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游走于文明之间(110校庆)

書城自編碼: 397915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纪实文学
作 者: 曹莉 张煜
國際書號(ISBN): 9787302605379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2-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562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母女关系:如何抚平来自母亲的创伤
《 母女关系:如何抚平来自母亲的创伤 》

售價:NT$ 313.0
心悦读丛书·5分钟疗愈手册
《 心悦读丛书·5分钟疗愈手册 》

售價:NT$ 313.0
特斯拉的秘密宏图
《 特斯拉的秘密宏图 》

售價:NT$ 427.0
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
《 你好,我是阿斯伯格女孩 》

售價:NT$ 319.0
汗青堂丛书134·香料之路:一部关于欲望、探险和帝国的历史
《 汗青堂丛书134·香料之路:一部关于欲望、探险和帝国的历史 》

售價:NT$ 400.0
清代政区地理三探
《 清代政区地理三探 》

售價:NT$ 529.0
配色手册
《 配色手册 》

售價:NT$ 219.0
王立群读史记(套装9本)
《 王立群读史记(套装9本) 》

售價:NT$ 2580.0

編輯推薦:
本书是一部向校庆110周年献礼的特色文集。其收录了2017年以来新雅书院学生由海外研修中所学所想总结而成的优秀文章,由此展现了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在新时代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一流本科、培养大学生全球胜任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內容簡介:
本书集中展现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在通专融合、学科交叉、锐意创新、追求卓越等方面体现出的办学特点,采用第一手资料,真实生动地记述了书院在引导学生热爱中国、关注世界,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方面做出的宝贵探索。书稿分为牛津卷、LSE卷、希腊和意大利卷三卷,每卷精选新雅本科生的优秀游学札记,各卷设有卷首语,全面展示新雅学生感受世界、研究经典以及独立思考的心路历程。
關於作者:
曹莉,剑桥大学博士。淸华大学外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欧美文学研究中心主任;清华大学新雅书院副院长兼教学委员会主任。 先后担任国际大学英文教授协会(IAUPE )联席主席、联合国教科文现代语言文学国际联盟(FILLM )副主席,中国外国文学学会英国文学研究分会、英语文学研究分会副会长,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 研究领域:英美文学与批评理论、比较文学与跨文化研究,大学素质教育与通识教育。
目錄
牛津卷
卷首语1
新雅人在牛津·沈莹莎 15
对牛津教育模式之分析及对中国博雅教育体系之构想·张劲波 18
积淀与分散·高靖涵 24
校有所短,院有所长·殷乐天 29
历史传统与自由风气·潘烨靓 45
空气里的通识灵魂·王舒艺 50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牛津大学访问考察报告·温晋 55
浅析牛津大学的人文精神及其对新雅书院的启示·田落 60
牛津大学博雅教育理念考察与探究·崔琢宜 67
传统与骄做·张竞衔 74
九天与四百年·樊子 78
城市印象与共同体思考·兰弘博 86
中英之间——江流穿山过·朱翊豪 91
牛津的压力:成绩穿在长袍上·刘诗意 94
大学、文化、牛津——牛津访学随想·刘晨听 97
用力去生活——牛津访学感想·万泽琛 103
求知与体验交织的生活·杨图南 106
两种英国史——试论脱欧公投中的代际差异·孔祥璃 112
相知牛津·陶云松 116
再见牛津·王雷捷 121
牛津对于我的意义·陈宗 124
LSE卷
