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王朝的崩溃(揭秘17个朝代的毁灭时刻,一本书读懂五千年中华史的奥秘)
》
售價:NT$
398.0

《
劳动力市场中反垄断的缺席
》
售價:NT$
281.0

《
财富与周期:宏观经济第一课
》
售價:NT$
454.0

《
托举的力量:给孩子应对未来的底气
》
售價:NT$
305.0

《
万有引力书系 长辈的故事 一部映照20世纪华夏大地栉风沐雨的家族记忆史 两大家族的命运沉浮 一个民族的百年变局 留下长辈的故事 比留下他们
》
售價:NT$
449.0

《
融夏(全2册)
》
售價:NT$
336.0

《
庚子国变-八国联军侵华始末
》
售價:NT$
602.0

《
新编时装裁剪纸样与打板实例
》
售價:NT$
403.0
|
編輯推薦: |
一本奇书。文论铺排不按套路,却非常清晰。中外文献信手拈来,帮助推论,又不影响文气。融合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娴熟运用最合用的分析工具。是专业书,也是散文集。不教学术写作,但乃上乘法学论证范例。
——张永健,康乃尔大学法学院Clarke讲席教授
本书从微观—宏观层面论及信息隐私,以个案和具体法律问题切入,充分结合社会科学理论框架,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在21世纪中国如何理解信息隐私的丰富画卷。读者学到的将不只是问题层次的复杂性,更将惊叹于作者缜密的说理和意料之外的结论。这都使本书成为该领域研究最值得推荐的书。
——胡凌,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在数字时代,我们究竟应该如何理解和保护隐私?戴昕教授的《信息隐私》一书,基于法学与社会科学的交叉视角,立足中国实践并结合一般理论与比较研究,对信息隐私进行了整全的、实质性的剖析。这本书值得任何生活在数字社会中的人阅读,无论是法律人还是非法律人,无论是学者还是非学者。
——刘晗,清华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
在精耕细作的现代性学术体制中,法律学术同行突出强调法律概念的精准定义、法律体系的融贯梳理和法律现象的有序分类。但如何在此基础上避免止步于甚至沉醉
|
內容簡介: |
现实世界中,特别是在专业研究领域之外的公众生活经验中,数字通讯、互联网、新媒体乃至各类应用的出现、普及和不断迭代,以及相关争议和困扰的层出不穷,是“信息”作为法治议题受到特别关注的基础。本书从微观—宏观层面结合隐私保护、数据产权、声誉修复和科技伦理等前沿疑难法律问题,以个案和具体法律问题切入,充分结合经济学、社会学、哲学,娴熟运用最合用的分析工具和社会科学理论框架,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在21世纪中国如何理解信息隐私的丰富画卷,并实现了真正有解释力、有启发性的理论化。这本书值得任何生活在数字社会中的人阅读。
|
關於作者: |
戴昕 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长聘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获北京大学法学学士学位和法学双学士(社会学专业)学位、美国杜克大学法律博士(J.D)学位、美国芝加哥大学法学博士(J.S.D)学位。曾于美国谢尔曼·思特灵律师事务所纽约和香港办公室任专职律师,并曾于中国海洋大学法学院任教。研究和教学领域包括法理学、法律经济分析、信息隐私法、数据化公共治理、比较法等。发表中英文学术文字四十余篇,获国内外科研教学奖励若干。兴趣驳杂,六经注我,好读书不求甚解,谈学问最怕无聊。
|
目錄:
|
导论超越定义,不求分类
第一编隐私:多元规制与社会规范
第一章公众人物隐私:基于多元规制的分析框架
杨女士、杨女士和杨女士
“类型化”加“平衡论”?
隐私保护的实质分析:分配视角下的福利影响
多元规制
多元规制视角下的隐私保护
与普通人何干?
小结
第二章隐私规范:“看破不说破”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非礼勿视”“非礼勿言”与“看破不说破”
隐私规范的价值基础
局限与边界
从社会规范到法律
小结
第二编数据:经济结构与法律关系
第三章数据隐私的法律经济学:议题维度的展开与转进
个体权益维度的经济分析
企业竞争维度的经济分析
生产关系维度的经济分析
论题转向:机制设计
小结
第四章数据“确权”?
数据法形式主义
数据不是石油
到底什么是“界权”
一个例子:基于“安全港”规则的数据界权
小结
第五章关系界权
权利作为关系
个体权益维度的关系界权
企业竞争维度的关系界权
公共数据体制的界权
小结
第三编声誉:私人处遇与社会信用
第六章声誉机制:损害与修复
“好名声乃命中至宝”
声誉利益与声誉损害
“声誉修复”
声誉信息的修复机制
声誉修复的当代场景:“信用修复”
小结
第七章社会信用与声誉国家
如何理解“社会信用体系”
自由主义叙事:“法治分散”
国家主义叙事:“德治集中”
发展和现代化叙事:“规制强化”
张力与演进:从“黑名单”到“智慧城市”
作为“数据宪制”的社会信用立法
小结
后记
致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