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花外集斠箋
》
售價:NT$
704.0
《
有兽焉.8
》
售價:NT$
305.0
《
大学问·明清经济史讲稿
》
售價:NT$
330.0
《
中国国际法年刊(2023)
》
售價:NT$
539.0
《
西班牙内战:秩序崩溃与激荡的世界格局:1936-1939
》
售價:NT$
990.0
《
基于鲲鹏的分布式图分析算法实战
》
售價:NT$
495.0
《
夺回大脑 如何靠自己走出强迫
》
售價:NT$
299.0
《
图解机械工程入门
》
售價:NT$
440.0
|
編輯推薦: |
★本书由施密德女儿妮科尔·施密德与idea杂志前主编室贺清德共同编辑,且本次中文简体版由idea杂志前主编室贺清德特别审校,对原版书中英文原文进行了重新修订,并进一步完善了作品图注,使本次中文简体版更为严谨、全面,读者也能更准确了解相关历史与知识。
★本书为知名设计大师赫尔穆特·施密德的设计作品集,不仅讲述了施密德走上设计之路的经历,概览了施密德在文字设计方面以及连接东西方设计文化上的成就,还包含了他对设计、美、形式、态度,以及设计与社会、与世界的关系的探索。
★书中汇集了大量施密德的设计作品案例,通过图片,读者能更清晰且直接地体会到施密德的设计理念与风格。
★在平面设计领域,本书是设计师、设计专业师生公认的教科书及指南,为他们提供了专业且全面的文字设计方法讲解及思路的阐释,还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有较大帮助。除了专业设计师外,对文字、版式设计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阅读,并能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和灵感。
★本书全书中英双语对照,内文采用超感艺术纸,高质量全彩印刷,质感细腻,色彩明亮舒适,适宜翻阅、珍藏。
|
內容簡介: |
赫尔穆特·施密德1942年生于奥地利,曾于德国学习排版,后来进入瑞士的巴塞尔设计学院,师从埃米尔·鲁德、罗伯特·毕希勒和科特·豪尔特。
他曾在瑞典、加拿大、日本和德国从事视觉设计工作。1980年,他为大冢制药设计了双语包装标识。同年,他还为日本大热饮料“宝矿力水特”设计了品牌标识。1993年,他为韩国demisoda饮料设计的标识也取得了极大成功。1987年,他为新成立的美妆品牌IPSA设计了字体商标和基本品牌标识。此外,他还为护肤品牌AYURA和资生堂设计了字体商标,包括资生堂旗下“UV WHITE”系列的标识。
本书为知名设计大师赫尔穆特·施密德的设计作品集,不仅有其设计生涯的经典代表作及创作历程,还包含了他对设计、美、形式、态度,以及设计与社会、与世界的关系的探索。在平面设计领域,本书是设计师、设计专业师生公认的教科书及指南,为他们提供了专业且全面的文字设计方法讲解及思路的阐释,还对他们世界观的形成有较大帮助。除了专业设计师外,对文字、版式设计感兴趣的读者也可以阅读,并能从中获取相关知识和灵感。
|
關於作者: |
【德】赫尔穆特·施密德(Helmut Schmid)
1942年生于奥地利。在德国完成排字员学徒期后,他在瑞士巴塞尔通用工艺学校(巴塞尔设计学院的前身)学习,师从现代文字排印泰斗埃米尔·鲁德,以及罗伯特·比希勒和库尔特·哈沃尔特。经历过巴塞尔、西柏林、斯德哥尔摩、蒙特利尔、温哥华和杜塞尔多夫的工作后,他最终于1977年定居大阪。施密德的作品涉及各个领域,包括编辑设计、处方药品包装以及品牌视觉识别,包括运动饮料宝矿力水特(大冢制药)、Maquillage(资生堂)和IPSA茵芙莎等。于此同时,他还制作了独立出版物,如《文字排印思考》,并出版《今日文字设计》等著作。施密德于2000年至2010年在神户设计大学任教,从2006年开始在首尔弘益大学任教一年半。他还是AGI和ATYPI的成员。2018年逝世。
|
目錄:
|
前言
实验与实践:
巴塞尔时代的展开
于国际化的设计当中:
在NIA的挑战
留白与形式:
对日本文化与美学的探索
有机与系统:
在瑞典时的精致作品
政治的个体:
德国社会民主党的设计项目
个性与理念:
企业和店铺的形象设计
连接功能与策略:
大冢制药的包装设计
优雅的本质:
资生堂的品牌字标
态度的表明:
出版物和海报
演讲:
设计就是态度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前言/序言】:
