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自助·助人——朋辈辅导论
》
售價:NT$
453.0

《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
售價:NT$
1010.0

《
甲骨文丛书·古埃及史(第一卷):从最早的农夫到大金字塔
》
售價:NT$
602.0

《
Node.js全栈开发从入门到项目实战+Vue.js 3+TypeScript从入门到项目实践(套装共2册)
》
售價:NT$
1014.0

《
《巴塞尔协议》体系中的比例原则研究
》
售價:NT$
398.0

《
中国早期国家(增订版)
》
售價:NT$
704.0

《
成长的心智——重新思考时代与心灵
》
售價:NT$
500.0

《
海洋科学研究的国际法规制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晚明文学思潮是明代中后期个性解放思潮在文学领域里的反映,而后者又借助于对传统儒释道思想作新的诠释而实现。本书旨在开拓对晚明文学思潮研究的新视角。与一般从文学批评史、文学史的纵向角度研究晚明文学思潮不同,本书侧重于同时代的宗教、哲学对晚明文学的影响这一横向研究,并注意文学与哲学、理论批评与创作、文人性格与审美情趣之间的结合。本书研究的是晚明文学思潮中具代表性的文学批评家、作家。对于晚明文学思潮中具代表性的理论形态,诸如徐渭的“真我”说、袁宏道的“性灵说”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为正确认识晚明文学思潮的内涵、产生的缘起进行了新的探索。从学术本原上纠正了诸多学界习以为常的传统表述。本书亦是学界最早从学术背景的维度探索晚明文学思潮的专著之一,对其后逐渐形成的这一热点,具有先导之功。
|
目錄:
|
序 言/卞孝萱
第一章 概 论
第一节 晚明三教特色
第二节 晚明文学思潮概况及特征
第三节 阳明及其后学与晚明文学思潮
第四节 佛教与晚明文学思潮
第五节 道家及道教与晚明文学思潮
第二章 理学到心学的嬗变:晚明文学思潮的酝酿及其学术根源
第一节 理学到心学的嬗变与李梦阳等人的非常之论
第二节 王畿“灵明洒脱”的良知说与唐宋派以意为本、“直摅胸臆”的文学主张
第三节 心性理论与王世懋、屠隆等人对性灵的重新论释
第三章 学宗王门:徐渭与文学思潮的兴起
第一节 再传阳明:徐渭的学术底色
第二节 取法王畿“惕之与自然非有二”与本色论二
第三节 兼取王、季:宗经稽古与抒写真我的统一
第四节 祖述儒典:论“中”而求变
第五节 师法唐宋:文思学理的调适
第四章 《金刚》扫相:徐渭的“本色”文艺观
第一节 《金刚经序》与《西厢序》
第二节 《金刚经跋》与《题昆仑奴杂剧后》
第三节 “有异”于时、嗣响晚明
第四节 启导晚明的学殖动因
第五章 《楞严》义理:徐渭的真我说及其艺术实践的学术底色
第一节 《楞严经》与“真我”内涵
第二节 《楞严经》与《翠乡梦》题旨
第三节 《楞严经》“根大”义理与徐渭集诸艺于一身的审美体验
第六章 出入三教、高张个性:李贽的文化心态与“童心说”“化工说”
第一节 李贽兼取三教的学殖
第二节 “童心说”及其学术渊源
第三节 《华严经》与诗画理论
第四节 “化工说”与自然情性论
第五节 “童心者之自文”:“下笔无状”的作品
第七章 融通儒释、以儒为本:焦竑亦“灵”亦“实”的文论
第一节 融通儒释与反对模拟
第二节 儒学精神与尚实之论
第三节 “性灵”及其理论奥援
第四节 释道学殖与诗文理论
第五节 冲融雅润的诗文
第八章 “可上人之雄”“李百泉之杰”:汤显祖的“尚情论”及革新派的创作高标“临川四梦”
第一节 “邃于理”:“为情作使”的儒学根基
第二节 “幼得于明德师”“听李百泉之杰”与文学情感论
第三节 “紫柏禅”与后期作品中的矛盾心态
第九章 论学宗儒、论文尚本:公安派先驱袁宗道重“学”冲和的文论
第一节 首开公安派之骅骝
第二节 培本尚学与冲和允洽的文学革新论
第三节 清润婉妙的诗文
第十章 阳明濡染、卓吾发皇:袁宏道“性灵说”与晚明文学思潮的高涨
第一节 王学与“性灵说”
第二节 李贽与“性灵说”
第十一章 推挹庞蕴、别解禅法:佛学与袁宏道前期文学思想
第一节 推挹庞蕴及其思想动因
第二节 佛禅与“性灵说”
第三节 别解“禅”义与文学通变观
第十二章 《合论》净土、自为一《庄》:袁宏道后期学术思想及美学旨趣
第一节 修持净土与注重学殖
第二节 《广庄》及其“淡”“质”的美学旨趣
第十三章 禅光佛影、老庄风韵:袁宏道性灵诗文的学术氤氲
第一节 “好句逢僧得”:佛理禅意与诗歌创作
第二节 “十分漆园学得五”:道家思想与山水游记
第十四章 学承阳明、兼习佛禅:公安派羽翼陶望龄的“偏至说”与“内外论”
第一节 融汇三教的学殖
第二节 援经论诗的独特途径
第三节 讲性气、重才情以反复古
第四节 陶望龄与公安“三袁”的唱和交谊
第五节 颇得佛理禅意的诗歌
第十五章 “中行”与禅悟:公安派殿军袁中道继踵哲昆、力矫其偏的文论
第一节 “性灵说”与三教学殖
第二节 “中行”、佛禅与含蓄蕴藉
第三节 于山水自然中证悟灵慧之心
第十六章 大慧临御:公安“三袁”推尊宗杲的学术与文学意义
第一节 承学宗杲的显性表现
第二节 承学宗杲的内涵及其文学意义
第三节 承学宗杲与公安派学术思想的调适
第四节 大慧临御的原因及影响
第十七章 “如说”《楞严》、“遇”适《庄子》:竟陵派对“性灵说”的新变
第一节 一个屡受非议的文学流派及其学殖
第二节 钟惺《楞严如说》与“古人精神”
第三节 “孤行静寄”与静观默照
第四节 佛教“苦谛”与荒寒境界
第五节 谭元春“化身庄子”与宽闲气象
第十八章 儒学与“情教说”:冯梦龙的通俗文学观及晚明文学思潮的消退
第一节 一位尚俗的文学活动家
第二节 本于儒学的“情教说”
主要参考文献
后 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