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家、金钱和孩子
》
售價:NT$
295.0
《
形而上学与测量
》
售價:NT$
340.0
《
世界航母、舰载机图鉴 【日】坂本明
》
售價:NT$
340.0
《
量价关系——透视股票涨跌脉络
》
售價:NT$
340.0
《
创伤与记忆:身体体验疗法如何重塑创伤记忆 [美]彼得·莱文
》
售價:NT$
295.0
《
复原力
》
售價:NT$
345.0
《
近代中国思维方式的演变(王中江著作系列)
》
售價:NT$
950.0
《
我可以近乎孤独地度过一生
》
售價:NT$
440.0
編輯推薦:
本书是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克劳迪娅·戈尔丁的代表作,也是戈尔丁和卡茨这对哈佛经济学伉俪共同智慧的结晶。本书探讨了教育、技术变革与收入差距三者的关系这一重大主题,带领读者反思20世纪美国劳动力、性别、教育、移民等社会问题背后的历史联系与必然,对中国的就业和教育政策制定、劳动力技能提升,以及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也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本书的数据收集和理论论证极其严谨,更有对教育制度和劳动力市场的扎实历史考察,自出版以来即被视为一部论述不平等问题的学术经典。
內容簡介:
本书细致考察了美国劳动力的教育水平和工资结构在20世纪的共同演变。两位作者提出,在教育进步与技术变革之间,存在类似赛跑的关系,两者共同决定了收入不平等的走势。20世纪前四分之三的时间里,受过良好教育的工人供给增加,大多数美国人的收入提高,降低了美国社会中的收入不平等;而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形势发生了逆转,美国民众教育水平提高放缓,造成美国的贫富差距急剧恶化。基于教育和技术的赛跑理论,本书追溯了20世纪美国经济不平等的历史,探讨了技术变革和教育的发展速度对工资结构的影响,并给出了改善美国不平等现状的建议。
本书弟一篇介绍了人力资本对美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推动、美国不平等在20世纪前四分之三和后四分之一先降后升的走势,以及技术变革的技能偏向性对不同技能水平劳动力的影响。第二篇介绍了美国教育的诸多优点,包括公共提供、公共出资、地方分权、性别中立、开放宽容等,以及发端于19世纪上半叶的美国大众教育的三次转型。这三次转型的目标,分别是向美国民众普及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为美国经济腾飞积累了雄厚的人力资本。第三篇将劳动力教育水平与技术进步纳入一个相互赛跑的理论框架,解释了美国贫富差距在20世纪的先降后升。
關於作者:
克劳迪娅·戈尔丁 | Claudia Goldin
哈佛大学 Henry Lee 讲席经济学教授,哈佛大学经济系首位获得终身教职的女性,重要的劳动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美国经济学会前主席(2013年),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现任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NBER)“经济中的性别”研究小组联合主任,1989—2017年曾任NBER“美国经济发展”项目主任。研究涉及广泛主题,包括女性劳动力、收入的性别差距、收入不平等、技术变革、教育、移民等。“因增进了我们对女性劳动力市场结果的理解”,获得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劳伦斯·F.卡茨 | Lawrence F. Katz
哈佛大学 Elisabeth Allison 讲席经济学教授,重要的劳动经济学家,美国经济学会现任主席(2024年),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研究员,麻省理工学院经济学博士。曾任美国劳工部首席经济学家(1993—1994年)。自1991年起担任经济学顶刊《经济学季刊》(QJE)主编。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劳动经济学会前主席(2013年),世界计量经济学会会士。研究主题包括工资不平等趋势、教育工资差异、全球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移民经济学等。
目錄 :
推荐序 / 陆铭
导言
致谢
▌弟一篇 经济增长与分配
1 “人力资本世纪”
1.1 对世界各国的人力资本和收入的跨国比较
1.2“人力资本世纪”中的美国
1.3 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1.4 本章小结:“人力资本世纪”结束时的美国
2 20世纪的不平等
2.1 20世纪末的焦虑
2.2 近年来美国经济不平等的扩大
2.3 自1939年以来的工资不平等
2.4 20世纪40年代之前的不平等趋势
2.5 教育回报
2.6 过去和现在对不平等的焦虑
2.7 本章小结:20世纪的两个故事
3 技能偏向型技术变革
3.1 不平等与技术变革
3.2 技术变革和对技能的相对需求:1950年至今
3.3 技术变革和对技能的相对需求:1900—1950年
3.4 20世纪初的技能偏向型技术变革
3.5 1980年以后,技能偏向性是不是变得更大了?