德国籍文字排印师、平面设计师赫尔穆特·施密德于1942年生于奥地利。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排字员,随后,在20世纪60年代,施密德在巴塞尔通用工艺学校(现巴塞尔设计学院)师从埃米尔·鲁德等人。这一时期,巴塞尔和苏黎世成为日后在设计史中被称为“国际主义文字排印风格”或“瑞士文字排印”运动的中心城市。
施密德曾受到鲁德创造性的文字排印的影响。由于想要进一步探索,以及在某些机缘巧合的指引下,施密德在20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去日本、瑞典、加拿大和德国工作。其中,为了探索鲁德经常提到的东方思想,施密德到了日本,他在日本的设计活动成为其创作生涯的重要转折点。自1977年起,他开始以大阪为据点开展活动并度过余生。
施密德的工作集中在文字排印领域,主要为出版物、海报和标志设计。日本大众对他的一些客户委托作品十分熟悉,例如大冢制药“宝矿力水特”的标志设计,以及资生堂的各种品牌设计等。此外,施密德一生不断撰写并发表了许多有关文字排印的文章,向世界介绍了现代文字排印的重要成果。他如一扇大门,沟通并连接了东方与西方的设计思想。
施密德在晚年还曾以日本和韩国为中心开展教育活动,直到2018年突然去世前,他始终在努力工作。2021年,施密德的工作生活回顾展“赫尔穆特·施密德文字排印:尝试、尝试、尝试”在京都ddd美术馆举行,尽管当时新型冠状病毒肆虐,但展览仍旧吸引了一大批观众。
本书通过赫尔穆特·施密德的作品介绍了他的设计活动。各个章节中所列举的项目几乎对应了施密德辗转各个居住地间发生的变化。对施密德而言,地理位置的变化意味着他所致力的项目和同事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为何施密德如此醉心于文字排印?他又是如何探索文字排印的呢?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需要参考他生活的时代以及当时的设计发展情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的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是平面设计领域的发展期。印刷、制版技术的发展创造了一种可以将图形元素在平面内自由组合的空间,而在此之前,图形元素都需要分别使用铅活字、铜版、木版等材料。这种使图形元素自由组合的艺术手法便属于“平面设计”的领域。此外,文字排印和插图设计等其他较古老的领域也被整合到了平面设计的世界中。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瑞士平面设计展示了高度成熟的文字和图像整合方法,但其背后的设计师们专业领域各不相同,其中既有艺术家,也有插画师和排字员。而将文字与造型感性结合的巴塞尔文字排印,应该也是文字排印师们对这一潮流的回应(20世纪60年代金属活字仍被广泛使用)。
对做排版起家的施密德而言,活字永远是最基本的素材,通过在巴塞尔的学习,施密德将文字排印视为意义与造型、字母形式与负形、空间与负空间之间的一种联系。这种对互补关系
因素的认识?每个因素定义另一个因素,指引施密德到了东方(日本),以作为西方的对位。在日本,他还学习了日本文化中的双重因素:汉字与假名,表意文字和语音表达。
在那之后,现代主义发展到后现代主义,再发展到信仰无关紧要的全球时代。作为施密德出发点的时代精神已经被相对化了。那个信仰、理想与设计、文字排印相连接的时代,如今只存在于我们的想象中。
尽管在这样一个时代中,施密德的文字排印仍旧充满活力。这是因为施密德在意义与形式、图形和基底、西方与东方等多种二元对立中始终直面自己的初心,这些对立反复出现在持续不断的冲突和变动中。因此,施密德的文字排印并没有基于任何固定的方法,而是与时俱进的。其中,施密德以自身经历所揭示的“解决信息传达和自由形式双重性”的理念和他的座右铭“设计就是态度”也是始终相连的。
在这本书中,我们将跟随施密德的脚步,并参考着他自己的评论,了解他在每个时代解决了什么样的问题,有着怎样的态度。施密德的态度只属于他自己,别人无法模仿。然而,在他迄今为止的活动中,隐藏着许多线索,可以使现代设计师们去探索属于自己的态度,把握那些不为人知的想法。我们希望这本书能成为实用的参考资料,向后人展示施密德留下的成果并传承他的精神。
室贺清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