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 0 )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註冊 | 新用戶登記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3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EMS,時效:出貨後2-3日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2023年1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0月出版新書

2023年09月出版新書

2023年08月出版新書

2023年07月出版新書

2023年06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書城自編碼: 3997304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經濟中國經濟
作 者: 刘翔峰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509224571
出版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4-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66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猎头高情商沟通实务
《 猎头高情商沟通实务 》

售價:NT$ 255.0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桃花夭夭,灼一世芳华:古代蕙心女子的诗情词韵 》

售價:NT$ 218.0
生活在低处
《 生活在低处 》

售價:NT$ 291.0
长颈鹿与少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
《 长颈鹿与少年(全球销量超过50万册。基于真实历史事件创作) 》

售價:NT$ 260.0
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
《 近代早期海洋文化史 》

售價:NT$ 510.0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怪诞行为学2:非理性的积极力量 》

售價:NT$ 354.0
锦衣玉令
《 锦衣玉令 》

售價:NT$ 510.0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诗人的友谊
《 米沃什与布罗茨基:诗人的友谊 》

售價:NT$ 40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58
《 出生性别比失衡背景下经济激励与家庭生育决策 》
+

NT$ 562
《 产业链视角的稀土上市公司股价波动量化因果关系研究 》
+

NT$ 468
《 中国粮食安全:战略与对策 》
+

NT$ 239
《 中国零售硬折扣时代 》
+

NT$ 359
《 中等技术陷阱: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挑战 》
+

NT$ 291
《 数字经济助力高质量发展 》
編輯推薦:
★全面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建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市场配置体系。培育发展新型要素形态。调整要素配置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提升要素质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强国之路。
★构建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以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构建全要素市场体系,促进市场要素产权明晰、流转顺畅、竞争有序、价格灵敏、配置高效的全国统一的要素市场的形成。
★保证要素充分流动:破除一切不利于要素流动的体制障碍。破除体制歧视,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得生产要素。解决政府对市场监管的越位、缺位、错位问题。建立由市场决定的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和市场规则的要素配置体系。
★进行系统性的要素配置改革:改革不能只是单一要素的突破,而是制度改革的相互协调。理清要素市场改革难易程度,逐个突破。
★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改革:以户籍制度为核心,推动户籍制度和公共服务改革、破除劳动力和人才的流动机制障碍、推进教育体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改革。
★土地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农村土地为核心,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城市土地制度改革、统一城乡建设用地市场。
★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以基本制度建设为核心,建设多
內容簡介:
★本书对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课题进行了深度研究,回答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思考过程,研究了生产要素理论体系及要素配置基本规律,分析了要素配置体制障碍及相关问题,提出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思路及举措,进行了一系列各区域的要素市场化评估工作。
★本书内容总体分为三部分:一是分析要素理论体系及改革实践,以探索生产要素配置规律。二是提出现行要素配置体制阻碍了市场在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三是阐述了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具体思路和举措。
★本书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拓展生产要素范围,把数据纳入要素,构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为重点的要素市场体系。二是提出技术是我国生产要素的主导性要素,发挥技术主导引领各要素向先进生产力聚合。三是构建市场决定的要素配置体制,以技术要素为核心,以科技 金融为驱动,以市场竞争、市场价格、市场规则为内容的要素配置体系,让市场充分竞争,让国企进行市场化运营,让民企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让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享有同等待遇,降低体制机制成本,优化要素结构和提高配置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四是重新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破除体制障碍,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促进公平竞争。
關於作者:
刘翔峰,国家发展改革委市场与价格研究所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市场改革与市场开放。先后主持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外交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委托课题30余项,撰写政策咨询报告100余篇,主持了我国的要素市场化改革、高标准市场体系、统一大市场前期研究、中小企业划型标准研究等部委级课题。
目錄
目 录
第一章 概要 / 1
第二章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 39
一、坚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向 / 40
二、现行要素配置体制阻碍了市场在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 57
三、建立由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现代化要素市场体系 / 87
第三章 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研究 / 103
一、要素价格形成机制的理论分析框架 / 104
二、我国要素价格改革进程及评价 / 110
三、要素价格形成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120
四、进一步完善我国要素价格市场化、竞争性形成机制 / 130
第四章 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 / 141
一、土地及其市场化的内涵 / 142
二、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的评估 / 146
三、土地市场化配置改革面临的问题 / 163
四、下一步改革的思路和建议 / 170
第五章 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 / 177
一、劳动力配置现状 / 178
二、劳动力配置效果评估 / 189
三、进一步推进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建议 / 212
第六章 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 / 223
一、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方式发生深刻变化 / 224
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 / 248
三、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建议 / 256
第七章 技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 / 263
一、技术市场相关概念内涵与基本特征 / 264
二、我国技术要素市场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 269
三、科技创新技术效率影响因素的定量测算 / 287
四、国外促进技术转移转化的经验做法 / 301
五、完善技术要素市场化的思路与对策 / 308
第八章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 / 317
一、数据要素的内涵、典型特征及市场构成要件 / 319
二、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国际经验镜鉴 / 325
三、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面临的主要问题 / 337
四、推进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总体思路及对策举措 / 347
第九章 广东省要素市场化配置调研案例 / 351
一、广东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先进经验 / 352
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 356
三、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对策建议 / 364
第十章 优化资金配置调研——日照、新乡银企合作
新机制案例 / 371
一、银企合作新机制对于解决资金链断裂起到了
关键作用 / 371
二、创新型主办银行制度针对小微企业和大型企业进行机制创新 / 373
三、新主办银行制度体现了市场自律和契约精神 / 374
四、加快推广能够塑造新型银企合作机制的主办
银行制度 / 377
后 记 / 381
內容試閱
序 言
要素市场化,何以成为改革突破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环境越是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改革的重点和突破口在哪里?
2020年4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作为我国第一个关于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对我国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将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里程碑式文件,成为我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真正起点。