卷首语 129
赴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暑期学习感想收获·李广普 141
LSE暑期课程回顾·胡章烟144
关于一次旅程·肖子燕 146
Report for Oversea Study in LSE Program· DengJiyi 148
一场未曾预期的艺术启蒙·郑智 152
悠远神思——LSE与伦敦之行·付正154
A Summary of LSE.100 Program· Chen Yiheng 157
LSE100 Summer Programme: The Course and Beyond· Lin Pengriang162
Insights in London· Wong Zihng 166
知行伦敦·张楚衣 169
教育的国际化与中国化·刘梦 173
行与思之间——伦敦政经学院访学报告·张晨慧 177
堂内外,处处都是实践·达韶华 181
一座美丽的城,一堂有趣的课·王天煜 185
一手新闻二手书:我的伦敦之行·谭亦琳 189
伦敦奏呜曲·杨衍嘉 192
理性与生机——伦敦访学报告·刘宇薇 195
希腊、意大利及其他卷
卷首语 199
书中的黄金时代,现世的游行示威——希腊民主随感·雷邓渝瀚 207
知行希腊·王钰坤 213
意大利与希腊之行:恐惧、地方感与共同体·张园 216
过去与生存空间——意大利三城实践记录·李世豪 218
壁画的间隙与神圣的在场·胡嘉乐 221
艺术的处所——意大利行随笔·刘宇薇 224
透视城市意象及空间——以罗马、佛罗伦萨、米兰三城为例·郭一川 228
一段独属于美的时光·金泽宇 236
断裂:作为一种性格的现代——德国社会实践之思·王静妹 238
当CDIEers遇见德国——记CDIE6赴德国慕尼黑及斯图加特海外实践 241
巴基斯坦像是我的毕业典礼·彭中尧 245
我在波屯做暑研·于天宇 247
感受温哥华的景观气质·王心语 249
生生不息:印度文化之旅·杨茂艺 251
行在肯尼亚·陈格尔 254
內容試閱
新雅书院正式成立于2014年9月27日。当初我给书院取名“新雅”时,对新雅的未来抱有无限的憧憬和希望,希望通过新雅的创新实验,为全校的本科生培养提供可供参考的范式和经验,并在时机成熟时,在清华建成一所世界一流的本科文理学院,由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共同受益。”新雅的目标既不是牛津剑桥,也不是哈佛耶鲁,而是清华‘新雅!”
“锐意其新,茹涵其雅;初成书院,风物秋华”,新雅2016级学生陈潇宁创作的《新雅序曲》,贴切地表达了书院成立的初衷和目标。新雅从成立之初起,就以“渊博雅正,器识为先,追求卓越,传承创新”为己任,以“更人文、更国际、更创新”为目标,致力于探索和实践以通识教育为基础,以通专融合、学科交叉、养成教育为特点的人才培养新模式。“新雅”,顾名思义,就是探寻和追求对中国乃至世界高等教育具有参考价值的新时代的“新博雅”。
无论是通识课程的定位和发展,还是课堂之外的各类实习实践,年轻的新雅书院始终坚持中西、古今、文理的交叉与会通,重视跨学科、跨文化和跨文明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精心设计文理交叉、中西融合的高质量通识课程设置,推进具有较高认知挑战度和文化植根性的教学过程,有组织、有计划、有目标地策划和安排海外游学和出行,有机有效地将“读书”与“行路”结合起来,培养全球化时代的家国情怀、国际视野、跨文化认知和工作能力,全面提升全体学生的理想抱负、人文心智、跨文明理解力、全球胜任力和社会责任感,是新雅书院探索人才培养新路径和新格局的根本出发点。
放眼向洋,无间西东。如果说古代丝绸之路是中西贸易的漫漫商道,那么对于游学海外的新雅学子来说,21世纪的新丝绸之路则是横跨中外高等教育和中外文明的桥梁和纽带。从牛津到剑桥,从哈佛到麻省理工,从伦敦到米兰,从美国到德国,再到东南亚和北非,同学们在老师和辅导员的带领下,带着心灵之眼和跨文化之镜,不负韶华,踏歌而行,携手游走在不同文明、不同文化、不同区域之间,他们在特定时空里的所见所闻与课堂上的所学所论,遥相呼应,相激相荡;书中所写、心中所思照亮游学路上的每一次发现和惊喜,而路上所得、眼中所见则激活书中的每一篇文字与传说,各种新知识、新观察和新思考在此催生萌发,或许将有一天,昔日播撒的种子会如期绽放出鲜活绚丽的花朵:
