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投机苦旅:一位投机客的凤凰涅槃
》
售價:NT$
403.0
《
重返马赛渔场:社会规范与私人治理的局限
》
售價:NT$
316.0
《
日子慢慢向前,事事慢慢如愿
》
售價:NT$
254.0
《
场景供应链金融:将风口变成蓝海
》
售價:NT$
509.0
《
汗青堂丛书146·布鲁克王朝:一个英国家族在东南亚的百年统治
》
售價:NT$
418.0
《
人生是旷野啊
》
售價:NT$
332.0
《
甲骨文丛书· “安国之道”:英国的殖民情报系统及其在亚洲的扩张
》
售價:NT$
403.0
《
台北人(2024版)
》
售價:NT$
398.0
|
編輯推薦: |
全球化和国际转型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纠偏和完善的历史进程。当前的调整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片段而已。但是,如果把握得当,短暂的调整期对于全球转型的宏大进程,乃至未来世界秩序的更替,都会起到重要作用。而我们理当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书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转型的进程为大背景,以世纪之交以来俄罗斯与大国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欧亚地区一系列危机与世界秩序演进之间的关系。对此,在作多方位思考之后,作者将所获得的的认知与结论归结为两个词:“危机”与“秩序”。
一方面,作者以危机现象为分析重点,讨论了未来,俄罗斯能否超越“危机应对式”的外交战略,进入一个新的面向全球的格局:既有政治与经济的均衡,又有国内与国际的均衡,兼顾俄罗斯本身处境与国外反响之间的均衡,以及当下与长远的平衡。另一方面,作者以全球转型为思辨的轨迹,进一步讨论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即未来的世界秩序将走向何方?作者提出,全球化和国际转型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纠偏和完善的历史进程。当前的调整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片段而已。但是,如果把握得当,短暂的调整期对于全球转型的宏大进程,乃至未来世界秩序的更替,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全球转型的进程为大背景,以世纪之交以来俄罗斯与大国关系为切入点,探讨了欧亚地区一系列危机与世界秩序演进之间的关系。对此,在作多方位思考之后,作者将所获得的的认知与结论归结为两个词:“危机”与“秩序”。
一方面,作者以危机现象为分析重点,讨论了未来,俄罗斯能否超越“危机应对式”的外交战略,进入一个新的面向全球的格局:既有政治与经济的均衡,又有国内与国际的均衡,兼顾俄罗斯本身处境与国外反响之间的均衡,以及当下与长远的平衡。另一方面,作者以全球转型为思辨的轨迹,进一步讨论了一个更加重要的问题,即未来的世界秩序将走向何方?作者提出,全球化和国际转型本身是一个需要不断调整、纠偏和完善的历史进程。当前的调整期,不过是其中的一个片段而已。但是,如果把握得当,短暂的调整期对于全球转型的宏大进程,乃至未来世界秩序的更替,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
關於作者: |
冯绍雷,华东师范大学国际关系与地区发展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俄罗斯瓦尔代论坛7人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中国俄罗斯东欧中亚学会副会长、上海国际关系学会副会长、上海欧洲学会副会长、上海 2010年世博会国际事务咨询专家、上海市政府聘请的会议大使等职,并历任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中方委员、上海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市政府外事咨询专家、联合国开发署CIS国家宏观经济问题专家等职务。专攻俄罗斯问题及战后国际关系。主要研究领域:俄罗斯政治、外交、社会转型、大国关系、国际政治理论等。
主要著作有《一个欧亚大国的沉浮》《国际关系新论》《剧变中的欧洲》《制度变迁与对外关系——1992年以来的俄罗斯》《普京外交》《20世纪的俄罗斯》。
|
目錄:
|
序言
第一篇 危机与秩序转换中的俄罗斯对外关系
第一章 危机、世界秩序与当代全球转型
第一节 国际史上的危机与世界秩序
第二节 “半秩序”:冷战后全球转型的过渡期
第三节 长、中、短时段作用下的国际秩序的延续与更替
第二章 冷战后俄罗斯外交:主体、观念、结构与周期
第一节 有关俄罗斯外交主体的争论
第二节 冷战后俄罗斯外交中的民主与专制之争
第三节 俄罗斯所处的对外关系结构
第四节 周期演进中的俄罗斯对外关系
第二篇 第一波: 世纪之交的大国博弈
第三章 危机孕育中的世纪之变
第一节 北约东扩——自由之神的降临,还是动荡之源?