一、要素市场化配置在改革全局中处于战略性地位
市场经济的本质和标志,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我国40多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一直是围绕着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的改革和完善进行的。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将要素市场配置作为经济体制改革的两个重点之一。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这表明,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经济体制改革全局中处于战略性地位,是我国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特别是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后,我国经济处于转型筑底时期,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已经迫在眉睫。经过长期探索,我国生产要素市场建设已取得一定进展,但总体来看,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等主要的生产要素市场发展仍相对滞后,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范围有限,要素流动存在体制机制障碍,新型要素市场规则建设滞后。这些客观不足,影响了市场对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的发挥,导致经济结构失衡、产业结构不合理、制造业和消费成本不断上升,不利于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提升。
因此,唯有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配置体制机制,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制约经济发展全局的深层次矛盾,释放错配资源,使生产要素从低质低效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解决我国经济的结构性和体制性矛盾,重塑经济持续发展动力。这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加快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的迫切要求。
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目的在于,要让企业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来配置要素资源。在完善政府调节监管的基础上,针对要素产权不清晰、要素市场化交易机制不健全、要素市场发育不足等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盘活要素资源,提高要素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靠改革来激发要素蛰伏的潜能,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二、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方案包含“一、二、三、五”,重在“完整”
《意见》提出建立一个体系、发挥两个作用、构建三个机制、激活五个重点要素,构建完整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
“一个体系”,即建立一个要素价格由市场决定,各类要素自主有序流动、配置高效公平的高标准要素市场体系。
“两个作用”,即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要素市场配置改革的核心,就是要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市场竞争、市场准入退出等规则形成完善的要素市场体系,畅通要素流动,保障不同市场主体平等获取生产要素,释放被束缚的要素活力。同时,市场化改革,不是一放了之,而是要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政府要从实际出发,大幅度减少政府对要素的直接配置,同时加强对要素价格、市场运行的调控和监管,打破行政垄断、防止市场垄断,清理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建立健全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制度规则,从根本上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引导各类要素向技术、数据等先进生产力积聚,不断优化改革环境,保证各类所有制企业平等获取要素。
“三个机制”,即完善主要由市场决定的要素价格机制,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建立组织保障机制。“三个机制”能够确保各类市场主体平等获得要素,保证生产要素市场的良好运行,确保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顺利推进。
“五个重点要素”,即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尤其是技术、数据这类“软要素”,将大大拓宽生产的广度和深度,对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生产要素进行渗透改造,并使其释放新活力。这五个要素的有机组合和有序流动,将极大地促进产业升级,优化经济结构,更有效地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
三、两大新兴要素与三大传统要素
技术要素和数据要素,是现代要素市场体系两大新的推动力。首次将数据纳入生产要素范围,成为《意见》的突出亮点。生产要素从有形扩展到无形,各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主导性生产要素。农业时代的土地和劳动力是重要的生产要素,工业社会以资本要素为主导,并催生出技术、管理等更多要素。
(一)两大新兴要素
在后工业化时代,技术要素正在逐步成为主导性要素,引导各类要素向先进生产力聚合。随着信息经济发展,以大数据为代表的信息资源在向生产要素的形态演进,数据和技术等要素一起融入经济价值创造过程,成为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
目前,世界各国都把经济数字化作为创新发展的重要动能,在前沿技术研发、数据开放共享、隐私安全保护、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前瞻性布局。随着我国转入创新驱动发展,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创新潜力巨大,若干要素协同作用正在形成新的生产力。
