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托举的力量:给孩子应对未来的底气
》
售價:NT$
305.0

《
万有引力书系 长辈的故事 一部映照20世纪华夏大地栉风沐雨的家族记忆史 两大家族的命运沉浮 一个民族的百年变局 留下长辈的故事 比留下他们
》
售價:NT$
449.0

《
融夏(全2册)
》
售價:NT$
336.0

《
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始末
》
售價:NT$
602.0

《
新编时装裁剪纸样与打板实例
》
售價:NT$
403.0

《
明清经济史研究
》
售價:NT$
245.0

《
中国近百年史
》
售價:NT$
199.0

《
最好的告别: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
售價:NT$
561.0
|
編輯推薦: |
·巫鸿美术史文集第七卷,串联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收录2019—2021年论文与讲稿,涵盖绘画、雕塑、墓葬美术、宗教美术、摄影研究等方面,多篇文章为中文首次发表。
熔六国兵器铸成的巨型十二金人立于咸阳宫前,象征一统天下;接近真人大小的陶墓俑组成庞大的地下军队,在镜像的地下帝国中穆然等待;实物一半尺度的铜车马精巧非凡,车头朝向西方,载着秦始皇缩小的灵魂去往昆仑仙境。
建造于同一时期的三种不同尺度的雕塑——巨型、真人大小和微型,首次呈现于一个互相指涉的体系中,综合了先秦中国及外部的不同雕塑传统,在形式、材质和空间位置上呈现出互补关系。由此,“尺度”在构思设计雕塑时起到了前所未见的作用,引导研究者去思索其背后的意图和历史原因。
|
內容簡介: |
“巫鸿美术史文集”是芝加哥大学巫鸿教授中国美术研究成果的全面集成,编年汇集了巫鸿几乎所有古代中国美术史的论文和未发表讲稿,串联四十年学术历程中散落的明珠,透视学者思维发展成熟的脉络。
本书是巫鸿美术史文集的第七卷,收录作者2019年至2021年的12篇论文与讲稿,内容涵盖绘画、雕塑、墓葬美术、宗教美术、摄影等方面,从尺度、空间、媒材、作品细读、身份认同等角度展开对雕塑、山水画、莫高窟、肖像画等内容的探讨,见解独到且具有研究方法上的启发性。
|
關於作者: |
巫鸿(Wu Hung),著名美术史家、批评家、策展人,芝加哥大学教授。
196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学习。1972—1978年任职于故宫博物院书画组、金石组。1978年重返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攻读硕士学位。1980—1987年就读于哈佛大学,获美术史与人类学双重博士学位。随即在哈佛大学美术史系任教,于1994年获终身教授职位,同年受聘主持芝加哥大学亚洲艺术教学,执“斯德本特殊贡献教授”讲席。2002年建立东亚艺术研究中心并任主任,兼任该校斯马特美术馆顾问策展人。2008年被遴选为美国国家文理学院终身院士,并获美国大学艺术学会美术史教学特殊贡献奖,2016年获选为英国牛津大学斯莱德讲座教授,2018年获选为美国大学艺术学会杰出学者,2019年获选为美国国家美术馆梅隆讲座学者,并获得哈佛大学荣誉艺术博士。成为大陆赴美学者获得这些荣誉的第一人。
|
目錄:
|
87 重写“女性题材绘画”的历史
88 表现与自我表现——青楼绘画中的“我”与“ 她∕他”
89 中山王厝墓九鼎考辨——对“考古材料”与“考古证据”的反思
90 思考尺度——始皇帝的雕塑大业
91 “石窟研究”美术史方法论提案——以敦煌莫高窟为例
92 重返作品——绢本《平安春信图》的创作及其他
93 研究中国古代宗教美术的一些心得
94 创造山野——自然图像的诞生
95 唐代“挂画”和画幛的考古证据——兼谈挂轴的起源
96 唐墓中的“拟山水画”——兼谈绘画史与墓葬美术的综合研究
97 作为“ 我像”(I-Portrait)的题词影楼肖像——在20世纪初的中国呈现新的自我
98 摄影研究与艺术史——《摄影与东亚艺术》导论
本卷所收论文出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