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世界巨变:严复的角色(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500.0
《
塔西佗(全二册)(二十世纪人文译丛)
》
售價:NT$
1800.0
《
(棱镜精装人文译丛)思想的假死
》
售價:NT$
290.0
《
当代精神分析新论
》
售價:NT$
430.0
《
宋初三先生集(中国思想史资料丛刊)
》
售價:NT$
990.0
《
定言命令式:康德道德哲学研究(政治哲学名著译丛)
》
售價:NT$
590.0
《
棕榈油的全球史 : 从奴隶船到购物篮
》
售價:NT$
440.0
《
简帛时代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上下册)(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1400.0
|
編輯推薦: |
科举窄路、壁垒森严 庙堂高远,宋朝寒门弟子如何打破阶层? 透过“圈子”看宋史 从宋朝人情社会窥视历史的真实与细节 学业、婚姻、就业、人际关系…… 向大宋的“人精”们学习破题之法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历史作家李开周关于宋朝文化的新作。作者致力于宋朝文化研究,翻阅宋代笔记和史书,从文献中攫取信息。全书分为宫廷之网、官场之网、科举之网、师友之网、婚嫁之网五个部分,以人物为导引,从人际网络切入,系统呈现宋朝贵族、科举士人、平民百姓等不同阶层的关系样貌,揭示社会关系网背后宋朝历史的真实与细节。书稿既不失叙史的严谨,又不失摹人的风趣,亦对当代人的生活具有一定现实启示意义。
|
關於作者: |
李开周,历史作家。著有《武侠数学》《武侠物理》《武侠化学》《吃一场有趣的宋朝宴席》《宋茶》《陆游的英雄梦》《君子爱财:古代名人的经济生活》《世界的尺度:度量衡简史》等书,曾在CCTV综合频道、安徽电视台科教频道、河南电视台新闻频道、上海电视台纪实频道主讲宋朝生活史。
|
目錄:
|
第一章 宫廷之网
宋朝皇帝真的不杀士大夫吗?
皇后斗得过宰相吗?
太监的武功
从芈月到刘娥
当诗人遇到皇亲
公主相亲
贵妃抢房
被追击的太后
太后的外甥赶走了太后的侄子
第二章 官场之网
宋朝容得下“小旋风”柴进吗?
听欧阳修讲杨家将
被嘲笑的将军
养马的司马光害怕包拯吗?
一个算命先生的官场人脉
因为做官,所以疯癫
苏东坡的敌人,未必都是坏人
苏东坡死后那场文字狱
岳飞被杀前的西湖大宴
岳飞儿孙在广东的日子
粗宰相去世以后
宰相之子下天牢
大师,名妓,南宋假钞(上)
大师,名妓,南宋假钞(中)
大师,名妓,南宋假钞(下)
文天祥的多面性
第三章 科举之网
柳永改名
神童晏殊的副作用
从《局事帖》看宋朝科举是否公平
假如王安石中状元
当王安石掉进“夸夸群”
宋朝学生怎样回报母校
第四章 师友之网
朋友的儿子犯罪,包公会怎么判?
大师抄袭,还是大师吗?
范仲淹对决小表弟
沈括陷害过苏东坡吗?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是“兄控”吗?
苏辙的孙子为何要捧秦桧?
黄庭坚的朋友圈(上)
黄庭坚的朋友圈(下)
当秦少游遇到苏东坡
第五章 婚嫁之网
寡妇改嫁,宰相落马
欧阳修编家谱
王安石的家风
从苏小妹到苏八娘
苏东坡的孙子娶了谁?
谁是李清照的亲戚?(上)
谁是李清照的亲戚?(下)
假如李清照是男人
|
內容試閱:
|
写完这本书时,2023年高考刚结束,全国超过一千万考生在考场上拼杀了两天,然后再等半个月左右,他们就能在线上查分,获悉自己的拼杀战果。
那么在距今千年左右的宋朝,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要考几天?从考完到放榜间隔的时长又是几天呢?