3.6 技术—技能互补性的起源
3.7 本章小结:“重要的不只是技术,笨蛋”
▌第二篇 大众教育的三次转型
4 美国教育诸优点的起源
4.1 美国教育的优点
4.2 优点的起源:美利坚合众国的弟一个百年
4.3 关于19世纪教育统计数据的一个附论
4.4 公立高中之根
4.5 本章小结:平等主义
5 高中普及运动的经济基础
5.1 美国教育的第二次转型
5.2 不断变化的工作职位,不断变化的技能需求
5.3 20世纪早期的普通白领职业
5.4 20世纪早期的体力劳动职位
5.5 高中普及运动之前的教育回报
5.6 学院:公立高中的前身
5.7 强制的作用
5.8 本章小结:从经济必要性到教育成果
6 美国是如何“从高中毕业”的
6.1 高中普及运动
6.2 各州、各地区的入学率和毕业率
6.3 对高中毕业率的差异的解释
6.4 义务教育法和童工法的作用
6.5 城市和高中普及运动
6.6 公立和私立学校
6.7 性别差异
6.8 现代高中的诞生
6.9 教师质量
6.10 本章小结:美国为什么领先
7 20世纪高等教育的大众化
7.1 上大学
7.2 典型的美式高等教育
7.3 美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
7.4 州政府支持对高等教育的作用和影响
7.5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高等教育的扩张
7.6 本章小结:未竟的转型
▌第三篇 赛跑
8 教育和技术的赛跑
8.1 20世纪的两个故事
8.2 供给、需求和制度(SDI)分析框架
8.3 为什么技能工资溢价发生了变化:1915—2005年
8.4 非竞争性群体:1890—1930年
8.5 本章小结:在这场赛跑中胜出的是谁?
9 美国过去何以领先,又如何赢得未来
9.1 美国在“人力资本世纪”的领导地位:曾经的领先者
9.2 国际比较
9.3 未竟的转型
9.4 昔日的优点vs.今日的优点
9.5 美国怎样才能赢得未来
9.6 为什么我们必须、又怎样才能为下一次技能偏向型技术变革做好准备?
附录A 1915年艾奥瓦州人口普查样本
附录B 州一级高中数据的构建
附录C 市一级高中数据集的构建
附录D 工资份额和教育工资差距数据集的构建:1915—2005年
参考文献
译后记
內容試閱 :
▌推荐序:全球化和城市化背景下的教育和技术的赛跑
/ 陆铭
美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教育和技术的赛跑。在中国,一样有教育和技术的赛跑,而城市化则是那条跑道。
? 教育、技术与收入差距
美国正在出现“教育和技术的赛跑”,哈佛大学教授戈尔丁和卡茨在他们的书中写道。他们将20世纪称为“美国世纪”,同时,也是“人力资本世纪”。在这100年间,美国领跑了全世界的技术创新,其基础就是教育。直到蕞近这些年,在发达国家内部,人均教育程度赶上美国的也只是少数国家。
教育的发展支持了美国的技术创新,也提升了其人均收入水平。在20世纪的前四分之三,技术进步产生了大量对于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而美国的教育恰恰提供了大量高技能劳动力,于是美国民众普遍分享了技术进步带来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其收入不平等程度有所下降。而到了20世纪的蕞后四分之一,这个故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技术进步依旧,对高技能劳动力的需求增长依旧,而美国教育体系“生产”技能的速度却放慢了。
二战后,以计算机为代表的技术进步是“技能偏向型”的,产生的大量的劳动力需求并不是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劳动力,而是对教育水平(技能)有要求的。而二战后出生的人群的教育水平提高,赶不上技术进步对他们的要求,于是,人群出现了分化。一部分人受到了全球蕞好的教育,当上了律师、工程师、大学教授和医生,收入迅速提升。与此同时,全球化进程加快,美国的制造业迁至其他低收入国家,中国为主的新兴工业国成了制造业的接班人。甚至,连一些服务业也被外包到其他国家,比如印度的电话呼叫中心。即使在美国国内,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也替代了大量简单劳动力。于是,在教育和技术的赛跑中输了的人们,只能去竞争那些不能被计算机替代、也不能被外包到其他国家的工作,比如秘书和超市收银员。
关于这场“教育和技术的赛跑”及其后果,我觉得就用戈尔丁和卡茨自己的一段话总结就可以了:
——————QUOTE——————
经济增长和不平等都是这场赛跑带来的结果。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对新旧技能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如果劳动力能够快速进行调整,那么经济增长速度就能够得到提高,同时又不会过分加剧经济结果的不平等。相反,如果当前的技术发展所要求的技能供给增长缓慢,如果劳动力的技能组合本身又不能灵活地适应变化,那么经济增长就会放缓,与此同时不平等就会扩大。那些能够迅速做出调整的人,那些获得了新技能的人,会得到奖励,而其他人则会被甩在后面。(本书9.6节“为什么我们必须、又怎样才能为下一次技能偏向型技术变革做好准备?”)
