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何以为园:中国江南古典私家园林的经济解释
》
售價:NT$
347.0
《
漫画图解博弈论:段位经商谋略之道 赢家是怎样炼成的
》
售價:NT$
203.0
《
斯坦福高中校长给父母的6堂课
》
售價:NT$
408.0
《
人间来过:百岁医师的人生处方
》
售價:NT$
250.0
《
湿胖2
》
售價:NT$
286.0
《
日本名厨高汤研究全书
》
售價:NT$
449.0
《
犹太古史
》
售價:NT$
908.0
《
四轮驱动:中国汽车产业的数智化创新之路
》
售價:NT$
454.0
|
編輯推薦: |
一本读懂中国书法,领略汉字文化之美,重温书写的记忆
随书附赠一枚创意特色书签
★ 75位书法名家·200多幅经典书法作品·3500年中国书法史
三得利文艺奖、每日出版文化奖获得者,日本知名书法史学家——石川九杨,用简洁生动的语言,写给我们普通人的中国书法简史。
★ 以笔触为线,细致解读中国千年书法史的脉络;以书体为序,轻松勾勒华夏文化与审美的变迁
? 甲骨文——古代充满神权色彩的秘文护符
? 篆书——开始踏足现实世界的政治文字
? 隶书——融美于石的文字
? 王羲之——“书圣”仅仅是个传说吗
? 颜真卿——见字如见其人,个人书法风格的诞生
? 扬州八怪——传统书法的解体
? 书中之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卷》
? 假面之书——赵孟頫《玄妙观重修三门记》
? 书法中的圆舞曲——解缙《文语》
★ 没有艰深的书法理论,只有言简意赅的真知灼见
——书法的美不断重叠积累,就是书法史。
——解读书法史就是解读笔触的速度、深度、角度。
——只有笔下的文字带有“笔锋”,才能算得上是书写。
——折法就是字的骨格。
★ 精装双封面,内页全彩印刷;高清大图,精心编排;图注
|
內容簡介: |
《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是日本著名书法家、书法史学家石川九杨写给普通人看的中国书法简史,文笔简洁而不失趣味;200多幅书法作品,贯穿3500年中国书法史,带我们走进书法艺术的美学殿堂,领略汉字文化之美,重温书写的记忆。
全书以时间为序,细致梳理从甲骨文、金文到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各类书体出现的背景和发展变化的过程,清晰解读从王羲之到孙过庭、唐初三大家到颜真卿、北宋三大家到明代诸家、清朝扬州八怪到近代齐白石等各大书法名家的作品风格。
以笔触为线,书中例举每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书法作品,如《曹全碑》《兰亭集序》《雁塔圣教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卷》等,辨析不同时期的字形在笔触的速度、深度和角度等方面的细微变化,阐述变化的成因与影响,在书法演变的发展历程中,直观感受中国文化与审美的变迁。
|
關於作者: |
石川九杨
1945年出生于福井县。毕业于京都大学法学部。日本著名书法家、书法史学家。京都精华大学教授。著有《写给大家的中国书法史》、《书法的终结》(1990 年获三得利文艺奖)、《日本书法史》(2002 年获每日出版文化奖)、《近代书法史》(2009 年获大佛次郎奖)等。
|
目錄:
|
序言 何谓书法史
第一章 古代宗教文字的诞生——甲骨文、金文
文字的诞生/ 甲骨文美学/ 金文美学/ 春秋战国时期的列国正书体金文
第二章 政治文字的出现——篆书
字界的形成/ 笔画的形成/ 发展阶段的篆书—《石鼓文》/篆书的典范——《泰山刻石》/“记录”与“书写”/“引”线“引”画的时期
第三章 融美于石的文字——隶书
何谓古隶/ 拓本美学/ 风化、风蚀美学/ 骨格刻法美学/ 刻简于石
第四章 刻于石上的政治文字——两种汉代隶书
何谓汉碑/ 书写的形成/ 刻石隶书的进化过程/ 刻法进化论/ 从刻法看八分体的历史/ 行书石碑的刻法
第五章 何谓“书圣”——王羲之
书之起源/ 始于王羲之/ 二折法的新阶段/ 终于王羲之/ 王羲之的普遍性/ 书信表现的新意/ 青出于蓝的王献之