宋朝科举考试分为三级:解试、省试、殿试。解试是各个州府组织的地方考试,考中就是举人,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乡试;省试是由中书省或礼部组织的中央考试,考中就是准进士,相当于明清时期的会试;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主要是给通过省试的准进士们排名次,只要不出意外,差不多所有参加殿试的考生都能成为进士。
从宋朝第三任皇帝宋真宗开始,宋朝科举制度就基本成熟,考试时间也基本确定:解试一般考三天,省试也是考三天,而殿试通常考一天,最多两天——加上一次补考的时间。
考完试以后,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考试结果呢?宋仁宗在位时,大臣富弼上了一道关于省试和殿试的奏章:“贡院凡两月余,日研究差次,必俟穷功悉力……(殿试)考校不过十日,不暇研究差次。”全国举人赶到京城参加省试,要过两个多月才会放榜公布名次;参加完省试再参加殿试,只需十天左右就会放榜。顺便说一下,这位名叫富弼的大臣很了不起,本书当中会多次提到他,他是著名词人兼神童宰相晏殊的女婿,也是王安石升官期间的担保人,还是苏东坡的爱徒黄庭坚的老上司。
省试结束,要等两个多月才公布结果,比现在高考出分慢得多,为什么?因为宋朝没有答题卡,没有机器阅卷,所以效率低,时间长。殿试结束,只等十天左右就出结果,这又是为什么呢?因为参加殿试的考生人数相对较少,考题数量也少,所以改起卷来就快一些。
在宋朝三级科举考试当中,殿试是出题数量最少的考试。以宋仁宗嘉祐六年(1061)殿试为例,考生只需答三道题,即一首诗、一篇赋、一段策论,其中诗题为“天德清明诗”,赋题为“王者通天地赋”,策论为“水几于道论”。
虽说考题数量少,但是殿试时防止作弊的制度设计仍然很严密。宋朝发明了“糊名”和“誊录”的制度:考生交上答卷,名字和籍贯那一栏会被立刻密封起来,这叫“糊名”;然后又会有专人来誊抄这些答卷,免得被考官认出某个考生的笔迹,这叫“誊录”。既要糊名,又要誊录,怎样才能避免这些答卷被搞混呢?方法就是“编排”,即给原始答卷和誊录后的答卷编上完全相同的编号,最后凭编号来比对。在宋朝省试当中,糊名、誊录、编排,缺一不可,殿试也同样如此。
《宋史·选举志》总结宋朝殿试的改卷流程:“试卷,内臣收之,付编排官,去其卷首乡贯状,别以字号第之;付封弥官,誊写校勘,用御书院印;付考官,定等毕,复封弥,送覆考官,再定等。编排官阅其同异,未同者再考之。”考生交卷,由宦官收上来,交给“编排官”糊名和编号;编排官糊完名、编完号,交给“封弥官”誊录,每一份誊录过的答卷都要再交由宦官审查,盖上“御书院”(实则是御药院,下面会说到)的大印;宦官盖完印,再交给“考官”批改答卷和拟定名次;考官拟完名次,再交给“覆考官”重新批改和拟定名次;考官和覆考官拟定的名次肯定会有差异,再由编排官审查一遍,看看差异有多大;假如差异太大,那就让考生们补考,补考完了再糊名、誊录、审查、盖章、批改、定名……
《宋史·选举志》给出的总结对吗?大体上没错,细节上有误。其实宋朝并没有“御书院”这种机构,只有相当于明清太医院的“御药院”。御药院本是皇家医疗机构,凭什么能在科举考试里插一杠子呢?因为宋朝皇帝跟其他历朝历代的皇帝一样,对大臣比较防范,对宦官比较信任,让掌管御药院的宦官审查官员誊录后的卷子,实际上就是让宦官监督官员,可以减少官
员徇私的空间。