因此,我国必须进一步重视在互联网时代形成的新的要素形态,通过整合优化提升数据资源价值,保护必要的数据安全,在数据化经济方面进行不懈的探索,从而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推动制造业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演进,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提高感知、预测、防范风险的能力。
(二)三大传统要素
土地、劳动力、资本等传统要素,也将通过市场化配置改革激发新的市场活力。土地要素市场化是改革的重点。土地是最基本的生产和生活要素,目前土地资源在农业、工业、住宅间的配置主要通过地方政府而非市场完成,降低了土地利用效率,制约了经济发展和城镇化进程。针对这些问题,土地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重点是推进农村建设用地、盘活城镇存量用地、深化产业用地等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土地管理体制,从而为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的动力源。
劳动力要素市场化是改革的核心之一。劳动力是各生产要素中最活跃、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土地、资本、技术、数据只有通过劳动力才能激活运转,劳动力的市场化配置水平对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唯有消除对劳动力要素流动的限制,才能极大地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推动资本、技术、数据等要素凝聚形成先进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要素市场化配置,就是不断消除劳动力流动的制度障碍,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针对当前劳动力配置的主要问题,《意见》中一是提出“两个畅通”,即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以畅通落户渠道,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以畅通职称申报渠道,为我国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创造条件;二是提出“两个激活”,即激活技术产权激励,激活中介服务活力,以加快国家技术转让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人才社会化评价体系,推动我国加速进入创新型社会。
资本要素市场化改革不可或缺。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目前股票市场市值、债券市场规模均已位居全球第二位。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完善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使之真正成为经济运行的“晴雨表”,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资本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思路是,完善股票市场的发行、交易、退市等基础制度,加快发展债券市场,推进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加强对公司信用债券实行发行注册制管理,增加金融有效供给,构建大中小分工合理的银行机构体系,有序地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
四、先试点,后推广;允许试错、鼓励大胆创新
党中央对新形势下完善要素市场改革,作出了系统全面的战略部署和切实有效的措施安排。其中,坚持改革与开放,是贯穿要素市场化改革的两条主线。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在改革中寻找解决问题的出路,立足于破除旧的要素配置体制机制障碍,建立新的高效配置的体制机制。同时,坚持建立开放型的要素市场体系,加大劳动力要素、资本要素、技术要素的有序开放和全球流动性,增强国际竞争优势。
顺应这两条主线,各级政府和部门要积极构建本地、本部门的各类要素市场体系,完善工作机制,出台配套改革措施,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到实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意见》作为顶层设计,主要是管方向、划界限,在此前提下,要给地方、基层、企业和个人留出更大的自主空间,允许试错、鼓励大胆创新,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加快构建高标准的要素市场体系。
因此,要素市场化改革采取先试点后推广的方式,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大胆实践。到目前为止,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已经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性改革,例如现代都市圈的统一开放市场、国资国企改革的“综改试验”、广东南海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浙江海宁的“亩产效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 金融”双轮驱动和打造劳动力与金融要素自由流动典型区域等探索。所有这些改革都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完善,并推动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前行。
同时,要素市场化改革贵在坚持。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一个长期的改革过程,未来还会推出一系列指导意见、制度、规定,并进行一些试点。比如,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指导意见,探索产业用地市场化配置改革,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制定出台股票市场基础制度的意见,探索对公司信用类债券实行发行注册管理制,开展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试点,探索国际科技创新合作新模式,制定出台一批政府数据共享责任清单,如此等等。未来还会要求对于要素市场分类改革要进行持续跟踪指导,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解决新问题,重大问题要及时向党中央、国务院报告。只有长期坚持在探索中深化改革,才能通过一系列改革配套措施,优化要素配置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持续释放制度改革的红利。