第二节 1997—1998年东亚—俄罗斯金融危机
第三节 多重危机交织下的科索沃战争
第四章 “9?11”事件与大国合作的昙花一现
第一节 世纪之交大国关系的转机
第二节 “9?11”事件之后美国外交政策的大辩论
第三节 “9?11”事件后的中、美、俄三边关系
第三篇 第二波: 走向欧亚冲突
第五章 地缘与文明冲突的锋芒初试
第一节 地缘政治、文明冲突与伊拉克战争
第二节 “颜色革命”:欧亚大博弈的前奏
第三节 俄乌能源危机的前因后果
第四节 从俄格冲突到国际金融海啸的“危机政治经济学”
第六章 大国认知中的暗流涌动
第一节 俄、美、欧三边关系的重新思考——历史、文化、关系结构及其前景的讨论
第二节 中、美、俄:合作与竞争中的相互认知
第三节 上海合作组织与中、俄、欧、美在中亚
第四篇 第三波: 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欧亚抗衡
第七章 地区危机中的大国关系
第一节 美俄关系“重启”的缘起与终结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新秩序的前奏,还是大混乱的征兆?
第三节 叙利亚战争:乌克兰危机的 “孪生子”
第八章 危机深渊中的观念博弈
第一节 欧盟与俄罗斯:为何从合作走向对抗——论围绕乌克兰 “东—西”取向的三边博弈
第二节 危机下的美国对俄认知变迁
第三节 北约东扩新形态与俄欧安全的未来
第九章 乌克兰危机:三边关系视角下的反思
第一节 危机后俄、美、欧三边关系动荡中的启示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以来的中、美、俄三边关系
第三节 乌克兰危机中“金砖中立”的启示
第五篇 走向大危机中的结构重组
第十章 “制裁案”闹剧:旋涡中的美俄关系
第一节 美俄“制裁”危机的过程、背景与缘由
第二节 美俄“制裁”危机的若干特点
第三节 “制裁”危机对未来俄与西方关系走向的影响
第十一章 惯性与变局下的俄欧关系
第一节 制裁案后俄欧反响
第二节 美国 “退群”中的俄欧关系双重性
第三节 影响俄欧关系的关键因素:文明消长、认同与地缘政治
第四节 俄欧关系:重塑前景还是遵循惯性?
第五节 科尔图诺夫的预测
第十二章 特朗普参选以来的中、美、俄三边互动
第一节 高度不确定性挑战下的中、美、俄互动
第二节 当今中、美、俄三边关系的主要问题
第十三章 “三套车”还是“四重奏”?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不合时宜,还是有备而来?
第二节 中、俄、欧三大板块的差异:走向疏离还是互相接近?
第三节 推动三大板块互相接近的经济、结构与理念诸因素
第四节 大陆各板块间的接近与合作又为何远非易事?
第五节 “一带一路”对三边互动的意义与路径
第六节 几点结论
第六篇 通向未来世界秩序之路
第十四章 东西方均衡中的艰难求索
第一节 大历史中的新定位:俄罗斯在叙事—话语建构领域的探索与问题
第二节 中俄关系的当代意义
第三节 挑战中前行的上海合作组织
第四节 俄罗斯全球外交的新取向
第十五章 自由国际秩序、多极化与未来世界秩序
第一节 自由主义世界秩序一去不复返?