宋朝科举制度设计得如此严密,录取结果是不是也非常公平呢?恐怕不能这样说。公元1064年,司马光统计了1059年、1061年和1063年三届省试的录取结果,发现开封籍贯的考生竟然占到全部取中名额的三分之一!因为开封是当时的首都,而朝廷留给首都的录取指标最多,远远超过其他州府。
宋朝人管录取指标叫“解额”,与司马光同时代的另一位官员苏颂总结道:“天下州郡举子,既以本处人多解额少,往往竞赴京师,旋求户贯。乡举之弊,无甚于此。虽朝廷加以禁文而终不能禁止者,盖以开封府举人不多,解额动以数百人,适所以招徕之而使其冒法。”意思是说开封府考生不多,却拥有几百个录取指标,所以全国各地有条件的考生都争着“高考移民”,想方设法冒充开封府的户籍。
宋朝最典型的“高考移民”案例,应该是苏东坡和他的弟弟苏辙。公元1056年,苏东坡和苏辙花了将近半年,从四川老家赶到开封,在一座寺庙开办的浴池里租住两个多月,得以参加那年八月份举行的开封府解试,进而顺利考中举人。苏东坡是眉山人,归成都府路管辖,他应该去成都府参加解试,为什么千里迢迢跑到开封府呢?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开封府的指标多,容易被录取。
宋朝人管高考移民叫“冒籍”,朝廷一直在打击冒籍。怎么打击呢?按《宋会要辑稿》记载,主要有两种方法:一是让考生互相担保,结成小组,一人冒籍,全组担责;二是让官员考察籍贯,开封籍考生要么拥有开封户口,要么拥有开封房产,假如既没有户口也没有房产,那就查家谱、查祖坟。家谱上没这位考生的名字,祖坟墓碑上的姓名也跟报考档案上填写的祖上三代姓名对不上,即被认为属于冒籍。
乍一听,上述政策既合理又全面,似乎能堵住考生冒籍的可能。然而您知道,“聪明”的考生和考生家长总是能从政策里找出漏洞。小明没有开封户口,那么小明的家长就赶紧在开封买一套房;小强家里穷,买不起房,那么就找开封城郊的农民洽谈,给他们一笔小钱,抄下他们祖坟墓碑上的名字,冒充成自己的祖宗。至于考生之间互相担保,更不必担心,因为又不是一个人冒籍,冒籍的人多了,谁还不清楚谁怎么回事!冒籍考生与冒籍考生互相担保,同风险,共进退。
如此一来,北宋开封不仅搞出了学区房,甚至还搞出了“学区坟”。《宋会要辑稿》记载如下:“或买同姓为宗族,或指丘垄为坟墓,百计营求,以觊一试,于是妄冒诞谩之风成矣!”明明是别人的家谱,塞点儿钱过去,就成了自己的家谱;明明是别人的祖坟,塞点儿钱过去,就成了自家的祖坟。
宋朝考生冒籍,不仅需要花钱,而且需要人脉。南宋短篇小说集《夷坚志》里写了一个真名实姓的故事:南宋临时首都临安(即杭州)拥有的录取指标很多,于是有湖州考生沈枢去临安府冒籍参加解试,他担心被其他考生举报,所以找了两位官员做担保,一位官员是他的大舅哥范彦煇,另一位官员是他大舅哥范彦煇的同僚。为了让大舅哥的同僚签字担保,沈枢送给对方两万五千文铜钱。
咱们来思考一下:假如考生沈枢没有一个当官的大舅哥,他能让官员替他担保吗?就算他送钱过去,人家敢收吗?过去中国有句俗语:“没有小鬼引见,你抬着供品都找不到神仙。”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冒籍考试是违法行为,只能偷偷摸摸地使用人脉。然而,即使在正大光明的科举考试资格审查当中,来自官场的人脉也不可或缺。南宋初年,朝廷在临安举办“流寓试”,只许衣冠南渡的北方考生参加。怎样才能确保进场考生是来自北方的呢?方法就是让官员做担保——每个报名参加“流寓试”的考生,都必须有两名以上在职官员签字担保,否则禁止入场。这样一来,那些没有官场人脉的北方考生就无法参加,而一些拥有官场人脉的南方考生却有了机会。
