许在她的同龄伙伴看来就是很正常的。
沿着这样的线索,我们不难找到焦虑的根源。我们焦虑,是因为我们害怕跟社会的正常模式不一样。焦虑是一个报警器,当你感到焦虑的时候,你已经隐约感到内心的某些东西出了毛病。卡伦·霍妮说,焦虑“实际上是一种挑战,要求我们彻底地检视自己”。但我们最反感的就是改变自己,所以,在需要积极做出改变的时候,我们会用其他的方式摆脱焦虑:一是进攻,二是放弃,三是顺从。
内卷、躺平和扑腾,是焦虑的三种不同表现形式。内卷是想用进攻的方式消除焦虑,躺平是想用放弃的方式消除焦虑,扑腾是想用顺从的方式消除焦虑。
如果想用进攻的方式消除焦虑,就必须证明自己的情绪反应是合理的。一个内卷的职场人会说服自己,并不是我想内卷,而是别人都在内卷。你看,到处都有比你优秀还比你刻苦的人,你不卷怎么行呢?用这样的借口,他可以把责任转移给外部世界,不用正视和改变自我。用这样的自我暗示,他还会感到很骄傲,觉得自己很强大。
如果想用放弃的方式消除焦虑,就必须证明,之所以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完全是因为外部的不可抗力。一个躺平的职场人会说服自我,我奋斗一辈子也没法在北上广深买下一套房,那是因为房价太高,我有什么办法。换言之,他也是把责任转移给了外部世界,这样自己才会觉得心安理得。他虽然会有一丝失落,但也会觉得自己看开了,看得比别人更明白。
如果想用顺从的方式消除焦虑,就要尽可能地回避。他会尽可能地不去想这件事。过一天算一天吧,该怎么着就怎么着吧。生病的人害怕去医院,怕水的人不敢学游泳。扑腾的职场人知道,成就感是自己最渴望的东西,但金钱是自己最需要的东西,所以,他根本不去考虑人生的使命和意义。他在压抑着自我,努力地把自己实际上极其在意的事情想象成其实并不重要。仿佛喝醉了就能忘记烦恼,他会觉得,按部就班地干活,劳累也能麻痹自己的意志。在生活中吃的苦头,对他来说,也有直接的防御价值:既然我已经受了这么多的痛苦,那就不要再改变自我了。
“当事实改变之后,我的想法也随之改变。您呢?”托尼·朱特在《事实改变之后》这本书的序言中,提到了这句据称是凯恩斯所说的话。诚然,事实已经改变了,但我们依然固守着陈旧的认知模式。这个矛盾不解决,不管我们选择的是内卷、躺平还是扑腾,到头来都摆脱不了焦虑。
“好工作”神话的破灭
有一个陈旧的认知模式,束缚了我们的观念和行为。这个陈旧的认知模式就是“好工作”神话。坚信“好工作”神话的人会认为:只要个人努力,就一定能出人头地。正所谓“爱拼才会赢”。这个“好工作”神话的反命题是:如果你没有出人头地,没有找到好工作,就需要检讨一下自己有没有足够努力。
如果进一步地拆解,“好工作”神话可以表述为一个公式:
个人努力=好好学习=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出人头地
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往往会把一个人的个人努力等同于好好学习。上一代教育下一代说,只要好好学习,就能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就能找到好工作,找到了好工作,一辈子就有了安全保障,能获得丰裕的收入,也能提升社会地位,最终归结为“出人头地”。简言之,文凭是阶梯,是通行证。
在“好工作”神话的框架下,人生就像游戏中的练级。好好学习、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是按照先后次序要做的三个主线任务,做完了这三个任务,经验值就攒够了,可以顺利升级了。反之,如果你连这三个主线任务都不做,怎么可能升级呢?
