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朋党之争与北宋政治·大学问
》
售價:NT$
454.0
《
甲骨文丛书·波斯的中古时代(1040-1797年)
》
售價:NT$
403.0
《
以爱为名的支配
》
售價:NT$
286.0
《
台风天(大吴作品,每一种生活都有被看见的意义)
》
售價:NT$
245.0
《
打好你手里的牌(斯多葛主义+现代认知疗法,提升当代人的心理韧性!)
》
售價:NT$
301.0
《
新时代硬道理 广东寻路高质量发展
》
售價:NT$
352.0
《
6S精益管理实战(精装版)
》
售價:NT$
458.0
《
异域回声——晚近海外汉学之文史互动研究
》
售價:NT$
500.0
|
內容簡介: |
《太空作战概论》围绕太空安全这一重大现实问题主要探索了新时代有关太空作战的力量建设、武器装备发展、作战指挥机制构设、太空作战样式、战法创新等问题力求从基础理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未来太空作战发展的趋势上,给出具有理论的指导性、实践的操作性、发展趋势的前瞻性的回答与阐释。太空安全关乎国防安全,国防安全直接影响国家安全,太空作战理论研究不仅仅是作战问题研究,其核心要义是太空安全、国防安全和国家安全。本书旨在对提升全民太空安全意识、深化太空作战理论研究、推动我军太空力量建设的快速发展等,做出有益的理论探讨。
|
關於作者: |
姜连举,1958 年出生,1976年人伍,研究生学历。曾任军事科学院非战争军事行动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空间法学会理事,学科带头人。从事专业军事理论研究二十多年,重点研究与太空和网络领域相关的军事理论。两次获全军科学技术人才类岗位津贴,四次荣立三等功。撰写、主编专著十四部,获得全军科技进步奖、军事科研奖等奖项三十多项。
|
目錄:
|
第一章 绪论 / 1
第一节 太空作战基本概念 / 2
第二节 太空作战的基本特征 / 9
第三节 太空作战的基本原则 / 22
第四节 太空作战对战争的主要影响 / 28
第二章 太空作战理论 / 37
第一节 太空作战理论的形成 / 37
第二节 太空作战理论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内容 / 42
第三节 太空作战理论的重要意义 / 44
第四节 太空作战理论的基本特征 / 49
第五节 太空作战理论的分类 / 54
第六节 太空作战理论与其他军事理论的关系 / 58
第七节 太空作战理论研究原则及方法 / 61
第三章 太空作战力量 / 66
第一节 太空作战力量基本特点 / 66
第二节 太空作战力量构成 / 69
第三节 太空作战力量的主要任务 / 80
第四节 太空作战力量的地位作用 / 83
第五节 太空作战力量的运用 / 86
第四章 太空作战样式 / 97
第一节 太空威慑作战 / 98
第二节 太空封锁作战 / 109
第三节 太空进攻作战 / 119
第四节 太空防御作战 / 127
第五节 太空信息支援保障作战 / 136
第五章 太空作战指挥 / 144
第一节 太空作战指挥的本质与要素 / 144
第二节 太空作战指挥的特点与原则 / 151
第三节 太空作战指挥体系 / 158
第四节 太空作战指挥活动 / 163
第五节 太空作战指挥方式 / 173
第六章 太空作战武器装备与技术 / 181
第一节 太空作战武器装备的特征 / 182
第二节 太空作战武器装备种类 / 187
第三节 太空作战技术 / 222
第七章 太空作战实践运用 / 231
第一节 太空作战实践运用的主要标志 / 232
第二节 太空作战实践运用的历程 / 234
第三节 太空作战实践运用的主要特点 / 248
第八章 太空作战发展趋势 / 261
第一节 太空作战理论发展趋势 / 261
第二节 太空作战力量的发展趋势 / 265
第三节 太空作战样式的发展趋势 / 268
第四节 太空作战指挥的发展趋势 / 272
第五节 太空作战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 / 276
后记 / 283
主要参考文献 / 284
|
內容試閱:
|
第一章 绪论
如果说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条长河,那么对抗博弈就是涌动在这条长河里的不息浪花,这朵浪花是推动历史前行、牵引社会发展的重要要素。当人类活动的足迹跨入一个全新时代、进入一个崭新空间、探索一个未知领域的时候,对抗博弈不仅与之同行,而常常在其前行发展过程中,不断演绎为激烈的军事角逐。世界发展到各种先进技术飞速猛进的今天,这种对抗角逐已经进入一个全新阶段,对抗的利刃上无不烙着军事印迹,太空领域正在成为军事逐利的新维战场,太空作战已经演绎成信息化战争的新样式。近期发生在人们眼前的多场局部战争表明: 谁是太空军事力量的强者,谁就是战场争锋的王者;太空优势在谁手中,作战的胜算就在谁囊中;谁具有作战的制天权,谁就握有战争主动权;有“天”支持能取胜,无“天”保障打不赢。
20世纪后半叶,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引领人类步入崭新的太空时代,围绕太空主动权的争夺也随之而来。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前总统肯尼迪就明确指出:“争夺宇宙霸权是未来10年的主要内容。哪一个国家能控制宇宙,它就能控制地球。”此后几十年间,世界主要大国围绕“天”这个战略核心,展开了太空资源开发利用、军事航天技术、太空军事理论、太空作战运用等重大问题的研究与探索。随着太空军事化脚步不断加快,竞争日益激烈,太空对抗的帷幕就此拉开。太空作战力量、太空作战指挥、太空信息系统、太空武器装备等诸多内容,正在逐步演绎为信息化战争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同时,也正在成为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的重要基础支撑。
