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1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2023年05月出版新書

2023年04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批判哲学的批判 - 康德述评

書城自編碼: 398288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哲學/宗教哲學
作 者: [中国台湾]李泽厚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59674098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 2024-05-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28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4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共赢——商业生态与平台战略
《 共赢——商业生态与平台战略 》

售價:NT$ 359.0
如何配置全球资产
《 如何配置全球资产 》

售價:NT$ 442.0
暗黑历史书系·欧洲的国王和女王(疯狂、疾病和丑闻,欧洲王室历史上的黑暗篇章)
《 暗黑历史书系·欧洲的国王和女王(疯狂、疾病和丑闻,欧洲王室历史上的黑暗篇章) 》

售價:NT$ 510.0
海外中国研究·纠纷与秩序:徽州文书中的明朝(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 海外中国研究·纠纷与秩序:徽州文书中的明朝(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

售價:NT$ 510.0
海外中国研究·寻找六边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 海外中国研究·寻找六边形: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海外中国研究丛书精选版第四辑) 》

售價:NT$ 354.0
创业股权融资地图:安全引入投资人    何青阳
《 创业股权融资地图:安全引入投资人 何青阳 》

售價:NT$ 463.0
罗斯福总统夫人回忆录
《 罗斯福总统夫人回忆录 》

售價:NT$ 510.0
中世纪史诗与浪漫主义
《 中世纪史诗与浪漫主义 》

售價:NT$ 510.0

編輯推薦:
真正仰望星空的人,一定会去读康德!李泽厚经典力作,给普通读者的康德哲学入门指南!
★常销45年,一版再版,好评如潮!
★被看作是“有关康德哲学的最佳中文著作”!
★是当代中国最重要的思想者李泽厚给中文读者的康德哲学指南,国内第一本全面、通俗论述康德哲学的作品,也是一代人的哲学启蒙!
★这本书是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展现,书中李泽厚对康德的美学思想进行了评述,认为康德的“人是什么”的真正答案在美学。
★再版全新呈现,视觉设计更新、版式迭代、文本修订!
內容簡介:
本书被看作是有关康德哲学的最佳中文著作,因为书中扫除了陈陈相因的论调模式,既论述了康德先验论在哲学史上的枢纽意义,也谈论了认识论(真)、伦理学(善)、美学和目的论(美)三大领域中的主要哲学问题究竟何在。
本书从一个中国哲学家的视角来探讨康德哲学,创造性地将儒学、马克思主义和康德哲学结合起来。运用实践观点对上述问题逐一予以具体剖析,进而申说其本人的哲学,并强调使用和制造工具是人类社会的根基,以“人类如何可能”回应了康德的著名课题。
關於作者:
李泽厚(1930—2021)
中国当代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思想家。湖南长沙人,195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巴黎国际哲学院院士、美国科罗拉多学院荣誉人文学博士。其研究涉及美学、伦理学、康德哲学、中国思想史等诸多领域,代表作包括《批判哲学的批判》《美的历程》《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国近代思想史论》《中国现代思想史论》《哲学纲要》等。
目錄
第一章 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
一 时代背景、社会根源和政治倾向
二 思想资料
三 牛顿和卢梭的决定性影响
四 前批判期
五 “使各种相互对立的哲学派别结合在一个体系中”(列宁)
六 关于“回到康德”的现代思潮
第二章 认识论(一):问题的提出
一 所谓“批判哲学”
二 “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三 二元论和唯心主义
四 “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
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列宁)
五 “综合”是改造对象
六 关于数学的本质
第三章 认识论(二):空间与时间
一 时、空是所谓“感性直观形式”
二 “经验的实在性”和“先验的观念性”
三 现代西方哲学批判康德的时空观
四 “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恩格斯)