“异国于我而言是一种交杂的存在,既有初见时的新奇,也有面对不同生活的思慌……我相信,中国故事不会只有这一种讲法,或外交实践,或学者探讨,无数中国人都在自己的领域向世界表达着中国的故事”(王静姝);“在去意大利之前,我只知道那里的建筑艺术多美好,然而在每天天不亮就和操着各种语言的商贩工人们一起挤上公交车的时侯,我才更加明白,建筑只有和社会底层需求结合的时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力量”(张园);“伦救慢悠悠的下午茶和鸽子总会提醒我,中国有比英国更悠久的历史和更大的经济潜力,也要有一天让自己的年轻人不必碌碌于生计,而可以悠闲自在地享受艺术与生活……海外经历在拓宽了我的视野,增进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同时,也使我为中国现有的成就感到骄傲,激发了我建设祖国的热情”(彭中尧);“有些东西从书上看到和从外国同学那里听到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这让我感到更加真实,也更有冲击性”(冯伟嘉);“牛津茧说课程较专,但其tutorial system对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自信表达等能力依旧会有足够的培养与历练,这些又何不是通识教育重点培养的目的呢?”(陶云松);“只有真正置身于某种特定的文化并且切实地感受到那种“culture shock’之后,才能体会到这个世界的“多元性’和‘可能性”何在”(潘烨靓);“这次伦敦之旅始料未及地成为了我艺术启蒙中的重要一课,而整个的艺术启蒙绝对是新雅带给我最珍贵的收获之一”(郑智);“在哈佛的学习时光可以用纯粹二字形容,每天在实验室和图书馆和常去的餐馆之间来来回回,令人真切地感受到一种单纯而美好的探索之感,其中的意义感和成就感是难以磨灭的。这段美好而充实的经历对于我将是一生的重要回忆”(肖子燕);“西雅图人的眼光是长远的。创新并不意味着任何一个新想法都要受到支持,这个想法首先必须是有前景的,并且要从骨子里就与众不同。这座城市的本身便传达出了创新的精糙:用沉稳去找准时代的脉搏,再用一丝浪漫去跳出常规,发现新的天地”(吴钟灵);“什么是全球胜任力呢?我个人以为,除了跳脱出猎奇心态和刻板印象、真正去理解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做一个与邻为善的全球公民这一基础以外,我们作为青年一代应该去思考影响整个人类社会而不仅仗是一国以内的重大问题,并最好能够为这些问题的解答贡献自己的智慧;这在当下这个强调科技进步的时代——科技是无国界的——无疑具有重大意义”(股乐天)。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思想一旦被赋予翅膀,便可企及前所未有的高度和深度。同学们细心敏锐的观察和发自内心的感悟,是他们走出国门,叩问东西的第一步,虽然稚嫩,但却鲜活踏实,其高度和跨度预示着今后发展和飞跃的高度和跨度。无论是一所大学、一座城市,还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虽然只是同学们跨界旅行的一个个驿站,但对每位新雅人而言,新雅岁月的跨语际、跨文化和跨文明游走却是一段抹不去的共同体记忆。随着异国他乡的流光溢彩在机翼后方疾速远去,同学们对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便进入新的航程。对每位同学而言,在将自己的所观、所感、所思诉诸笔端,并化为超越自我、砥砺前行的动力的那一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书写大学,创造价值,由新而雅,由通而专,由新雅而远方的万里征程便再度鸣笛启航了。
借此机会,衷心感谢牛津大学新学院、圣彼得学院、贝利奥尔学院、莫顿学院、摄政学院、彭布罗克学院、三一学院、罗德奖学金基金会、伦敦政治经济学院(LSE)语言中心、LSE100教学团队、雅典大学校长办公室以及清华大学国际交流合作处、清华大学学生全球胜任力发展指导中心、清华大学共青团委、清华大学新雅书院CDIE.教学团队等中外机构及其所有同道同行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本书封面由清华美院校友于妙设计,封面绘画《小城科莱沃》由清华美院教授、新雅书院首批通识课程“艺术的启示”任课教师李睦老师创作,在此一并致以衷心的感谢。
谨以此序致敬我亲爱的妈妈高明女士,母亲对我工作的全力支持和悉心帮助将永记心间,天长地久。
曹 莉
2022年2月于清华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