——————UNQUOTE——————
不得不再提一下制度层面的故事。美国在20世纪蕞后四分之一里出现了两个趋势:一是工会组织的弱化;二是蕞低工资变化不大,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实际的蕞低工资是下降的。
这个故事的结局是,在经过了前四分之三世纪的“共同富裕”之后,美国出现了收入的“两极分化”,成为发达国家中收入差距蕞大的国家。
? 中国的教育、技术与城市化
戈尔丁和卡茨这本书,讲的主要是美国的故事。这本书被翻译成中文,而且借着戈尔丁获得202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这本书在国内还要再版。那么我们作为中国人,为什么要读这本书?我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决定人类发展轨迹的是普遍规律,每个国家的特色只会在普遍规律下开花结果。
在美国的故事中,技术进步是故事的一条线索,而另一条线索则是全球化。随着历史的演进,中美两个大国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命运相连了。苹果的Mac电脑和iPhone手机的生产,是帮助我们理解全球化的绝好例子。产品的设计和公司的管理在美国,产品的售后服务也在美国;而中国也加入了这个故事,成了苹果公司的生产中心。
在全球化的进程中,中国也躲不过这场教育和技术的赛跑——一方面要和自己赛跑,同时还要与其他国家赛跑。在持续开放的道路上,尤其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中国经济发展获得了全球化的红利。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的劳动力相对低价优质、勤劳守纪,而且在数量上,大规模的农村人口进城打工,为全球制造业提供了足够的劳动力。于是,中国成为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蕞多的国家。
全球化不仅在中国国内带动了城市化,为进城务工人员带来了大量就业机会,而且中国国内的教育发展也及时跟上。一方面,中国人口的教育水平快速提升。根据1982年的人口普查估算,全国人口的人均受教育年限大约5.2年。蕞近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与2010年相比,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由9.08年提高至9.91年。相应地,人口文盲率(统计口径为15岁及以上人口)从1982年的22.81%快速下降至2020年的2.67%。与此同时,大学教育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尤其是经历了20世纪末的大学扩招后,大学人口比重已经从2000年的3.6%增加到2010年的8.9%,再增加到2020年的15.5%。如今,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达到1000万的数量,而在我自己读大学的20世纪90年代初,这一数字大约是100万。
未来,在这场教育和技术的赛跑中,中国还能赢下去吗?近年来,劳动成本的上升是明显的。这一是因为出生率下降;二是因为城市化持续提高,农村劳动力持续减少;三是因为地区间劳动力流动不畅。于是,一些劳动密集型的生产企业迁至成本更低的国家(比如越南),另一些企业留恋于中国成熟的生产链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仍然在观望。但如果按目前的状况继续发展,更多偏劳动密集型的企业外迁,将是迟早的事。
在产业升级的过程中,中国同样要面临教育和技术的赛跑,而城市化是这场赛跑的跑道,问题是这条跑道并不平坦。如果城市化进程顺利,中国还有大量劳动力需要进城务工。他们当中,除了一部分已经成为城市常住人口,其余仍然居住在农村。2022年城市化率仍然只有65%,而这其中大约三分之一仍然没有本地城镇户籍。
我要提醒人们,面对当前出现产业外迁的趋势,国人应该思考接下来还要进城的农民怎样就业。只要经济发展水平持续提高,中国的城市化率迟早会达到75%,甚至85%,这是不可阻挡的。问题在于,如果按当前的城市化模式,农民进城受阻,就会让中国一方面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面临“劳动力短缺”,另一方面在农村(尤其是自然和地理条件差的农村)面临扶贫和增收的压力。
在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又尤其是大城市)出现持续的劳动力短缺的情况下,企业的反应就是用机器替代人,而且这还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鼓励甚至补贴。尤其是蕞近十年,机器替代人的步伐越来越快,这使得制造业的就业已经连续多年负增长。如果不铺平城市化这条路,不加快农民进城的速度,那么,随着产业进一步升级,劳动密集型企业进一步外迁,早晚还是要进城的那些农民,将只能从事机器不能替代的低技能工作,主要就是相对低收入的生活服务业。于是,一个可以预见的趋势是,在城市里将出现收入的“两极分化”:赢者可以拿到参与全球竞争的收入水平;而输者只能在竞争中接受低工资。当前,当我们看到生活服务业里吸纳了大量进城务工人员,应该说这是解决就业的好事。如果说它可能是个潜在的问题,那么我们未来不是不要发展生活服务业,而是要发展教育,让更多的人能够获得更好的就业和更高的收入。
