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奴隶船:海上奴隶贸易400年
》
售價:NT$
352.0

《
纸上博物馆·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诞生(破译古老文明的密码,法国伽利玛原版引进,150+资料图片)
》
售價:NT$
398.0

《
米塞斯的经济学课:讲座与演讲精选集
》
售價:NT$
347.0

《
人工智能大模型导论 科大讯飞校企合编教材
》
售價:NT$
352.0

《
做财富的朋友:巴菲特慢慢变富的投资智慧
》
售價:NT$
383.0

《
一群数学家分蛋糕:提升逻辑力的100道谜题
》
售價:NT$
281.0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NT$
30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NT$
281.0
|
編輯推薦: |
作者从实证维度考察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法理基础、实践模式与优化路径,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与受访对象进行客观、中立的访谈、座谈,并进行数据的采集与分析,为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研究与完善提供了强大的数据支撑。同时,作者在比较法视野下考察了域外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经验并选择性地加以吸收借鉴,对我国大陆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改革前沿和完善路径进行探讨。
|
內容簡介: |
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是衡量一国司法人权保障程度的重要标尺。本书以特别程序的法理化、模式化、实证化和本土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炼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一般法理与特殊法理。其以国家亲权、未成年人福利和恢复性司法作为法理指引,概括了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三种运行模式,即特殊监护模式、优先保护模式和修复关系模式,探讨特别程序的侦查、起诉、审判和执行程序的实践样态与程序逻辑。结合域外有益经验与本土实践,本书认为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改革方向为“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以保障福利为基础,强调通过正当程序保障未成年人福利,试图从“技术性改良”走向“制度性变革”,逐步实现由量到质的蜕变,最终迈向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真正发挥程序保护之功效。
|
關於作者: |
自正法,云南玉溪人,法学博士,重庆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最高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案件咨询专家等职。曾在台湾大学、早稻田大学访学,在《政法论坛》《法制与社会发展》《法学论坛》《政法论丛》《政治与法律》《中国刑事法杂志》等发表论文60余篇,论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转载,出版《刑事诉讼法理与程序逻辑》等专著、编著。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5项,获第四届陈光中诉讼法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中西部国培示范项目实践教学竞赛一等奖等荣誉。
|
目錄:
|
上篇法理与模式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引言
第二节文献综述
第三节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四节基本概念的界定
第五节结构安排与研究难点
第二章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法理架构
第一节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法理探讨的逻辑起点
第二节国际公约对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影响
第三节变迁中的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
第四节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理论认知
第三章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模式
第一节特殊监护模式
第二节优先保护模式
第三节修复关系模式
第四节改革面向: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
第五节迈向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
中篇程序与逻辑
第四章未成年人刑事侦查程序研究
第一节合适成年人参与效果的考察与职能重塑
第二节未成年人羁押率的影响因素与程序性控制
第三节律师帮助的定位与职能重构
第四节违反侦查程序的制裁模式与路径选择
第五章未成年人刑事审查起诉程序研究
第一节附条件不起诉的运行逻辑
第二节分案起诉制度
第三节未成年人社会观护体系建构
第六章未成年人刑事审判与执行程序研究
第一节圆桌审判与庭审教育的法理基础与路径选择
第二节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效力
第三节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理念与路径
第四节社工组织参与社区矫正的模式与路径
下篇实践与路径
第七章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改革前沿
第一节国外未成年人刑事特别程序的改革前沿
第二节我国台湾地区“少事法”的演进脉络与改革趋势
第三节降低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的审思
第八章结语:迈向福利兼正当程序模式
[附件]
未成年人刑事侦诉审程序实施现状的调查问卷
未成年人刑事侦诉审程序实施现状与改革前沿之访谈提纲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司法制度发展趋势与改革前沿之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