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被他人左右:基于阿德勒心理学的无压力工作法
》
售價:NT$
301.0
《
SDGSAT-1卫星热红外影像图集
》
售價:NT$
2030.0
《
股市趋势技术分析(原书第11版)
》
售價:NT$
1010.0
《
汉匈战争全史
》
售價:NT$
454.0
《
恶的哲学研究(社会思想丛书)
》
售價:NT$
500.0
《
不止江湖
》
售價:NT$
449.0
《
天才留步!——从文艺复兴到新艺术运动(一本关于艺术天才的鲜活故事集,聚焦艺术史的高光时刻!)
》
售價:NT$
704.0
《
双城史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本书是一部立足学术前沿、兼具深度与广度的古籍鉴定与保护教材,藉之不仅可以学习古籍出版印刷知识,还能提高古籍鉴定的技能,指导古籍修复保护的实践。形式上图文并茂,既可作为教材,又可作为古籍收藏爱好者的指南。
|
內容簡介: |
本書爲北京大學中文系古典文獻專業“古籍鑒定與保護”課程教材,以歷次課堂教學講義爲基礎,藉助國家圖書館豐富的教學案例和珍貴文獻支持,由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北京大學、復旦大學的專家合作撰寫,内容涵蓋古籍出版印刷、古籍鑒定、古籍保護與修復、圖書館古籍工作諸方面,力圖勾勒中國古代書籍纂集、形制、刊印、流通的歷史,加深對中國書籍文化的理解。作爲古籍鑒定與保護領域的核心教材,本書立足學術前沿,兼具深度與廣度,不僅可藉以學習古籍出版印刷的知識,還能提高古籍鑒定的技能,指導古籍修復保護的實踐。本書圖文并茂,既可作爲教材,又可作爲古籍收藏愛好者的指南。
|
關於作者: |
劉玉才,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教材建設博雅特聘教授,兼任國家古籍整理出版領導小組成員,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國家圖書館藏未刊稿整理研究”“兩漢經學佚籍的新輯與研究”首席專家。主要研究方向爲中國古典文獻學、中國文化史和東亞文化交流史。有《清代書院與學術變遷研究》、《中國古代文化史》(主編之一)、《傳承與新變》、《十三經注疏校勘記》(整理)等論著。
陳紅彦,國家圖書館古籍館館長、研究館員,中國社科院大學研究生導師。中國古籍保護協會古籍鑒定專業委員會、寫印材料專業委員會、古籍整理與開發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宣部四個一批暨文化名家人才,第十三、十四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文化與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委員。研究方向爲古籍整理、古籍保護。著有《中國版本文化叢書——元本》、《中國古籍裝具》、《傳承與守望》等。
|
目錄:
|
第一章 古籍的形成
第一節 書的産生及其内涵
第二節 早期典籍的流傳樣式
第三節 漢代古籍的編次校定
第四節 古籍的結集、抄撰與編纂
第二章 古籍形制與古籍管理
第一節 古籍的界定
第二節 古籍版本類型
第三節 古籍載體及形制概述
第四節 圖書館古籍工作
第三章 宋元刻本的鑒定與辨僞
第一節 宋代刻書
第二節 元代刻書
第三節 宋元刻本的鑒定
第四節 宋元古籍的作僞與辨僞
第四章 明代刻本與鑒定
第一節 明代刻本述略
第二節 明代的刻書機構
第三節 明代刻本的鑒定
第五章 清代刻本與鑒定
第一節 清代刻本述略
第二節 清代刻本的類别
第三節 寫刻本與套印本
第四節 清代刻本的鑒定
第六章 活字印刷源流與活字本鑒定
第一節 活字印刷源流
第二節 活字印刷在傳統印刷體系中的定位和作用
第三節 活字本鑒定的任務和方法
第四節 如何區分刻本與木活字本
第五節 怎樣區分不同材質活字及泥質活字版鑒定
第六節 對幾種活字本的鑒定實踐
第七章 近代技術印本版本鑒定
第一節 鉛印本的鑒定
第二節 石印本的鑒定
第三節 珂羅版本的鑒定
第四節 銅凹印本的鑒定
第五節 孔版印刷—蠟版油印本
第八章 古籍寫本與鑒定
第一節 稿本概述
第二節 抄本概述
第三節 批校本概述
第九章 敦煌遺書與佛教大藏經鑒定
第一節 敦煌遺書的鑒定
第二節 佛教大藏經鑒定
第三節 鑒定佛教大藏經版本的幾個問題
第十章 少數民族文字古籍概説
第一節 概論
第二節 自源文字
第三節 借源文字
第十一章 域外漢籍版本的鑒定
第一節 東亞漢籍與域外漢籍的界定
第二節 日本本的鑒定
第三節 朝鮮本的鑒定
第四節 越南本的鑒定
第五節 改裝本、代刻本和外銷書
第十二章 古籍的鑒賞與收藏
第一節 古籍雕版技藝
第二節 稿抄本的書法藝術
第三節 古籍插圖與版畫
第四節 古籍刻書用紙
第十三章 古籍裝幀與修復實踐
第一節 古籍裝幀技藝
第二節 古籍修復設備、工具與材料
第三節 古籍裝具
第十四章 古籍保護的科技基礎
第一節 古籍保護的概念與原則
第二節 紙張的概念及性質
第三節 古籍用墨
第四節 影響古籍保存的因素
第五節 古籍保護科技手段
第十五章 古籍數字化加工與創意開發
第一節 古籍數字化是時代之需
第二節 如何開展古籍數字化
第三節 古籍數字化業務實踐
第四節 古籍數字化成果的推廣應用——古籍元素文化創意工作
第五節 結語
編後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