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前沿技术发展报告2024
》
售價:NT$
857.0
《
可转债——新手理财的极简工具
》
售價:NT$
296.0
《
新加坡教育:神话与现实
》
售價:NT$
439.0
《
“口袋中的世界史”第一辑·冷战中的危机事件
》
售價:NT$
1326.0
《
绝美的奥伦堡蕾丝披肩编织
》
售價:NT$
806.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二卷)
》
售價:NT$
806.0
《
万有引力书系 纳粹亿万富翁 德国财富家族的黑暗历史
》
售價:NT$
500.0
《
中国常见植物野外识别手册:青海册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轻与重”文丛系列图书
伟大的人文主义巨匠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在本书中以惊人的智慧和引人入胜的修辞别开生面地展现了艺术家们与“真实的临在”的相遇。凭借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斯坦纳对人类在文学、音乐和绘画等艺术方面所具有的超然创造力予以了深刻的探讨和阐述,为人类认识自我开辟了新视域。
|
內容簡介: |
《真实的临在》讨论的核心问题是,能否通过某些有意义的东西,对艺术的本质和价值予以讲述或书写。
作者斯坦纳在本书中以其独特的哲学思维探讨了人类在文学、音乐和绘画等方面所具有的超然创造力,认为当人类的声音用另一种语言传达时,即通过文学文本以及艺术和音乐作品传达时,其语义和意蕴都超越了虚构性以及纯粹的务实性。尤其在艺术中,艺术家会与“真实的临在”相遇。也就是说,在音乐、诗歌、绘画等艺术的创作和体验中,存在超验力量,这是科学或其所内涵的力量都无法成就的,甚至连心理学也解释不了。
斯坦纳以博学而著称,本书亦旁征博引,内容涉及美学、语言学、哲学、后结构主义乃至整个西方文化。
|
關於作者: |
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1929—2020),出生于法国的美国籍犹太裔思想家、作家、翻译理论家和文艺评论大师,被誉为“当今知识界最伟大的人物之一”,也被赞誉为“一位来得太晚的文艺复兴巨人”,曾先后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日内瓦大学、牛津大学、哈佛大学等知名学府,并获法国政府荣誉骑士勋章、比利时皇家学院阿尔伯特国王勋章、杜鲁门·卡波特文学终身成就奖等诸多殊荣。主要代表作有:《托尔斯泰或陀思妥耶夫斯基》(1959),《悲剧之死》(1961),《语言与沉默》(1967),《蓝胡子城堡:重新定义文化的注释》(1971),《巴别塔之后》(1975),《海德格尔》(1978),《希特勒的圣克里斯托堡之途》(1981),《真实的临在》(1989),《造物的文法》(2001)等。
译者简介:
段小莉,安徽界首人,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在读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比较文学和翻译学。
|
目錄:
|
第一章 第二城
第二章 未履行的契约
第三章 存在
|
內容試閱:
|
包括音乐和文学在内的所有严肃艺术都是一种批判性(critical)行为。首先,这与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所说的“生活的批判”如出一辙。艺术家所构建的世界无论是具有现实主义,还是具有虚幻性、乌托邦性和讽刺性,它们都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抗辩。审美方式意味着一种集中而选择性的互动,而这种互动却发生在观察的有限性和想象的无限性之间。这样形成的一种强烈的视觉效果和富有思辨性的秩序始终都是一种批判。这意味着事实在现在、过去或将来的某一时间维度上也许是另外一回事。
然而,文学和其他各种艺术形式也是某种更具体和更实用的批判。它们体现了对自身拥有的文化继承和历史语境的某种阐释性反思和价值判断。
平庸乏味的文学著作、艺术品和音乐是绝对没有可能会流芳百世的。审美创作是人类最高智慧的结晶。艺术界的擎天泰斗们都有着无与伦比的智慧。据记载,但丁(Dante)和普鲁斯特(Proust)的心灵是最善于分析和最具系统性的,陀思妥耶夫斯基(Dostoevsky)和康拉德的政治敏感性也是无人匹敌的,而丢勒(Dürer)和勋伯格(Schoenberg)的理论严谨性却是有目共睹的。然而,智力仅仅是创造性才智的其中一个元素,且不占主导地位。与普通人相比,著名的画家、雕刻家、音乐家和诗人更多地把意识和潜意识中的原始素材和天赋与所表述的潜在因素联系起来,而这些潜在因素又往往都是未被察觉的和未被发掘的某种存在。将含糊不清和隐而未现的某种存在转化成人类共享认知的一般性问题需要人们投入极大的精力对之予以内省和把玩,并力图在最大程度上使之内化。我们找不到一个恰当的词汇来描述本能所激发的激励和管理能力,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形容直觉的有序性,而这些都是一个艺术家的标志。显然,无论是雕刻家在围着桌子不停地忙碌,还是柯勒律治在其睡梦里,其中都蕴含着最有力的智慧。这种智慧怎么能不会对自己的作品乃至先辈的作品进行批判呢?从艺术、文学和音乐的内部对艺术、文学和音乐展开的解读、阐释和批判是最全面深入和最具权威性的。相比而言,那些来自外在的,以及非创作者,即所谓的评论者、批评家和科研工作者对其进行的解读、阐释和批判,极少能够与之相媲美。
下面让我们举例来论说一下。
维吉尔(Virgil)对荷马(Homer)作品的解读,或是对我们阅读荷马的作品进行的引导,任何外在的评论家都将无法与之相比。《神曲》(Divine Comedy)对《埃涅阿斯纪》(Aeneid)的解读在技巧和神韵上都可以称得上“驾轻就熟(at home)”,而“驾轻就熟”这个词在此处具有多个层面上的权威性,然而,一个评论者,如果自身不是诗人,那么他的外在评论是不可能达到这种境界的。无论是在弥尔顿的《失乐园》中,还是在蒲伯(Pope)的讽刺史诗中,亦或是在埃兹拉?庞德(Ezra Pound)《诗章》(Cantos)的逆流朝拜之旅中,荷马、维吉尔、以及但丁的在场都是一种“真实的临在”(real presence)。弥尔顿、蒲伯和庞德都以实际行动对荷马、维吉尔和但丁进行批判,或是明显地吸取其精华,或是去其糟粕。同时,每位诗人都会迫切考虑自己的创作意图、自己的语言和创作素材,以及先辈们在形式和内涵上的成就,并将其融为一体。诗人自身的创作实践对先辈们的作品进行了最严密的分析和批判。《埃涅阿斯纪》对《伊利亚特》(Iliad)和《奥德赛》(Odyssey)所摒弃、转化和省略的东西都是极为重要并且颇具教育意义的,因为这些操作包含了变异、模仿和修正。朝圣者在但丁《炼狱篇》(Purgatorio)的结尾处渐渐远离他的主人和向导,以及《炼狱篇》中对《埃涅阿斯纪》的引用和参考进行的修正,共同构建了批判性阅读的幽深之境。就基督教的启示而言,这些解读论述了经典的局限性。显然,这在学术批判上是无与伦比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