《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研究》一书,是对改革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直到认识的升华,回答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思考过程。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更是加快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核心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十四五”规划)指出持续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对建立各类生产要素统一市场进行明确指引。作为我国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从顶层设计到各类要素市场建设路径都已经明确。本书研究了生产要素理论体系及要素配置基本规律,分析要素配置体制障碍及相关问题,提出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思路及举措。围绕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文件出台进行了系列性研究,并根据要求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撑,同时也进行了一系列各区域的要素市场化评估工作。
本书内容分为如下三个部分。
一是分析要素理论体系及改革实践以探索生产要素配置规律。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到配第、萨伊、马歇尔、舒尔茨、罗默、诺斯等要素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入手,梳理了要素理论发展的脉络,结合我国要素市场化改革理论与实践,把数据纳入要素内涵,提出生产要素主要包含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五个范畴。总结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遵循的基本规律,即技术要素起主导作用并聚合其他要素形成先进生产力,建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配置体系为其提供制度保障。
二是现行要素配置体制阻碍了市场在要素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1)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技术创新体制、数据管理体制等体制障碍制约了各类要素的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成本过高造成生产要素成本过高,带来制造业成本和消费成本不断上升,导致我国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下降。(2)要素配置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房地产业的资源配置畸高,而流向制造业的要素资源持续减少,导致产业转型升级困难,经济结构失衡,资本配置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不断下降。(3)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不健全,原因是行政干预下的垄断价格、补贴价格和扭曲性商品传导价格导致要素价格普遍扭曲,导致了要素资源错配、经济结构扭曲。(4)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远未构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没有形成充分竞争,要素市场规则和市场机制尚不完善,导致不能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化要素市场体系。
三是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思路和举措。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全面深化改革要素配置体制。建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市场配置体系,为技术创新和技术转化提供制度保障。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重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构建要素价格机制、竞争机制、市场规则的要素市场体系。加快推动“科技 金融”的双轮驱动,发挥政府调节作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和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要素,形成国内统一要素市场,创新对外开放模式促进国内外要素流动,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本书创新之处在于,一是拓展生产要素范围,把数据纳入要素,构建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数据为重点的要素市场体系。二是提出技术是我国生产要素的主导性要素,发挥技术主导引领各要素向先进生产力聚合。三是构建市场决定的要素配置体制,以技术要素为核心,以“科技 金融”为驱动,以市场竞争、市场价格、市场规则为内容的要素配置体系,让市场充分竞争,让国企进行市场化运营,让民企平等地使用生产要素,让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享有同等待遇,降低体制机制成本,优化要素结构和提高配置效率,提升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四是重新调整政府和市场关系,破除体制障碍,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的行政干预,促进公平竞争。比如,政府用税收等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调节要素的行业配置;提出国企的利润再分配,将利润划拨给社保基金,让全社会分享其利润。
本书成果应用主要体现在为完善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体制机制的《意见》提供系统性研究、智力支撑并提供文件解读。本书源于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重点课题。课题组成员包括刘翔峰、刘强、王磊、郭琎、王阳、荣晨、胡飞、魏明达。首先感谢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有关领导的指导,推动课题组形成了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一系列研究成果。特别感谢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的诸位专家,特别致谢马晓河院长对于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思路建议,感谢林兆木、陈东琪、王昌林、吴晓华、毕吉耀等诸位院长的倾心指导,感谢臧跃茹、杨宜勇、肖金成、高国力、银温泉、叶辅靖等诸位所长的宝贵建议,感谢刘琳、黄征学、盛朝讯等诸位研究员的专业支持,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张冀院长、金融所彭兴韵研究员的不吝赐教,感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信息部王晓红主任的大力支持,感谢市场所诸位领导的关怀和同事们的帮助。
研究成果经过编辑整理,现以著作的形式呈现给关心改革的读者朋友们,希望大家进行讨论,推动深入思考,继续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研究,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之路。
刘翔峰
2023年1月1日