宋朝的科举考试只是学位考试,并非选官考试,考生中了进士,未必一定能做官,还要参加类似于今天公务员选拔考试的“铨试”。等进入官场以后,从低级官员“选人”升为中级官员“京官”,或者从中级官员“京官”升为高级官员“朝官”,都需要考试。以上这些考试统称为“选官”考试,全都需要更高级别的在职官员提供“举状”,即举荐某人参加选官考试的推荐书。比如说,公元1010年,选人参加京官的选官考试,必须有两名以上京官或朝官写举状;到了公元1019年,对举状的数量要求更高,参加京官考试的选人必须有五名以上京官或朝官写举状。
宋朝是这颗星球上第一个全面推行文官制度和选官考试制度的政权,想做官就得考试,想升官还得考试,这些都容易理解。问题是,为什么非要让考生拿到在职官员的推荐书,然后才能参加考试呢?为的是通过“连坐”制度,选拔出真正有才能和有品德的官员。根据宋朝皇帝的制度设计,凡是为其他官员提供举状的官员,都负有长期的连带责任。假如被举荐者政绩突出,则举荐人受赏;假如被举荐者无才无德,甚或锒铛入狱,则举荐人将一起受罚。
这种制度设计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它会阻断寒门子弟的上升渠道,因为寒门子弟往往缺乏官场人脉,不太可能拿到足够数量的举状;同时也会让整个社会迅速走向阶层固化,一代高官,则世代高官,就像如今美国的“一代藤校、代代藤校”一样。
宋朝皇帝难道不知道举荐制度的负面影响吗?肯定知道。可是如果将举荐制度彻底废除,那么朝廷就只能通过纸面上的考试来选拔官员,而纸面上的考试往往只能选拔出擅长考试的人。所以,两害相权取其轻,宋朝皇帝宁可让阶层固化,也要保留举荐制度。
事实上,宋朝皇帝经常出手打击阶层固化。例如宋哲宗在位时,要求高官子弟在连续通过三次选官考试以后才能升官,而平民家庭出身的官员只要通过一次选官考试就能被提拔。再比如宋神宗在位时,某高官子弟从选人升京官,竟然有十三个京官为其写举状,把神宗惹恼了:“有举状一十三纸者是甚人?特与改次等官!”(《清波杂志》卷 1《改秩》)拿到十三份举状的是什么人?背景肯定不简单,背后肯定有猫腻,给他个次等官职!
即使皇帝在打击阶层固化,宋朝社会仍然不可避免地走向了阶层固化。本书正文中有大量案例和数据,将宋朝考场、官场、婚配、师生甚至宫廷内部的各种复杂关系网络一一呈现给您,将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文天祥等宋朝名人的亲朋关系和社会交际呈现给您,假如您有兴趣和耐心读一读,肯定会为两宋三百余年连绵不断的阶层固化而感到震惊。
不过,阶层固化并非宋朝独有,在任何一个时代,在任何一个国家,在古今中外的任何政体当中,只要社会发展,只要长期和平,那么阶层固化就不可避免,这种社会演化简直就像是自然界的生物演化一样,无人可以阻挡,也没有必要阻挡。一个社会能在看似固化的阶层里,为一部分愿意努力的人保留一些上升空间,那么这个社会就算得上是生机勃勃的健康社会。
现代社会有“精英”和“英雄”两个概念:出身不凡的孩子如果能靠努力奋斗来保住自己的阶层,那就属于精英;寒门出身的孩子如果能靠努力奋斗来打破上升的天花板,那就属于英雄。按照以上定义,在本书中浓墨重彩讲述的苏东坡就是英雄,因为他以平民子弟的身份进入考场和官场,还在政治、文化和艺术领域都留下了光彩夺目的遗产;而本书写到的另一位大腕李清照就是精英,因为她出身豪门,并能在战乱之际通过自己的艺术才华和苦心经营的官场人脉,成功保护了自己和藏品。