第二节 “多极世界”构想的演进
第三节 基辛格的担忧与期待
第四节 争论中的未来世界秩序
第五节 “全球转型”背景下的“2024议程”
结束语
后记
|
內容試閱:
|
序言
本书以世纪之交以来俄罗斯与大国关系为切入点,探讨在此背景下欧亚地区一系列危机与世界秩序演进之间的关系。在此命题下,笔者侧重于考量各类危机的主客观动因、危机对于全球转型的 “再转型” 这一新取向的形塑、危机过程中观念与认知偏好的影响力、作为结构性功能的大国三边关系在危机应对中的作用,以及 21 世纪以来正在行进中的全球转型的阶段性变化与深层机理等问题,以此求索未来世界秩序演进的各种可能路径。总之,对于冷战终结后,尤其是对于世纪之交以来俄罗斯与大国关系作多方位思考之后,所获得的认知与结论,可以归结为两个词,也即“危机” 与 “秩序”。
对上述头绪繁多、事态复杂,而且是刚刚不久才发生的宏大现象与深层结构进程的综合性考察,一定会有不同的思考和描述方法。一种方法是就事论事、比较传统的白描式、事态记录式的写作。就国际研究而言,这样的写作方式并不陌生。另一种方法倾向于从既有概念或原则出发,设计一种逻辑自洽的叙事结构,然后按照这样一种方式对繁复的事态和进程进行选择剪裁。所得出的结论与初始的理念大概不会有太大的差异。在被研究对象具有高度不确定性的背景下,本书的选择与前两者有所不同:面对“危机与秩序” 这样一个颇感不自量力的选题,笔者倾向于以大体上是客观外在的事态与进程为依据,然后以主观参与的深层结构与趋势的分析为机理,在两者动态结合的基础上,以危机现象为分析重点,以全球转型为思辨的轨迹,探寻世界秩序演进的可能路径。
基于这样的方法论和写作视角,本书尝试着提供一个初步的分析框架。全书的第一篇专门探讨危机现象、当代转型、与世界秩序构建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对本书的主要角色俄罗斯和它对外关系中的主体、观念、结构、周期等基本问题进行一个大体铺陈。其余的第二、三、四、五各篇,是按照时间顺序,把作为表象的20多年来的欧亚地区危机现象的升级和转化,分成四个阶段加以叙述:第一阶段,从世纪之交的不断危机,到“9?11” 事件爆发;第二阶段,从伊拉克战争,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萌生;第三阶段,国际金融危机后的美俄 “重启”、叙利亚战争,延伸到乌克兰危机;第四阶段,随着2016年特朗普参选与当选美国总统,经由2020年国际疫情、大国间关系戏剧性激变。直到2020年底美国大选中的拜登胜选,在此期间俄罗斯艰难地从东西均衡的外交路线,经乌克兰危机逐渐演化成相当规模的军事冲突之后,终于决定向东方战略转移。这一段落尚未终结。上述每一个阶段,其一,从形态上看,既有危机爆发频率和规模等级的提升,包括危机中心的转移;其二,从认知变化与战略政策互动的角度看,又有大国相互认知变化、以美俄关系为轴心的相互关系近乎周而复始的周期性循环;其三,从国际演进中的焦点问题来看,全球转型也伴随上述大国关系的起伏,一步一步地向形塑世界秩序的主线趋近。作为全书的最后一篇——第六篇,专门论述21世纪以来俄罗斯如何通过在大历史转换中的思想理念重新定位,为外交做出铺垫;并通过对自由主义国际秩序、多极化、基辛格学说这三种最具影响力的理念的分析和比较,展示未来的世界秩序演进可能因循的路径。而在结束语中,笔者提出 “全球转型调整期” 这一范畴,分析拜登执政后的俄罗斯取向,及其与诸大国的关系。
在本篇序言中,仅限于讨论作为全书的事态与逻辑进程的前提的三个问题:第一,当代的和平发展,究竟仅仅是一项政治宣言;还是一个经长期积累形成、由构建中的国际秩序所力图维系,并且是人心所向的潮流所支持的一个时代选择?同时,这也是一个需要精心维护方能延续的国际环境?离开了这个基本前提,听任各种盲目自发、激进极端势力折腾,当代世界秩序的稳定和改进,就无从谈起。第二,从冷战终结后开始的全球转型进程,自世纪之交起,伴随着各种冲突与危机,正在进入一个 “再转型”的新的历史过程。在本书的叙述中,全球转型的 “再转型”是一个关键的、支轴性的范畴。这一进程无论从各国内部体制结构、未来国际秩序的构想,以及作为连接前述两者的对外战略与对外政策来说,都呈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新局面。因此,围绕着“再转型” 的动因、过程、所秉持的理念、外部结构与环境变迁,需要探讨整个国际进程究竟呈现了什么新的特征?第三,这样一场大变局中,俄罗斯与中俄关系所处的地位受到怎样的趋势的激励与推动?中俄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又将导引出怎样一幅危机与全球转型之间相互关系的未来图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