第一章概 要
内容提要:首先,本章对生产要素理论进行梳理并探索了生产要素配置规律,认为生产要素范畴随着生产力发展不断拓展,在人类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总有某种主导要素起引导聚合成先进生产力的作用。结合我国实际,本章把数据纳入现代生产要素范畴,要素主要包括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五个方面。在要素的组合和相互作用中,技术是主导要素并聚合引导其他要素形成先进生产力;同时,要建立市场起决定作用的要素配置体系,为其提供制度保障,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按照要素发展的规律进行设计和推进。其次,本章分析了现行要素配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认为现行土地制度、户籍制度、金融制度、技术创新体制、数据管理等体制障碍制约了各要素的市场化配置。要素价格市场化机制不健全、竞争性要素市场体系尚未构建、要素市场发育程度低等问题,导致了要素配置结构失衡、产业转型升级困难,以及资本配置效率、全要素生产率及产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下降。最后,本章提出深化要素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建议,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制度,建立市场起决定性作用的要素市场配置体系,加快推进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重点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发挥政府调节作用,建设城乡融合、各种所有制企业平等使用要素的统一要素市场,创新对外开放模式,打造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探索生产要素配置规律,坚持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方向
探索要素配置发展规律、调整要素配置结构、提高要素配置效率,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对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有重大意义。
(一)要素理论丰富发展和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改革实践
生产要素是进行物质资料生产所必须具备的基本因素或条件。根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分析,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其中,劳动者是指正在或能够在生产力系统运行中使用劳动力和发挥劳动功能的人,被认为是生产力诸要素中最为活跃和最富有创造性的要素。劳动资料包括生产工具和基础设施等。劳动对象包括自然物(如土地、资源等)和经劳动者加工过的劳动对象(如原料、材料等)。而生产要素的内涵也经历了从“二要素论”“三要素论”到“多要素论”的发展过程。“二要素论”认为劳动力和土地都创造财富和价值,而劳动更是商品价值的基础。“三要素论”明确提出劳动力、土地(或自然力、以土地为代表的自然资源)和资本是最基本的生产要素。管理或企业家才能等对生产活动起重要作用的“组织要素”被列入生产要素中,将“三要素论”扩展到“多要素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新经济(如知识经济、网络经济、平台经济等)的兴起,技术和数据在推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些无形要素也被纳入生产要素(如图1-1所示)。
我国经济发展奇迹的取得,一个重要因素是我国有一以贯之的长远发展战略,以及为实现战略目标连续实施的五年规划。五年规划集中体现中国的战略目标,把人民的意志和愿景变为国家的意志和愿景,把党的理论、路线、战略、目标都落到规划里面。同时,五年规划又着力破解当时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从“一五”到“十三五”规划,大体经历三个阶段:
“一五”到“五五”的计划经济阶段,“六五”到“九五”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十五”到“十三五”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随着计划经济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我国要素理论与实践随着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而发展,从计划经济下的要素统一配置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下的要素市场化配置,要素市场体系不断建立、发展和完善,这种改革逻辑从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可以找到清晰的脉络体现。一是生产要素市场,党的十三大最早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不仅包括商品市场,还包括资金、劳务、技术、信息和房地产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这一时期是我国第七个五年规划时期,处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生产要素市场开始建立;党的十五大继续提出着重发展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市场。二是价格形成机制,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反映市场供求关系、资源稀缺程度、环境损害成本的生产要素和资源价格形成机制。三是平等竞争自由流动,党的十六大提出打破行业垄断和地区封锁,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在全国市场自由流动;党的十八大提出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四是要素配置方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素市场化配置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之一,要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产权有效激励、要素自由流动、价格反应灵活、竞争公平有序、企业优胜劣汰。同时也提出打破行政性垄断,防止市场垄断,加快要素价格市场化改革,放宽服务业准入限制,完善市场监管体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时期,要素市场化配置体系也不断建设和完善。
