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熙丰残照:北宋中期的改革
》
售價:NT$
500.0

《
万有引力书系 陪伴也是一种疗愈 从家庭到现实世界的幼儿观察
》
售價:NT$
454.0

《
如何操办我最好朋友的葬礼
》
售價:NT$
286.0

《
大脑、思维和语言
》
售價:NT$
449.0

《
下一代无线通信使能技术
》
售價:NT$
653.0

《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
》
售價:NT$
352.0

《
甲骨文丛书·《源氏物语》的美学世界
》
售價:NT$
959.0

《
我们为何渴望安稳,却又想要逃离(心理学版《人性的枷锁》)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经史关系是中国思想史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即面临自身独有的“经史”关系,即马克思主义之“经”与中国实践之“史”的关系,核心命题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六经皆史”处理经史关系的方法论十分相似。而这并非巧合,有其内在思想渊源:一方面,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继承者和弘扬者,建党伊始就自觉从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就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提出之际,深受浙东史学影响的范文澜抵达延安,其所提出的中国经学史演变之宏论,深受毛泽东赏识与器重。面对类似的经史关系问题,又有关键人物范文澜作为毛泽东与章学诚之间的思想榫卯,“六经皆史”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二者之间,就产生了内生性思想逻辑关联,极具方法论启示之意蕴。
|
關於作者: |
张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副教授,中国思想文化室副主任,硕士生导师,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高端智库特聘研究员。
在《文史哲》《开放时代》《哲学动态》《人文杂志》《学习与探索》《探索与争鸣》《江淮论坛》《党的文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权威报刊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社会科学文摘》《求是》等转载。
著有《社会与国家——梁漱溟的政治哲学》(人民出版社)等,独立主持国家社科基金等研究课题多项。
|
目錄:
|
引言:一脉相承的经史问题意识/001
第一章“六经皆史”——章学诚的经史观/007
一“六经皆史”:章学诚之经史观/013
二“求端于周孔之分”:章学诚之圣人观/020
三“即器而明道”:章学诚之方法论/027
四“学于众人”:章学诚之知行观/036
第二章思想之榫卯——从章太炎到范文澜的经史观/043
一章太炎之经史观/046
二范文澜之经史观/059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的“经史观”/075
一反对教条主义:毛泽东的“经学观”/080
二以中国问题为中心:毛泽东的“史学观”/090
三向群众学习:毛泽东的“知行观”/113
第四章尊经重史——经史观之方法论启示/129
一尊经之地位,重史之作用/132
二经世致用,注重实践/137
三向群众学习,走群众路线/141
四以时为大,与时俱进的真理观/147
五革命者之心性/154
余论:道事之间——经史关系中的历史与信仰/175
|
內容試閱:
|
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着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我们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是偶然的,是由中国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决定的。早在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文件即鲜明强调:“中国共产党人是我们民族一切文化、思想、道德的最优秀传统的继承者,把这一切优秀传统看成和自己血肉相连的东西,而且将继续加以发扬光大。中国共产党近年来所进行的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的整风运动就是要使得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一革命科学更进一步地和中国革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深相结合起来。”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华民族危难之际,从中国社会土壤中生长起来,与这个民族血肉相连。革命不能输出,亦不能输入,而只能由每个民族内部的发展所引起。1943 年7 月1 日的《解放日报》社论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就是这样顺天应人产生出来的。中国共产党的产生,既非‘外来的,也不是几个人凭空制造出来的。它的所以发生,所以发展,所以没有人能把它取消得掉,那是因为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要求有这样一个政党。”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传统内生性演化之结晶,承继了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生俱来有着鲜明的中华文明特质。
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胜利,关键即在于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成功摆脱教条主义影响,使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华大地并不断从中汲取营养,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其集中之体现即毛泽东思想。就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不久,从延安时期起就担任毛泽东秘书的胡乔木作了如下深刻的反思:“中国是东方大国,有自己本民族的悠久的文化。要不要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怎样在中国实践马克思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怎样在发展中把中国的历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加新的内容,使之发展,作出贡献,确实是个问题。这就涉及对中国文化怎样分析。不能把中国传统文化一概说成封建主义的。有些文化是有阶级背景的,有些则不受或不直接受阶级利益支配。中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