第六章 石上书法的美学——北朝石刻
剧变的时代/ 行书刻法的发展史/ 石刻书法的历史/ 石刻的万花筒——《龙门造像记》/ 刻在石板上的墓志铭
第七章 书之典范——初唐楷书的形成
楷书,典范之美/中国书法史的分水岭/初唐楷书三大名品
第八章 交响乐般的书法——狂草的诞生
反动的王羲之书风草书——孙过庭《书谱》/ 第二种草书——狂草的历史/ 书法的戏剧性发展
第九章 书法风格的诞生——颜真卿
颜真卿的新意/ 观《多宝塔碑》/ 何谓“蚕头燕尾”/ 笔锋灵动的所到之处
第十章 书法史的汇流、结合点——北宋三大家
歪字的诞生/书中之书——苏轼《黄州寒食诗卷》/多折法的诞生——黄庭坚《松风阁诗卷》/王羲之行草的继承——米芾《蜀素帖》/北宋三大家的新表现/文人的书法,士大夫的书法
第十一章 书法史的变调——元代诸家
启蒙书法的出现—元代前期/ 元代书法的多样性/ 字形特异的“章草”笔锋——元代后期/ 飞白的出现/ 条幅的出现
第十二章 书法最后的乐园——明代诸家
明代书法的三个特色/ 笔触扩张的姿态
第十三章 亡国恨歌——明末连绵草
明末连绵草的历史位置/ 连绵印象的所到之处/“草”的含义/ 十人十色,十人十触/ 成熟于明代的长条幅
第十四章 传统书法的解体、书法的自立——清代诸家(上)
象征书法解体的扬州八怪/ 折法解体前传/ 无限微动笔触产生新奇的字形/ 书法的近代化、艺术化/ 隶书与扬州八怪/ 无限微动笔触的杰作——金农、郑燮、杨法/ 无限微动笔触带来的多彩书法
第十五章 篆书、隶书的发明——清代诸家(下)
毛笔篆隶的发明/ 表现力减弱的清朝书法/ 无限微动笔触的发展/ 王羲之书法的终结/ 清朝的书论/ 石之北,纸之南—北碑南帖论/ 用于书写石刻文字的逆入平出法
第十六章 名为篆刻的书法——明清篆刻
印的历史/ 印与字的区别/ 印与篆刻的区别/ 朱文与白文/ 邓石如的革命/ 印欲成字/ 刻触的显现/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中国书法
|
內容試閱:
|
何谓书法史
为什么我们会觉得有些书法作品很美?有人说是因为直观感受到了美。也有人说,书法的美很难说清,就算用尽各种方法阐述,都会无果而终。然而,无论是印象也好,难以言表也罢,若是不用语言表达,我们就很难把握书法真正的美。
书法诞生于语言(也就是文字)的书写。写字时,书写工具的尖端(笔尖)与纸接触产生摩擦,笔尖一边克服来自纸的抵抗,一边移动,如此写下了文字。书写时微小粒子的律动,也就是因笔尖与纸(对象)的接触、摩擦、脱离而产生的戏剧性变化,就是笔触。笔触是字的笔锋,由此还可衍生出笔法、笔意、笔势、笔力、笔致、笔压等。我们可以这么认为,书法的美就是笔触的美。
书法的美不断重叠积累,就是书法史。可以说,书法史就是解读笔触的历史。因此,仅仅将书法作品摆出来,罗列它的创作背景、作者经历是不够的,我们必须以“书法即笔触,即字的笔锋”为中心,细致分析它的形态,以此来阐明笔触的历史。
我们面前确实存在的,仅仅是书法作品。然而墨迹会通过笔触,将笔尖与纸(对象)的接触状况(速度、深度、力度、角度、距离等)生动地再现。这些无意识的行为可能连写字的人自己都没有察觉,却能通过笔触展现出来。
“东坡肉”是妇孺皆知的名菜,留下这道菜的是宋代诗人、书法家、政治家——苏轼(苏东坡)。他的笔迹就生动再现了书法家挥毫的笔触现场。因此,只要解读了他作品的笔触,就能惟妙惟肖地还原苏轼的书体,甚至能还原那个时代的书体。
笔触这出戏,在速度与深度,也就是时间与空间的交点处上演。在这个交点上,有着时间和空间这两个角度。笔触的角度经历了这样一段历史:先以笔毫或笔管与纸之间的角度为起点,后经历了横画向右上方偏,最后是文字本身有了角度,与单纯的对象脱离。并且,相对于历史或绝对存在的“天”等现实世界而言,笔触还有着表现世界的角度,导演着书体。实际上,书法的美就在于书体。
归根结底,解读书法史就是解读笔触的速度、深度、角度,也就是解读笔触这出戏。笔触编织出的戏剧内容丰富,扣人心弦,让我们一起来观赏吧。
日本书法受中国的影响,在历史上出现过很多变革。而与此不同的是,中国书法史一直围绕着“刻”与“书”这两个主题平稳发展,不受外力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