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NT$
500.0

《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售價:NT$
296.0

《
罗尔斯与马克思
》
售價:NT$
398.0

《
珊瑚:美丽的怪物
》
售價:NT$
587.0

《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售價:NT$
347.0

《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部美国版《史记》
》
售價:NT$
449.0

《
孤独谱系障碍评估与干预:从理论到实践 国际经典医学心理学译著
》
售價:NT$
1061.0

《
大数据导论(第2版)
》
售價:NT$
352.0
|
內容簡介: |
《行书通练》是学习 王羲之、王铎行书的工具书。学行书当首选“书圣”王羲之,历代书法家无不如此,以王羲之行书为基,而后再学其它。王铎行书誉为“神笔”之作,是王羲之后代最佳的传承者。后人有“先王后王”之说,即先学王羲之,后学王铎。王羲之行书部首之间或笔画于部首之间没有停顿感,委婉含蓄,气韵贯通,用“部首贯通”形容王羲之行书比较恰当。作者临写王羲之部首并简析写法要点,编于书前。皇帝御用书法课本《大字结构84法》为学习楷书结构的范本,是明代以后宫廷御用字帖。作者用临王羲之《兰亭序》、《圣教序》、《兴福寺》、《金刚经》、王铎《书稿》行书,与皇帝御用书法课本《大字结构84法》结合编排例字,并增补6法。颇具新意,确以实用,是《大字结构84法》行书新写。
|
關於作者: |
宁一全,(甯全之、洪刚)1957年生,曾用名宁全之,号清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5岁跟外祖父学书法,青年时走访拜师,全面通练多体书法。作品入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新人展、正书展、中青展、硬笔展;入展韩国直指国际书艺大展;入展中华青年迎奥运书法大赛一等奖;中日破体书法大赛二等奖;入展山东省第三届书法篆刻展;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主办的第5/6届全国大展并获奖;清风书画展获奖作品在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展出。著书出版:《楷隶行同步练1000例》、《楷隶行同步练四言吉祥语字帖》、《学生古诗对照注释硬笔字帖》、《通临碑帖》丛书。书法工作者的使命:继承前人,传承后人,两者兼顾,不偏不倚。先学今人的字,再临古代的碑帖,最后出自己的风格,这是“金三步”。书中所有毛笔字都是我写的,希望您临写参考。
|
目錄:
|
第一章 偏旁部首临摹 /9
第二章 新写《大字结构九十一法》
教案及例字 /16
1. 天覆 …………………………… 21
2. 地载 …………………………… 21
3. 让左 …………………………… 22
4. 让右 …………………………… 22
5. 分疆 …………………………… 25
6. 三匀 …………………………… 26
7. 二段 …………………………… 27
8. 三停 …………………………… 28
9. 上占地步 ……………………… 28
10. 下占地步 ……………………… 29
11. 左占地步 ……………………… 29
12. 右占地步 ……………………… 30
13. 左右占地步 …………………… 32
14. 上下占地步 …………………… 32
15. 中占地步 ……………………… 33
16. 俯仰勾趯 ……………………… 34
17. 平四角 ………………………… 34
18. 开两肩 ………………………… 35
19. 匀划 …………………………… 36
20. 错综 …………………………… 36
21. 疏排 …………………………… 37
22. 缜密 …………………………… 38
23. 悬针 …………………………… 38
24. 中竖 …………………………… 39
25. 上平 …………………………… 39
26. 下平 …………………………… 40
27. 上宽 …………………………… 40
28. 下宽 …………………………… 41
29. 减捺 …………………………… 42
30. 减勾 …………………………… 42
31. 让横 …………………………… 43
32. 让直 …………………………… 43
33. 横勒 …………………………… 44
34. 均平 …………………………… 45
35. 纵波 …………………………… 45
36. 横波 …………………………… 46
37. 纵戈 …………………………… 47
38. 横戈 …………………………… 47
39. 屈脚 …………………………… 48
40. 承上 …………………………… 48
41. 曾头 …………………………… 49
42. 其脚 …………………………… 49
43. 长方 …………………………… 50
44. 短方 …………………………… 50
45. 搭勾 …………………………… 51
46. 重撇 …………………………… 51
47. 攒点 …………………………… 52
48. 排点 …………………………… 53
49. 勾努 …………………………… 53
50. 勾裹 …………………………… 54
51. 中勾 …………………………… 54
52. 绰勾 …………………………… 55
53. 伸勾 …………………………… 55
54. 屈勾 …………………………… 56
55. 左垂 …………………………… 56
56. 右垂 …………………………… 57
57. 盖下 …………………………… 58
58. 趁下 …………………………… 58
59. 纵腕 …………………………… 59
60. 横腕 …………………………… 59
61. 纵撇 …………………………… 60
62. 横撇 …………………………… 61
63. 联撇 …………………………… 61
64. 散水 …………………………… 62
65. 肥 ……………………………… 62
66. 瘦 ……………………………… 63
67. 疏 ……………………………… 63
68. 密 ……………………………… 64
69. 堆 ……………………………… 64
70. 积 ……………………………… 65
71. 偏 ……………………………… 65
72. 圆 ……………………………… 66
73. 斜 ……………………………… 67
74. 正 ……………………………… 67
75. 重 ……………………………… 68
76. 并 ……………………………… 68
77. 长 ……………………………… 69
78. 短 ……………………………… 69
79. 大 ……………………………… 70
80. 小 ……………………………… 71
81. 向 ……………………………… 71
82. 背 ……………………………… 72
83. 孤 ……………………………… 72
84. 单 ……………………………… 73
85. 省(增) ……………………… 73
86. 替(增) ……………………… 74
87. 改(增) ……………………… 74
88. 势(增) ……………………… 75
89. 引(增) ……………………… 76
90. 顾(增) ……………………… 77
91. 脉(增) ……………………… 78
第三章 临王羲之行书例字 /88
第四章 书法教学示范 /12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