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未来漫游指南:昨日科技与人类未来
》
售價:NT$
445.0
《
新民说·逝去的盛景:宋朝商业文明的兴盛与落幕(上下册)
》
售價:NT$
790.0
《
我从何来:自我的心理学探问
》
售價:NT$
545.0
《
失败:1891—1900 清王朝的变革、战争与排外
》
售價:NT$
390.0
《
送你一匹马(“我不求深刻,只求简单。”看三毛如何拒绝内耗,为自己而活)
》
售價:NT$
295.0
《
秦汉史讲义
》
售價:NT$
690.0
《
万千心理·我的精神分析之道:复杂的俄狄浦斯及其他议题
》
售價:NT$
475.0
《
荷马:伊利亚特(英文)-西方人文经典影印21
》
售價:NT$
490.0
|
編輯推薦: |
好的艺术家,贵在一双眼。透过画家之眼,提升审美综合力,学会从发现美,认识美,到创造美。美术教育家安德鲁路米斯集大成之作,十二堂审美大师课,深度剖析美的12项要素,解读莫奈、凡·高、伦勃朗、马蒂斯等大师70余幅画作。颜色、比例、质感、明暗……了解美的十二要素,助你增加更多美化生活的灵感,适合每一位追求美、创造美的读者。绘画初学者的专业入门书,提纲挈领,醍醐灌顶,迅速建立基础知识框架。插画师、设计师等艺术工作者案头书!转变思维,切换视角,带来实际性工作和心态指导。无删节新译本,以1960年Viking Press初版为底本,规范术语,流畅好读,金句频出,不人为划分章节标题。
“我希望告诉我的读者朋友们:个人对于美的追求,是他Zui宝贵的财富。对美的追求不仅能改善他的工作,增加他的收入,能给他带来工作上的乐趣和喜悦,而且还能为他的整个人生带来无尽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探索没有止境,灵感不会穷竭,成就没有终点。除了生命自身的限度,没有什么别的限制,什么时候开始和结束都是可以的。”
|
內容簡介: |
实力派插画大师、美术教育家安德鲁·路米斯集大成之作.十二项美的要素,十二堂审美大师课,从题材到技法,从认知到心态,系统建立审美认知基础,从生活中发现美,认识美,创造美。解读莫奈、凡·高、伦勃朗、马蒂斯等大师70余幅经典画作。无论是一般艺术类爱好者、初级学画者、插画师等艺术类工作者都能有所收获。
|
關於作者: |
安德鲁·路米斯
Andrew Loomis(1892—1959)
美国著名插画师、美术教育家。师从绘画大师乔治·伯里曼。20世纪30年代起,路米斯开始在美国艺术学院授课,并逐渐发展出了一套全面深入却又简单易懂的素描绘画体系,影响了无数习画者和艺术爱好者。
|
目錄:
|
前言 Prologue
01 用画家之眼观察世界 Seeing with the Painters Eye
02 “我应该画什么” “What Shall 1 Paint?”
