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美国史:从第一块殖民地到现在(大选后的美国走向历史已经给出答案!四百年美国史看懂美国裂痕始终无法弥合的历史症结)
》
售價:NT$
806.0

《
奇幻的世界,熟悉的世界:太阳系探索之旅
》
售價:NT$
403.0

《
菜点设计
》
售價:NT$
351.0

《
不可思议的基因
》
售價:NT$
347.0

《
失落的火星之城(雷·布拉德伯里科幻经典系列)
》
售價:NT$
398.0

《
国宝(祝勇故宫文物南迁小说巨著 人在,文物在!)
》
售價:NT$
755.0

《
法兰西内战(寰宇文献)
》
售價:NT$
2438.0

《
游戏的力量:游戏如何塑造我们的世界
》
售價:NT$
352.0
|
編輯推薦: |
作者借助对中国互联网和数字经济实践的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将“架构”这一概念阐发为具有丰满内涵和强劲解释力的理论。概念自有其渊源,但本书的理论原创性扑面而来。
——戴昕(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副院长)
胡凌向我们深刻揭示了数字时代的\你我都深深嵌在架构之中”。无处不在、万物互联的数字设施构建的架构,不仅形成了数字社会中的生产机制与生活方式,同时塑造了对行为和决策的控制机制,因此也就成为法律必须面对的基本背景。从架构与法律互动的视角,这本书深入分析了当代中国数字社会治理的基础逻辑,并且从中国立场提供了关于网络与人工智能法理论的独创性思考。无论我们关心当下还是未来,这都是一本的著作。
——李晟(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教授、副院长)
互联网无疑已经进入了转折时代,治理乱象的沉重过往与数字化转型的激荡未来需要一个理论上的“桥梁”将二者联系起来,以使我们走出转折时代的盲目与慌张。《数字架构与法律》完美地扮演了这样的角色,从规制到生产的发展视角不仅奠定了本书不同于莱辛格的创新基础,更为下一阶段赛博空间的演化提供了反思起点。
——贾开(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长聘副教授)
|
內容簡介: |
本书通过对“架构”这一网络法原初概念的重新理解,解释数字生产方式的出现如何推动作为上层建筑的法律和政策调整,
“架构”不仅是规制性手段,也是生产性空间,集中代表了数字生产方式需要法律保护的核心利益,围绕这一利益诉求,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字经济生产过程和控制过程的一体两面,以及互联网从开放走向封闭的内在逻辑。
|
關於作者: |
胡凌
辽宁沈阳人,北京大学法学院预聘副教授,香港大学法学博士。研究方向为法律理论和网络法。发表中英文论文八十余篇,出版专著《探寻网络法的政治经济起源》(2016)。
|
目錄:
|
导论/00
一、 “马的法律”/00
二、 网络规制思想的“左、中、右”/00
三、 沙漏架构与分层控制/00
四、 重新理解架构问题/0
五、 本书的结构/0
第一部分架构与生产
第一章互联网架构的非法兴起/0
一、 引子/0
二、 互联网“非法兴起”的过程与实质/0
三、 浮现中的法律问题与后果/0
四、 框架的扩展适用/0
五、 结语/0
第二章赛博空间架构的构成及其法律/0
一、 引子/0
二、 架构演进的逻辑/0
三、 架构横向与纵向的基本维度/0
四、 架构的衍生维度/0
五、 结语/0
第三章当架构变得智能/0
一、 引子/0
二、 架构理论中的人工智能/0
三、 人工智能与我们:从游乐场/商场到工厂/0
四、 人工智能如何(不正当)竞争/0
五、 智能架构的生长与法律保障/0
六、 结语/0
第四章主权如何塑造网络架构/0
一、 主权与信息基础权力/0
二、 电信基础设施发展简史/0
三、 域名与IP地址备案/0
第二部分架构的微观结构
第五章架构中的微观控制/生产机制/0
一、 引子/0
二、 连接点:账户、认证与识别/
三、 作为生产资料的数据:生产与利用/
四、 作为黑箱的算法/
五、 规训:行为评分机制/
六、 围绕四要素开展的控制权博弈/
七、 结语/
第六章塑造数字身份:通过账户的认证与识别/
一、 引子/
二、 数字账户的多重性质/
三、 基础身份认证的政治逻辑/
四、 商业导向的数字身份识别/
五、 结语/
第七章商业模式视角下的“信息/数据”产权/
一、 引子/
二、 “信息/数据”所有权与商业模式的关系/
三、 形式法治:两权分离如何发生/
四、 新经济如何要求对传统信息保护模式进行改造/
五、 两类数据资源池/
六、 结语/
第八章从“治理软件”到“通过软件的治理”/
一、 引子/
二、 软件架构与互联网架构/
三、 软件保护的政治经济学/
四、 计算机病毒与信息安全:创生性的后果/
五、 结语/
第九章作为规则的算法/
一、 引子/
二、 生产方式对算法责任形态变化的影响/
三、 算法如何变成规则/
四、 平台发包制下的算法规则/
五、 结语/
第十章数字社会权力的来源:评分、算法与规范的再生产/
一、 引子/
二、 理论分析框架:架构理论/
三、 评分的商业起源:从市场到平台/
四、 社会信用建设:作为平台的政府/
五、 评分对其他权力机制的整合性影响/
六、 结语/
第十一章在线声誉系统:演进与问题/
一、 引子/
二、 在线声誉机制的演进/
三、 声誉系统的失灵:炒信与歧视/
四、 结语/
第十二章架构理论下的脑机接口技术/
一、 引子/
二、 从单一技术到生产方式变革/
三、 脑机接口架构的微观机制 /
四、 反思技术规制的研究路径/
五、 结语/
第三部分架构的未来
第十三章网络安全、隐私与互联网的未来/
一、 引子/
二、 谁保护赛博空间?/
三、 谁保护用户桌面?/
四、 主要的法律争议/
五、 互联网“入口”与新经济的商业模式/
六、 互联网的两种未来/
七、 结语/
第十四章“3Q大战”的遗产/
一、 引子/
二、 空间与数字圈地运动/
三、 干扰、不兼容与竞争秩序/
四、 用户主体性的削弱与重建/
五、 结语/
第十五章架构的开放与封闭及其法律回应/
一、 引子/
二、 互联网架构的生成和转变/
三、 法律如何回应架构的开放—封闭/
四、 架构之间的互联互通/
五、 结语/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