乍看起来,我们可以举出很多成功案例,证明“好工作”神话的存在。比如,以学习成绩为标准的高考,仍然是中国社会最为公平的选拔制度。无数“小镇做题家”,可以通过拼命刷题考上大学。文凭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文凭是万万不能的。招聘的时候,文凭还是敲门砖,越好的学校,文凭越“香”。名校的毕业生,似乎找到的都是光鲜亮丽的工作。
但是,时代已经变了。如果你仔细去看,就会发现,如今,这个公式中的每一个等号,都变成了不等号。
个人努力≠好好学习。学生需要学习的不仅仅是学校里教的课本知识,走出校门进入社会之后,他们会发现,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可能比专业知识更重要。这种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就是心理学家所说的“社会化过程”,也就是说,每个人最终都要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定位。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在上学的时候完成的,但这种能力的培养,却一直被老师和家长忽视了。职场上需要的技能和知识,也不可能全部在学校里学会。受教育的时间短,职业生涯长,而且很多专业知识的“半衰期”很短,很快就会过时,于是,你必须不断更新技能和知识。真正的个人努力,不只是在上学的时候当个好学生,而是要把自己培养成终身学习者。更多有用的东西,都是在进入职场之后,从实践中学到的。
好好学习≠上好大学。如果说,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学,完全取决于学习成绩,那么理论上,各地学生的升学率应该是一样的,大学里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的比例也应该是一样的。但事实却是大城市的升学率显著高于中部人口大省,大学生里城市孩子的占比远远高于农村孩子。因为高考的赛制规则,本来就不是绝对公平的。在西藏、宁夏,高考算是轻松模式,但河南、广东这些人口大省,高考就是地狱模式。除了这种显性的规则不平等,还有一种隐性的规则不平等。在当前教育体系下,农村孩子(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孩子)和城市孩子之间,在可获得的教育资源上差距悬殊。比如说,学英语当然很重要,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里的孩子,学英语可以直接找外教,而大山里的孩子呢?他们去哪里找外教?
上好大学≠找到好工作。从现在的就业市场来看,有好大学的文凭,确实代表着更大的胜算。用人单位在公开招聘要求里,也会点名要“211”“985”院校毕业生,甚至得是清华、北大、上交、复旦的毕业生。但是,以后这种趋势很可能会发生变化。
招聘者的想法会发生变化。很多企业已经回过神来,不再盲目崇拜清华、北大、上交、复旦这些名校。一位人力资源部经理告诉我,他们已经不再愿意招清华、北大的学生,因为这些名校的学生往往自视甚高,但到了工作中又眼高手低,而且,很多名校的学生不愿意在一家企业踏踏实实地干下去,只要有更好的位置,他们就会立马跳槽。有些企业,比如华为,早就发现这一点了。华为招员工,喜欢招像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这些生源素质很高,但学校牌子相对被低估的大学的毕业生。有的企业还喜欢招贫寒家庭的孩子,觉得这些学生更务实,更能吃苦,更有奉献意识。
求职者的想法也会发生变化。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抱怨内卷的,往往是扎堆在互联网大厂、大型金融机构工作的名校毕业生。正是因为这些企业一直爱招名校毕业生,造成扎堆效应,反而让新员工在企业里更难找到出头的机会。名校毕业,签约大厂,新手期意气风发,待上一段时间就进入职业倦怠期。于是,一部分人开始逃离内卷,他们更注重自我的追求,不在意别人的眼光。有些名校毕业生去了工厂,也有一些名校毕业生去了边疆。这个世界,原本就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广阔。找到属于自己的舞台,才能更好地施展才华。
找到好工作≠出人头地。很多看起来光鲜亮丽的工作,已经变得暗淡无光。好工作的供给量减少了,好工作的含金量也下降了。
就业可能比以前更灵活,但工作却不如过去稳定了。像网约车、呼叫中心这样的“零工经济”(gig economy)的出现,号称给人类提供了更自主地掌控时间的可能性。开着自家的车,也能接到接送客人的单子;坐在自家的客厅里,也能接听客服电话。新冠肺炎疫情之下,远程办公、视频会议风行一时,工作似乎比过去更便利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这种灵活就业也让工作中的个人无法得到同侪支持(有些工作甚至不再有“同事”的概念),或者无法获得传统企业模式下的福利和保障。工作时间和个人生活时间的界限消失了,但人们拥有的闲暇时光不但没有增加,反而日渐减少。
工资可能比过去高了,但生活质量却下降了。对于这一点,在一线城市打拼的“打工人”可能痛感更强,房价上涨的速度总是比工资上涨的速度快。很多年轻人被迫长期租房,或在交通不便的偏僻郊区买房,他们付出的代价是每天要忍受漫长而无聊的通勤时间。这是一个世界范围内的奇特现象:经济发达之后,工作时间反而增加了。这个现象最初被注意到,是20世纪80年代之后。看看美国、加拿大、比利时、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瑞典、英国等十多个国家的统计数据,你会发现,在过去40多年,工人的工作时间越来越长,竞争压力越来越大。别说生活质量了,生活本身都快被挤没了。