虽然和平利用太空成为国际共识,但是围绕争夺太空军事优势的脚步却一刻也没有停止。以美国为首的世界军事大国和航天强国,把开展太空作战已经列为未来战争的主要研究领域,以此牵引作战力量、武器装备、作战样式、作战理论等的快速建设和创新发展。当下的太空作战,不再是战争舞台上悄然演出的“新童话”,已经成为现代战争频繁上演的“常态剧”。太空作战走向前台并贯穿于作战全过程,正由单一太空信息支援样式向复杂的太空对抗作战发展,并不断渗透到作战的各个重要环节,对战争胜负发挥着决定性作用。
第一节 太空作战基本概念
太空作战亦称空间作战,由于太空作战与网络电磁空间作战容易造成学术理解上的混淆,所以现在一般都将空间作战统称为太空作战。太空作战的基本概念是由两个词组成,一个是“太空”,另一个是“作战”。这两个词意不同的词构成的“太空作战”,已经成为如今研究现代信息化战争的热点主题词。研究太空作战,必须把太空作战的基本概念理清楚,从基本定义、内涵、外延入手,重点搞清与太空作战相关的各种基本要素,及其在现代战争中所发挥的作用等重点学术问题。
一、 太空的基本概念在对事物经过细致的观察、认真的辨析、缜密的思考之后,方能使人得到准确反映事物的抽象化概念。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提出:“任何理论必须首先澄清杂乱的、可以说是混淆不清的概念和观念。只有对名称和概念有了共同的理解,才可能清楚并顺利地研究问题,才能同读者经常站在同一立足点。如果不精确地确定它们的概念,就不可能透彻地理解它们内在的规律和相互关系。”因此,研究太空作战,必须首先把太空的基本概念弄明白,以此深化对太空作战概念的认识,从理论上有层次地推进对太空作战的深入理解和研究。
搞清太空的基本概念,首先要厘清什么是太空空间、空中和临近空间等相关概念。“天”与“空”,是两种不同的空间表述,代表着不同的空间领域,也有其不同的空间划分界定和内容要义。人们通常把太空空间称为天,与天相关的一些重要技术活动,学术和理论上称为航天,进一步解释航天可理解为“载人、不载人的航天器在地球大气层外的航行活动”。由此可见,航天的“天”,是指地球大气层外的太空空间。“空”是指地球大气层内的空间,飞机只能在大气层内飞行,所以叫航空。早在1960年,“国际航空联合会”在巴塞罗那开会时,就规定100千米的高度为大气层的上界,并被航天界和航空界广泛接受。所以,人们把大气层之外距地球海平面100千米以上的广阔宇宙空间,称为“空间”,也常称为“太空”“外空”,简称“天”,并区分为三类: 距地球表面100~40000千米为近地空间,40000~384000千米为远地空间,384000千米以上为星际空间。当前,人类对空间的利用,尤其是军事利用,还主要是在近地空间。
明晰太空的概念,还必须了解什么是大气层。大气层又称大气圈,为地质学专业术语,指因地球重力作用而围绕地球外表面的气体层。其主要成分为氮气占78.1%,氧气占20.9%,另含氩气0.93%、少量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气。大气层高度越高,其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最高限度可达16000千米。大气层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散逸层。
对流层: 指自地球海平面至18千米高度范围内的大气层。75%的空气集中在地表至10千米的高度范围内。对流层大气对流明显,受地球影响大,云、雾、雨等自然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平流层: 指高度18~55千米范围内的大气层。平流层又称同温层,在对流层顶部至30千米高度区间,其温度均在-55℃左右。平流层内基本没有水汽,气流主要表现为水平方向运动,对流现象较少,适合飞机飞行。在高度20~30千米范围内,氧分子受太阳照射紫外线作用形成臭氧层。
中间层: 指高度55~85千米范围内的大气层。该层空气对流强烈。在60~90千米高度会产生一个只有在白天出现的电离层。电离层存在相当数量的自由电子和离子,能影响电磁波的传播。
热层: 指中间层顶端区域至距地球表面800千米距离的区域。热层以外空间成为散逸层。
大气在平流层以外就已经非常稀薄了。在距离地球海平面80千米的高度,大气的密度为地球表面空气的万分之一。当距地球海平面高度达到960千米时,大气含量为地表的万亿分之一,近似真空。在距地球海平面100千米以上的区域大气非常稀薄,大气阻力近似为零,因此,在该空域飞行的飞机就失去了升力,相应的空气动力舵也失效,飞机无法在该空间飞行。而距离地球海平面100千米却是飞行器绕地球飞行的最低高度。
临近空间亦属于太空空间领域,又称近太空、近空间、空天过渡区等,通常是指现有飞机飞行的最高高度(约20千米)和卫星运行轨道的最低高度(约100千米)之间的空域,主要包括大部分大气平流层区域、全部大气中间层区域和部分大气热层区域。需要明确的是,临近空间不是太空,临近空间空气稀薄,温度变化大,大气压低,臭氧层臭氧浓度高,太阳辐射强。20~24千米平均风速最小。临近空间是万有引力定律和开普勒定律共同作用的区间,即遵循万有引力的航空飞行器和遵循开普勒定律的航天飞行器均不能在其空间自由机动。虽然这一空间对飞机来说高度太高,对卫星来说高度又太低,不能满足卫星运动的轨道要求,但却又极具战略价值。因此,目前已经成为各国争夺的焦点。由于作战需要和技术装备的发展,临近空间渐成太空作战的重要领域。临近空间在军事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过去对于临近空间在作战领域提及的比较少,近年来,不仅临近空间的概念成为学术领域的流行词,频频见于各类学术报纸、杂志和其他媒体,而且在军事运用领域也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如今各航天强国正在加紧研制临近空间飞行器,临近空间的军事作战装备研发与运用也越来越走入实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