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教育的目的:“可见的学习”对话录
》
售價:NT$
454.0

《
财经大V鹤老师代表作品(全3册):财富从哪来+突破+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1019.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6:《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
》
售價:NT$
959.0

《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修订版) 象征丛书
》
售價:NT$
1428.0

《
自助·助人——朋辈辅导论
》
售價:NT$
453.0

《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
售價:NT$
1010.0

《
甲骨文丛书·古埃及史(第一卷):从最早的农夫到大金字塔
》
售價:NT$
602.0

《
Node.js全栈开发从入门到项目实战+Vue.js 3+TypeScript从入门到项目实践(套装共2册)
》
售價:NT$
1014.0
|
編輯推薦: |
在距离《空间的力量》第一版出版十周年之际,第三版《空间的力量》得以出版,这本学术著作总结了全球经验,基于中国实际,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和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相结合,提出了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路,展现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双重中心—外围”格局。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方向与政策建议。
|
內容簡介: |
是什么影响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才能实现经济高质量增长?经济的集聚和区域间的平衡发展之间是否真的难以平衡? 要回答以上这些问题,首先要考虑“空间”这一因素。
与前两版一样,本书沿袭了作者一贯的研究思路,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制度背景和空间经济学的基本理论相结合,深入梳理了中国经济发展的脉络。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空间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进路,展现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双重中心—外围”格局,并指出了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实现路径和政策建议。
|
關於作者: |
陆铭,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教育 部长江学者、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研究员、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研究员。曾工作于复旦大学,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工作于美国哈佛大学和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曾担任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咨询专家。著有专著《大国治理》和《空间的力量》等,以及学术科普著作《大国大城》《向心城市》。现担任Asian Economic Papers (MIT出版社)编辑和《世界经济》等期刊编委。研究领域为中国经济、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劳动经济学。近年来的研究主要是对城市和区域发展政策进行评估,并为城市可持续发展、促进国内市场一体化和经济持续增长提供来自空间政治经济学的战略思考。
|
目錄:
|
1总论:地理、政治与全球化
1.1关于城市的三个故事
1.2地理:凹凸不平的中国
1.3开放:面朝大海的中国
1.4政治:市场分割的中国
1.5本书的视角、结构和主要发现
2中国城市发展的效率与扭曲
2.1地理、集聚与“中心—外围”的城市体系
2.2中国的城市体系
2.3经济开放与中国城市体系的演化
2.4扭曲的城市化和经济的结构性矛盾
2.5小结
3中国区域发展的集聚与平衡
3.1平衡区域发展的路径与成效
3.2大转折:2003年以来的区域平衡政策
3.3区域发展水平收敛的伴生后果——生产率增长的拐点
3.4配置效率的恶化
3.5小结
4为什么城市间出现人力资本的分化?
4.1城市、人力资本外部性与教育回报
4.2高技能劳动力促进城市发展
4.3城市发展中的技能互补与户籍制约
4.4小结
5为什么后工业化时期城市化相关改革更紧迫?
5.1城市学习效应的理论假说
5.2数据与模型
5.3实证研究
5.4机制检验
5.5结论与政策含义
6为什么限制城市规模将损失就业与公平?
6.1规模经济对就业和收入的提升
6.2数据与模型
6.3城市规模与就业:实证结果
6.4城市规模对就业效应的异质性
6.5小结
7为什么限制大城市不利于中小城市?
7.1地理与城市群发展
7.2模型设定和数据
7.3内需是否会使城市体系分散化?
7.4小结
8为什么扭曲土地供应不利于经济竞争力?
8.1影响中国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政策背景
8.2中国的城市布局和土地利用效率比较
8.3城市土地利率效率的决定及跨时比较
8.4偏向中西部的土地供应如何推升了东部工资
8.5小结
9为什么经济增长方式难以转变?
9.1地理、政策与经济增长
9.2数据和研究方法
9.3实证分析
9.4小结
10为什么“扭曲之手”不利于增进福祉?
10.1资本深化与就业弹性的下降
10.2为什么政府干预会降低就业弹性:背景与机制
10.3数据与模型
10.4实证结果
10.5小结
11为什么“远、大”的新城导致债务风险?
11.1新城建设:我们知道了什么?
11.2中国的新城建设
11.3新城融资模式和债务风险
11.4小结
12为什么转移支付和地方政府债务相关?
12.1央地关系与政府债务
12.2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12.3实证结果与分析
12.4小结
13迈向分工与协调:“双重中心—外围”模式下的中国区域发展
13.1新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新格局
13.2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新理论
13.3畅通国内大循环与央地关系
13.4分工与协调并重的区域经济发展新路径
13.A附录:中国区域经济“双重中心—外围”结构的实证依据
14再论“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展望中国经济的未来
14.1转型与发展中大国的困境与出路
14.2制度障碍与政策调整
14.3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发展基于中国实践的空间政治经济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