第四章 认识论(三):范畴
一 范畴作为“知性纯粹概念”
二 “先验构架”
三 “知性的先验原理”
四 自然科学因果性理论中的康德主义
五 “必然性的证明是在人类活动中,在实验中,在劳动中”(恩格斯)
第五章 认识论(四):“自我意识”
一 “自我意识”是康德认识论的核心
二 “主观演绎”
三 “客观演绎”
四 “自我意识”与“对象意识”的相互依存
五 康德反对“自我”心灵实体
六 黑格尔的“自我意识”
七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
八 “哥白尼式的革命”
第六章 认识论(五):“二律背反”
一 “先验幻相”与辩证法
二 四个“二律背反”
三 “不能避免矛盾”(恩格斯)
四 四个“二律背反”的特殊性
第七章 认识论(六):“物自体”
一 “物自体”作为感性的来源
二 “物自体”作为认识的界限
三 “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马克思)
四 “物自体”作为理性的理念
五 由认识论到伦理学
第八章 伦理学(上):道德律令
一 反对经验论幸福主义
二 “普遍的立法形式”
三 “人是目的”
四 “意志自律”
五 “康德只谈善的意志”(马克思、恩格斯)
六 善恶概念与道德感情
第九章 伦理学(下):宗教、政治、历史观点
一 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与“至善”
二 宗教观点
三 法权、政治观点
四 历史理念
五 善被理解为人的实践(列宁)
六 社会理论领域中的康德主义倾向
第十章 美学与目的论
一 《判断力批判》
二 “美的分析”
三 “崇高的分析”
四 “美的理想”“审美理念”与艺术
五 有机体组织
六 机械论与目的论的“二律背反”
七 人是自然的“最后目的”
八 “人是依照美的尺度来生产的”(马克思)
后记
再版后记
內容試閱
内容提要
一、思想来源和发展过程
1.“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如果说《纯粹理性批判》的文体有如康德的单调生活,那么其内容却反映了整个时代。
2. 康德的政治态度:主张共和政体,要求“笔的自由”,反对暴力革命。参看75。
3. 康德与前康德哲学的关系。牛顿(科学)与卢梭(民主)才是影响康德最大的两个人。
4. 十八世纪五十年代的康德。自然科学论著具有哲学家的特征:重视方法论、整体观点和理论概括。《自然通史和天体论》等著作。
5. 十八世纪六十年代的康德。苦恼和纠缠于科学与宗教、形而上学的关系等问题,经验论的倾向。《负数概念引入哲学》等著作。由自然科学的一般探讨日益转向哲学基本理论。
6.“二律背反”把康德从“独断论的迷梦中唤醒”。从就职论文到三大批判。
7. 德国资产阶级文化巨人的双重性特色。康德与歌德。
8. 研究康德的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不仅是革命学说,而且也是建设理论。要研究有关精神文明的人类主体性的文化—心理建构问题。
二、认识论(一):问题的提出
9.《纯粹理性批判》一书的形式结构。它的术语、用词的多义性与思想内在矛盾有关。“凑合说”和“一贯论”都是片面的。
10. 所谓“批判哲学”的含义:反对独断论和怀疑论,把研究人的认识形式作为哲学的中心,提出人的认识有界限范围以区分科学与宗教。
11. 作为“批判哲学”主题的“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其实际含义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科学真理如何可能”。康德的二元论的回答。
12. 所谓普遍必然与一定社会、时代的实践水平有关。普遍必然性在一定意义上是客观社会性的表现。应从社会实践、工艺科技水平而非仅仅从感知经验或语言来研究认识的本质和发展。
13.“分析”与“综合”的划分。“综合”在康德认识论中有特别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关于两种方法的提法。
14.“综合”之所以比“分析”更重要,在于它的根源与实践活动有关。“综合”是“吃掉对象,消化对象”。
15. 罗素等人把数学归结为分析是不对的。为康德所突出的数学的本质是一个深刻的哲学问题,数学充分地体现了人的认识能动性,它的原始根源是操作活动的内化。哥德尔。皮亚杰。
16. 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论批判康德,正是要研究认识能动性和智力形式结构。
三、认识论(二):空间与时间
17. 康德的“先验感性论”:主体具有的感性直观形式与外界提供的感性材料相结合,形成感性经验。
18. 康德反对莱布尼茨和牛顿的时空观,认为时、空不是客观存在,不是知性概念。康德的几个时、空“阐明”。
19. 康德所谓时、空的“经验实在性”:时、空与声、色、香、味、暖不同, 不是个体的主观感知, 而具有经验中的客观性。
20. 康德所谓时、空的“先验观念性”:时、空与变化、运动不同,不是事物的性质形态,而是主体的先验感性形式。
21. 罗素对康德时空观的批驳:认为时、空与声、色并无不同,把康德拉向贝克莱。
22. 工艺在社会实践中的决定意义。从洛克区分第一、第二性质到康德提出时、空的普遍必然,实际都受工艺科技的时代水平的制约。
23. 实践、数学、时空与社会(巫术礼仪的原始重要性)。形式化、非欧几何并不推翻数学与感性时、空在根源上的联系。“内化”与“积淀”。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