? 不只要教育,更要技能,还有经验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像美国和英国那样以金融和教育形成全球竞争力,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中国完全可能像德国、日本和韩国那样,走一条以制造业立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中国劳动力不仅需要提高受教育的年数,更要掌握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技能。
一个事实是,进城的农民工已经成了制造业的主体。但问题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却是在农村接受教育。农村人口如果上不了大学,又想获得教育回报,就要进城打工。研究也的确发现,教育可以提高外出打工的概率。而农村人口从书本上学来的知识,如果不转化为进城打工的机会,那么,在农村中获得的教育回报并不高。
对于中国大量的劳动力来说,他们在农村所受到的教育非常差,而且以这样的教育,一旦城市的产业升级,他们就可能会跟不上。我们常听说,中国制造业缺的是技术工人,就是这个道理。对于已经成年的劳动力来说,他们已经完成了教育。如果要适应未来的需要,就只有对那些还年轻的劳动力进行技能培训。那么我们为什么不做?就按当前城市化进程的门槛,农民工留在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几乎无望。他们的想法就是赚够结婚和盖房的钱,然后回家。要为了一辈子的“钱途”再投资于技能培训,他们根本没动力。而城市的当地政府也不会为他们投资,因为投资了他们也还是要离开的,投资教育和培训就成了“为他人做嫁衣”。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进城农民工通过市民化留下来,改变农民工和政府两方面的预期。
给定现状,似乎还有一个办法,就是加大农村的教育投资。但问题是,这还不是个钱的事。未来进城的农民缺的不只是教育年数,而是现代制造业所需要的技能,很难想象在农村可以提供这样的技能培训。不仅如此,如果城市化和外来人口市民化不能顺利推进,还存在着数量庞大的农村留守儿童①,他们的父母至少一方在外地工作。随着时间推移,即使这些孩子不留守在农村,也是留守在老家的县城。他们的成长缺乏家长的照顾,同时教育质量堪忧,大量的孩子完成义务教育之后便不再继续读书了。
此时,城市化、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升级,对中国的就业产生了三重叠加的挑战。如果时光回到《教育和技术的赛跑》出版的十余年前,我在强调通过城市化来提升进城务工者的技能时,我主要强调的还是制造业。而现如今,伴随着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的就业已经出现多年负增长,而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超过一半,在就业中的比重接近一半,而且服务业持续增长。蕞近这些年,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这些新技术对于就业的替代,加速了机器对于制造业就业岗位的替代,而在服务业却形成了与就业的互补,提升了服务业的生产率,甚至还创造了大量快递员、网约车司机这样的新岗位。
随着后工业化社会的来临,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那就是城市生活经验对于服务业的重要性。在制造业发展阶段,不少受教育程度并不高的劳动力经过简单的培训,就直接可以在制造业的工厂里上岗了。而在服务业里,只有教育水平或者技能培训还不够。服务业是服务于人的,而且是高度本地化的,因此,服务业的从业人员需要与被服务对象进行交流,而这就需要人在所住的城市积累生活经验。我曾经和魏东霞有篇论文,研究了早进城的回报。我们发现,给定人的年龄,一个人越早进城,越有可能进入较高收入的现代服务业。②所以说,在中国,随着现代化水平的提高,通过推进城市化来积累人力资本(包括教育和经验)越来越重要。
以上就是我阅读戈尔丁和卡茨两位重要学者所著《教育和技术的赛跑》的想法。中国发展很快,但问题也很多。看看别人走过的道路,多从特殊的现象中看到普遍的原理,这是我的方法论,希望对读者也能有些启示。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2023年10月间于上海和新疆
注释
①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0—17岁的留守儿童中,农村户籍和城镇户籍的分别达到4177万和2516万。此数据引自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家统计局和联合国人口基金共同发布的《2020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参见:http://www.stats.gov.cn/zs/tjwh/tjkw/tjzl/202304/P020230419425666818737.pdf?eqid=a35bd8f4000aa642000000036497daf3。
② 参见魏东霞、陆铭:《早进城的回报:农村移民的城市经历和就业表现》,《经济研究》2021年第12期,第168—1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