有些工作,虽然收入不错,似乎社会地位也不低,但干这些工作的人知道,这些工作毫无意义。他们没有为社会做出任何贡献,甚至可能没有为公司创造出什么价值。美国人类学家大卫·格雷伯把这类工作称为“狗屎工作”(Bullshit Job)。有些工作之所以存在,只是为了让身居要位的老板自我感觉良好,比如很多无事可做的接待专员、行政助理。有些工作之所以存在,是为了窃取财富,比如网络诈骗、做水军、传销。长期从事“狗屎工作”,会让人感到彻底的绝望和抑郁。
时代变了,你也要变
经历了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人会相信“好工作”神话:只要好好学习,考上好的大学,就能找到好的工作。好的工作不仅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收入,而且能让一个人找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发现人生的意义。
当经济高速增长转为低速增长,好工作的供给减少了。低速时期对刚进入职场的年轻人的打击尤其大。坐慢车的一代很难赶上坐快车的一代。于是,衰退一代的观点和追求,就会迥异于繁荣一代。
当技术进步呼啸而来,会进一步侵蚀看似稳定的中产阶级的工作。收入最高的一小部分人会越赚越多,甚至只干脏活、累活的非熟练劳动力,以后的收入也会逐步提高,岌岌可危的反而是处于中间位置的白领。中产阶级的衰落,将带来深远的社会经济影响。
当市场经济完全不受羁绊之后,贫富差距将越拉越大,没有任何一种自发的机制能将其缩小。收入越不平等,社会阶层固化就越严重。令人羡慕的好工作,一大部分会被精英阶层占据,低收入阶层和中等收入阶层想要实现跃迁,以后将越来越难。
时代变了,不能再守着“好工作”神话做梦了。
这些当然都不是什么好消息,但本书不是为了让你更焦虑。相反,我写本书的目的是让你不焦虑。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总责怪自己。这种自责无处不在,噬咬着我们的心灵。没有办法在北上广深买得起房子;没有办法让孩子上最好的学校;选错了行业,眼看着过去如日中天的行业一步步走下坡路;选错了企业,要是当初再大胆一些,经验再丰富一些,能进心目中最好的那家企业就好了。这类自责会让我们贬低自己,一点点失去自信,就像搁浅在岸边的船,慢慢地生锈。
本书要告诉你,这不是你的错。你之所以如此疲惫,又如此脆弱,你这一代的工作不如上一代的那样稳定,你能拥有的机会不像上一代的那样多,你的压力比上一代更大,并不是因为你犯了什么错,而是因为超越个人力量的宏观情况发生了改变。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别人带来了压力。人是一种社会动物,而且是一种很容易被别人欺骗,甚至自我欺骗的社会动物。在这个物质丰裕的时代,你所焦虑的并不是缺少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你并不缺吃少穿。让你焦虑的是别人的眼光和议论。成功总是相对而言的,所以一定会有看起来比你更出色的人。优秀的人值得我们学习,但总有成功者会夸耀自己的成功,如同孩子夸耀自己的新玩具。他们不仅夸耀成功带来的物质享受,也会夸耀自己的才干。在他们看来,一切成功皆归于自己的不凡。媒体的造神运动让你对此深信不疑。看看别人,再看看自己,让你万念俱灰。最大的挫败感来自和别人的攀比。人比人,气死人。于是,你会困在一个走不出去的牢笼,这个牢笼还是你当初自愿进入的。
本书想要教你识破谎言,哪怕说谎言的人都带着无比辉煌的光环。本书想引导你回归自己的内心,审视自己的人生,找到你最在意的人生价值。每个人都能找到人生的意义,它会让你构筑起一道抵抗虚荣的坚固防线。本书要和你一起讨论,如何才能巧妙地做空虚荣、做多本质,获得一种穿越周期的韧性。
我们之所以焦虑,是因为没有发现更广阔的天地。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广阔,我们的视野却越来越狭隘。有一次,我在高铁上偶然听到一位父亲在给儿子打电话。父亲说,一定要考研,不考研还算人吗,只能算半个人!我想说,这位亲爱的父亲,你很可能在把孩子带到沟里去,要知道,就业市场上最受挤压的,恰恰是刚毕业的硕士研究生。上一代人的生活经验本来就很贫乏,想到互联网上找些有用的信息,才发现互联网上的信息更贫乏。为了吸引眼球,大家都在人云亦云。视野狭隘,看不到这个世界的新变化,怎么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呢?
本书会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案例,告诉你正在发生的变化。企业会跟过去不一样,职场会跟过去不一样,工作会跟过去不一样,生活方式会跟过去不一样。很多小趋势涌现出来,这些小趋势有可能变成未来的大方向。我会带你去看很多平凡人,怎样在时代的舞台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本书不仅颠覆了很多关于生活和工作的流行偏见,而且,它也是以行动为导向的。书中的很多策略和技巧可以帮助你重新认识自己的职业生涯。你会悟出一个道理:其实,你需要的不是找工作,而是要找事。找到一件自己愿意做,也能做好的事,用心投入,体会“心流”的感觉。坚持长期主义,又能随时调整自己的方向,你会发现,你已经不知不觉地告别了内卷、躺平和扑腾的职场困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