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出土文献与汉唐法制史新论
》
售價:NT$
398.0

《
最美最美的博物书(全5册)
》
售價:NT$
745.0

《
戏剧影视表演专业原创小品合集
》
售價:NT$
449.0

《
在游戏中培养自立的孩子
》
售價:NT$
230.0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398.0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NT$
398.0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16.0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售價:NT$
398.0
|
內容簡介: |
本书系“教育中国与知识空间”丛书之一,书中梳理了广西大学创办人及首任校长马君武的求学、从政和从教经历,从世界观与方法论、民主自由与爱国思想、自然科学知识、实业思想四个方面厘清了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并从重术、善行、强国、富民等方面探究了他的办学实践。马君武移植德国工科大学模式执掌广西大学,注重大学应用科学研究功能和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办学理念及实践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广西的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为广西社会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对于当今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也富有参考意义。
|
關於作者: |
全守杰,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原理与政策、高职教育管理。近五年在《中国高教研究》《高校教育管理》《大学教育科学》《现代教育管理》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近20篇;主持申报和完成科研项目5项,其中省部级课题3项;获得市级人民政府优秀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奖励。
|
目錄:
|
引 论
第一章 思想来源与办学实践
第一节 马君武生平
第二节 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三节 执掌京沪两地三校
第四节 参与创办广西大学
第五节 移植与刈剪德国工科大学模式
第二章 重术:以“术”为重的“学”“术”兼顾
第一节 学术观
第二节 以“术”为重
第三节 兼顾“学理”
第三章 善行:“大脑与两手并用”
第一节 “集世界之知识”
第二节 “努力工作”
第四章 强国:“忠勇为爱国之本”
第一节 “养成团体的生活”
第二节 “训练战斗的本领”
第三节 爱国教育的争论与施行
第五章 富民:“改进乡村社会”
第一节 人才富民
第二节 科学技术富民
第六章 比较分析与综合评价
第一节 与受德国影响的中国其他大学之比较
第二节 移植与刈剪德国工科大学模式的综合评价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马君武主要教育演讲、论述篇目
后 记
|
內容試閱:
|
引论(节选)
……
我国如今“要提倡教育家办学”,“要像宣传劳动模范,宣传科学家那样宣传教育家”,“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那么对历史上包括马君武在内的大学校长的办学思想和实践进行总结,汲取其中的思想养分,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马君武执掌广西大学“独重工科”,强调培养“农民的领导者,工程的建设者”,是民国大学校长群体中对工科教育情有独钟的一名校长。当前,我国需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高质量的各种类型的工程技术人才。2010年6月,以“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为主题,教育bu在天津召开了新一轮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启动会,联合有关部委和行业协(学)会,共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总结借鉴我国工程技术人才培养的历史经验,有助于进一步明确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战略重点。高等教育,特别是工科院校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要求,为我国的工业化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提高国家的竞争力,需要培养大批专门的工程技术人才。马君武办学注重“工程的建设者”等专门人才的培养,重视服务经济社会,以达到救国和强国的目的,与当今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有着相似性和内在的互通性。因此,研究马君武的办学思想和管理实践对当前的工程技术人才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马君武作为广西大学的主要创办者、首任校长,曾在国内执掌多所大学。他办学时一方面强调学生要有国际视野,“集世界之知识造极新之国家”;一方面又密切联系实际,强调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他据理力争,迫使新桂系主政下的广西当局同意广西大学恢复,继续开办。他刚正不阿,对教职员工和学生都关爱有加,维护学校师生利益,对于新桂系以严厉的军训管制学生、控制学生思想的行径给予有力的回击,为保证学生的学习研究自由和爱国精神的培养而与广西当局斗争。系统地梳理和总结马君武的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可为当今大学管理者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研究马君武对德国工科大学模式的移植是深化院校类型认识,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要求。从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经验来看,多种院校类型的发展不仅体现了大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而且促进各类型院校相互竞争,形成自身的特色。在德国的高等教育系统中,除综合性的研究型大学之外,还有工科大学、专业学院、高等专科学校等类型。德国为打破院校发展中的均衡主义,将若干所具备良好基础的大学培育为世界顶尖大学,推行了大学卓越计划。其中,有慕尼黑工业大学等获得此项计划资助。慕尼黑工业大学的建设图景是创业型大学,即走“以创新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创业型大学之路”:注重课程计划对学生的实用性,强化培养过程的实践导向,充分整合校外资源等。在当前社会背景下,多种院校类型的发展,对满足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所需的人才数量和质量,以及满足人们学习需求的多样化具有积极的作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研究马君武移植德国工科大学模式的经验对于加深认识院校类型,优化高等教育中的院校类型结构,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富有参考意义。
中国近代大学校长们的办学思想是高等教育发展道路上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进一步去发掘,为今日高等教育所借鉴。诚如章开沅先生在其编撰出版的“中国著名大学校长书系”总序中指出:“中国高等教育从一百多年前走来,它与现今高等教育有着割不断的联系。近代以来大学校长们用美好理想和教育实践酝积形成的适合中国国情的治校经验,以及它们承先启后、发扬光大、舍我其谁的心志,必定对跨入新世纪的人们认识高等教育的历史意义与现实价值提供有益的思考和借鉴。”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总结和研究马君武的办学思想和办学实践,可以为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为当今管理者提供可供参考的思想资源,对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促进大学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