所以,如果您出身寒门,那么请做苏东坡那样的英雄;如果您的父辈为您留下大笔财富,那么也不妨去做李清照那样的精英。
这本小书并非励志书,更非鸡汤书,它只是一个尝试,一个从社会关系网络角度重新审视历史名人的尝试。鉴于我们每个人都活在社会关系网络之中,所以本书并非解构,而是重建;并非戏说,而是还原。希望您能通过此书,对那些大名鼎鼎的宋朝人物再多一层更为深刻的理解,并且能有信心往前猛跨一步,接近他们,或者成为他们。
本书总共五章,分为四十八个小节,每节都有一张人物关系网络作为插图,这是为了在文字叙述之外,帮您用更直观的方式观察古人。
这些关系网络原本是用我写的一个 Python 脚本程序自动生成的,由于样式不够美观,又请专业插画师做了加工处理。感谢插画师的工作,感谢责编晓雨对此书的全程把关,最后祝您阅读开心。
从芈月到刘娥
热播电视剧《芈月传》第68集,芈月戴上纯金的发冠,披上织金的翟衣,与儿子嬴稷一起登上大殿,并排坐上王座,接受秦国群臣的跪拜和朝贺。那一刻,是这部历史剧的高光时刻,可能也是追剧观众最开心的时刻。因为在此之前,我们的女主角芈月整整受了67集的委屈,她被歧视,被嘲笑,被虐待,被毒打,被囚禁,被追杀,在后宫争斗中屡次陷入死局。到第68集,她总算熬出头了——儿子当上了秦王,自己当上了太后,并且还代替年少的儿子发号施令,统治大秦,不仅成了后宫争斗的赢家,也成了政治斗争的赢家。
历史上有没有芈月这个人呢?确实有。但她的名字未必叫芈月,我们只知道她姓芈,来自楚国,嫁到秦国,给秦惠文王生了三个儿子,被封为“八子”。我们还知道,秦国后宫嫔妃的等级是这样的:王后最大,其次是夫人,其次是美人,其次是良人,其次是八子,其次是七子,其次是太使,最低等级是少使。在儿子当上秦王之前,这个来自楚国的芈八子只是从芈月到刘娥后宫里的中等嫔妃。而在儿子当上秦王之后,她一步登天,被儿子和群臣奉为“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称为太后的女人,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太后身份执掌朝政的女人。她执掌秦国大权将近半个世纪,直到儿子嬴稷——也就是秦昭襄王——60岁时,才恋恋不舍地交出权柄。又过了几十年,秦昭襄王的曾孙嬴政灭掉六国,自称“始皇帝”。
芈八子开创了太后听政之先河,在她之后的两千多年里,每逢幼君登基或者朝局不稳的时候,都有可能跳出来一位听政的太后。比如,战国时期赵孝成王的母亲孝威太后、西汉时期汉惠帝的母亲吕太后、东汉时期汉安帝的嫡母邓太后、北魏时期献文帝的嫡母冯太后、盛唐时期唐中宗和唐睿宗的母亲武则天、辽国中叶第六位皇帝耶律隆绪的母亲萧太后、北宋时期宋仁宗的嫡母刘太后、南宋初年宋高宗的伯母孟太后、南宋中叶宋理宗的嫡母杨太后、南宋末年宋恭帝的祖母谢太后、元朝时期第三位大汗贵由的母亲乃马真后、明朝万历年间明神宗的母亲李太后、清朝前期康熙的祖母孝庄、清朝后期同治的母亲慈禧,都曾经以太后或者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听政。其中武则天最狠,当太后当得不过瘾,干脆把儿子一脚踢开,自己做了皇帝。
古代中国是男权社会,几乎所有的士大夫都反对女性掌权。武则天当皇帝的时候,即使她治国有方,诗人骆宾王仍然以“秽乱春宫”的罪名骂得她狗血淋头。某处发生地震,某处暴雨成灾,本来是自然灾害,儒生们仍将天灾归罪于武则天,纷纷上书劝她退位,因为“女主居阳位”导致“天降灾祸”。帝制时代长达两千余年,为什么只出现武则天这一位被官修史书认可的女皇帝呢?肯定不是因为女性没能力治理国家,而是因为男权居上的传统太坚实,女性治国的阻力太强大。