03 画面的统一性 Unity
04 简洁性以及如何画得简洁 Simplicity and How to Achieve It
05 画面设计Design
06 比例 Proportion
07 色彩 Color
08 韵律 Rhythm
09 形体 Form
10 质感 Texture
11 光的明暗 Values of Light
12 主题之美 Beauty of Subject
13 技法 Technique
|
內容試閱:
|
人类一直以来都在追寻美,并逐渐往生活环境里增添美。有些人积极创造美,另一些人乐于寻找美、拥有美,他们在日常挑选商品、自我打扮或者美化环境的过程中,都展现了对于美的渴望。不管是希望创造美还是拥有美,都说明我们人类天生就希望变得更好,泛泛来说,这也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我们总是与别人比较,努力赢得比他人更大的成就,希望享有比邻居更好的商品。对于那些创造美的人来说,他们会因为自己比别人做得更好而心生自豪;对于那些享受美的人来说,他们总是希望得到更好的产品、更好的工艺、更温馨的家以及更美丽的妻子。除非有获取能力或者购买资金上的限制,人们对于美的渴望永远不会停歇。 这种创造美或者占有美的冲动,是我们生活的基本要素,就像我们呼吸的空气一样重要。
如果画家在画画过程中始终把创造美作为基本目标,那我觉得他一定不会犯什么大差错。美是包罗万象的,没人能否认这一点,所以任何个体都只能探索美的一小部分。探索美的过程中,最大的危险就是陷入某些个人偏见、潮流或者主义的泥淖中,只知道追随少数人所宣扬的教条,而忽视了自己对于美的独特感受和理解。美一定是自由的,只要我们自己能把握住它,它就既属于你,也属于我。美就在我们身边,等待着我们去发现,而每个画家都可用他独特的方式在纸上或者画布上阐释他所感受到的美。
经常有人会问如何鉴别一幅绘画作品是好是坏,演员与艺术收藏家文森特·普莱斯(Vincent Price)回答说:“能让你高兴的绘画作品就是一幅好作品。”如果这个回答是真的,那么紧接着可能还会有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画出一幅好画。我认为这里可以做个类似的回答,就是画能让你自己高兴的画。除非别人的作品特别有启发性,否则就忘掉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不要因为别人的说辞、模棱两可的解释以及推销话术,就盲目追随别人的画法。你自己亲身实践时所感受到的快乐,才是指引你找到个人绘画方法的根本基础。
你看待美的方式可能与他人不同,这是你的一项优势。这种差异将会引导你根据自己的趣味选择绘画主题,把你引向激动人心的全新领域。美的来源无穷无尽,但真正捕捉到它的人却少之又少。对我们来说,发现美、表达美永远是一项挑战。
在寻找绘画主题时,我们可以不局限于对自然的写实主义再现,而把注意力集中到对形式、纹理和色彩之美的表达上。在纯粹的几何形状与空间中,在平面与抽象形式中,都有美等待着我们去发现。因此,我们必须拓宽自己的视野。 另外,即使我们致力于表现抽象元素,美仍然是我们的最终目标。与其抱怨那些我们不理解的绘画形式,不如充分利用创作的自由,做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然后给予他人同等的表达自由。所有的艺术,如果要有价值,就首先是个人化的。同样,写实主义艺术也可以是创造性的,画写实艺术时,如何选择绘画主题,如何将个人看到和感受到的对象描绘出来,这些都是创造的过程。所以你描绘的主题是否真的存在于现实世界中,这一点并不重要。你既可以用概括的语言描绘一种印象,也可以用非常忠实于细节的方法描绘现实,无论用哪种方式,你都能得到一张充满创造力的艺术作品。
因此,绘画主题并不等同于绘画,决定一件艺术品成败的关键是你描绘它的方式,而非绘画主题。抽象艺术和写实主义艺术仅仅是两种不同的绘画表达方法,没人可以说哪种方法一定要比另一种方法更好。
艺术总会有自己的潮流,每个时代最伟大的艺术家们会引领风潮。但创造力的钟摆永远不会停止,永远会有新的创意产生,因为没有两个人会用同样的眼睛观察世界,也没有两个人会用相同的大脑思考;每个人的感受能力都不一样,受到环境刺激与影响的方式也不一样。因此,没有两个人能够从零开始画出一模一样的画。
今日的画坛有一种强烈的风尚,就是人们推崇那些不需要太多古典绘画训练、靠即兴发挥就能完成的创意作品。曾经的古代大师们愿意钻研和学习绘画知识,而现在人们更强调那种创造的冲动,这类画家有时对学院派绘画知识一窍不通,他们更愿意画自己的感受而不是画自己所见。他们当然有权利以这种方式表达自己,因为抒发个人情感也能创造出美的事物。事实上,一个方面的欠缺,完全可以被另一方面的充盈所弥补,充沛的情感可以弥补绘画技法的缺乏。而且反过来说,只有绘画技法也不行。很多人都知道,许多技法超群的学院派艺术家,画出来的画毫无情感,老套僵硬,没有灵魂和创造力,也算不上有创意的艺术作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