古代中国以儒家文化为正统,而儒家倡导孝道,即使贵为君王,也要听从母亲或者祖母的教导。照理说,太后治国是名正言顺的,但这又跟男权至上的思想相矛盾。所以在绝大多数朝代,太后都只能在皇帝年幼之时暂时听政。而在极个别朝代,某些君主唯恐太后把持朝政而架空君权,干脆将皇位继承人的母亲杀掉。等到老皇帝驾崩,新皇帝即位,就只有新君,没有太后,理论上就不会再有太后听政的可能了。
杀掉皇位继承人的母亲,如此残忍野蛮的方式是由汉武帝开创的。汉武帝70岁那年才生下汉昭帝,在他决定把皇位传给汉昭帝之前,第一件事就是杀掉汉昭帝的亲生母亲钩弋夫人,理由是“主少母壮”“女主独居骄蹇,淫乱自恣,莫能禁也”。皇帝年纪还小,太后正当壮年,保不齐会出现骄横跋扈和淫乱后宫的局面。
到了南北朝时期的北魏,一个名叫拓跋珪的皇帝完全继承了汉武帝的变态做法:“后宫产子,将为储贰,其母皆赐死。”后宫嫔妃所生的儿子,凡是要被立为太子的,其母亲都要被杀。
讽刺的是,这种极端方式并没能挡住太后专权。皇帝杀了太子的亲妈,太子却还有一个奶妈。亲妈没机会临朝听政,奶妈的机会就来了。比如东汉后期,汉顺帝的亲妈被杀,奶妈宋娥开始专权;汉安帝的亲妈死于宫斗,奶妈王圣把持朝政。再如北魏时期,拓跋嗣、拓跋焘、拓跋濬,连续三代皇帝的亲妈都被赐死,而他们的奶妈慕容氏、窦氏、常氏,先后都被封为“保太后”,意思就是“保姆太后”。这三位保姆太后拥有极高的威望,都曾经垂帘听政,堪称历史上权力最大的保姆。
宋朝皇帝不像汉武帝和北魏皇帝那样残忍,太子的亲妈不会被杀,保姆太后不会登场,垂帘听政者要么是皇帝的生母,要么是皇帝的嫡母,要么是皇帝的祖母。特别幸运的是,宋朝这些垂帘听政的太后都表现得相对克制,相对理性,没有一个人被私欲冲昏头脑,把国家搞得一团糟。
宋朝最著名的垂帘听政者是宋仁宗的嫡母刘太后,她芳名可考,名叫刘娥。在宋朝所有临朝听政的太后当中,刘娥有五项之最:
一是出身最低——孤儿出身,从四川逃荒到开封,先嫁给一个名叫龚美的银匠,然后才改嫁宋真宗;
二是衍生故事最多,她是戏曲《狸猫换太子》里的大反派,为了争宠,用剥了皮的狸猫换走并且试图杀死另一个嫔妃生下的皇子,也就是后来的宋仁宗;
三是听政最早,她是宋朝第一位垂帘听政的太后;
四是听政时间最长,垂帘长达十余年;
五是能力最强,执政期间杀伐决断雷厉风行,堪称武则天的翻版。
刘娥刘太后是怎么垂帘听政的呢?《宋史》和宋代典章汇编《皇朝类苑》略有记载。她每五天上一次朝,每次上朝都跟皇帝并排坐,她坐在右侧,年幼的宋仁宗坐在左侧。宋仁宗面前没有隔帘,而刘娥面前有一道用珠子编成的隔帘,她可以看到群臣,群臣则看不清她的面容,这也是“垂帘”听政的由来。但是只要有紧急军情,她可以随时在偏殿召见大臣、处理国事,这时候不算正式朝会,她和大臣之间没有那道帘子。
在正式朝会上,宋仁宗肯定要穿龙袍。刘太后穿什么呢?也是龙袍,只不过龙袍上的花纹比宋仁宗少两道。宋仁宗过生日,被叫作“圣诞节”,大臣要祝寿,小臣要放假;刘太后过生日,被叫作“长宁节”,同样是大臣祝寿、小臣放假。宋仁宗有一个玉玺,那是皇权的象征;刘太后则有一个玉宝,那是太后临朝的权力象征。宋仁宗跟群臣讲话,自称“朕”;刘太后跟群臣讲话,自称“吾”。
总而言之,刘娥虽然是宋仁宗名义上的母亲,实际地位仍要比宋仁宗低半级。换句话说,她可以辅佐皇帝,但不能代替皇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