(二)生产要素呈现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新特征
我国生产要素从有形扩展到无形,各个经济发展阶段都有主导性生产要素,目前主要包含土地、劳动力、资本、技术和数据等五种要素(如图1-2所示),要素互相组合形成新的生产力,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呈现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新特征。
一是要素的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在土地公有制或土地集体所有制基础上,土地要素的使用权、承包权等权利可以作为商品进行交换而获得收益。
二是技术正在逐步成为主导性要素,随着我国转入创新驱动发展,大数据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形成科技创新潜力,若干要素协同作用正在形成新的生产力。
三是数据发展带来政府和市场边界重新划分,例如政府过去在市场失灵领域提供公共服务,现在可以通过购买大数据平台提供的公共服务来为公众提供服务,政府监管变为线上治理、精准治理。
四是各要素市场都在加快发展,技术、数据这类“软要素”将大大拓宽生产广度和深度,对土地、劳动力、资本传统生产要素进行渗透改造并使其释放新活力,这种重新组合形成各种要素价格引导要素流动和配置,促进产业技术升级、创造社会财富和优化经济结构。从实践看,我国要素市场成长发育很快,但各重点要素市场发展并不平衡。金融业的要素市场化发展相对稳健,整体推进有序;人力资源发展较快,但起伏较大;技术和数据市场发展缓慢,未能适应相关要素市场发展的要求,这也从宏观层面揭示了我国芯片等高新技术落后的原因。
可见,改革开放以来要素市场虽然发展很快,但需要认真总结经验和教训,确定进一步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三)改革开放不断降低体制机制成本,促进要素优化配置,从而形成独特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启动商品市场价格改革逐步建立起激发经济活力的市场机制,通过制度改革不断降低高体制成本,破除工业和其他高收益行业的行政垄断,激发潜在生产成本优势。对外开放则从根本上改善外贸服务,把国内充裕的劳动力、土地等要素与国外的资本、技术等要素充分结合,形成出口优势,促使农业劳动力快速转移向工业和服务业,带动城镇化加速和技术创新。外资企业进入不仅增加我国的市场竞争主体,还倒逼内资企业改革重组,并带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以下简称《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以下简称《反垄断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实施,加快要素流动和重新配置。跨国公司追逐利润的本能驱使全球要素跟随国际资本进行流动,将我国变为其要素优化配置基地以分享全球化红利,但这类资本逐利型的全球要素配置最终带来各国收入分配差距过大、全球产能过剩所导致的贸易摩擦加剧和国际贸易规则变化调整,目前正等待着世界第四次技术革命带来新旧动能转换创造出新国际需求。
行政审批和不当行政管制使得曾大幅下降的体制成本重新上升,各种费用上升速度快于经济增速,成本上升削弱了我国的全球比较竞争优势,拖累靠成本优势发力的经济增长,因此亟须重新优化配置生产要素并改革其配置模式,抑制并扭转体制成本急升势头,加快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这也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必不可缺的前提条件。
(四)要素市场化改革需要遵循要素市场配置规律
一是主导性要素引导其他要素积聚形成先进生产力。各种经济形态的社会有各自不同的主导性生产要素,各种要素必须相互作用才能形成生产力。在新的全球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来临之际,技术要素主导并引导着其他要素聚合形成先进生产力。我国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必须遵循这个基本规律,紧紧抓住技术要素这个“牛鼻子”,实现新旧动能转换,走上技术强国之路。
二是选择符合我国实际的要素市场化配置模式。市场经济模式其实就是市场与政府的组合,从全球实践来看,美国、欧洲、东亚等多种典型的市场经济模式共同存在,并不存在完全自由的市场经济模式,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在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实际上走的是“市场与政府作用相结合”的东亚模式,既要“有效市场”,也要“有为政府”。
三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最优选择。市场决定要素资源配置的本质要求是在经济活动中遵循价值规律,让价值规律、竞争和供求规律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市场化配置是最有效率的要素配置体制,能使要素资源配置以最低成本获得最大效益,促进生产力快速发展。
四是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要接受实践检验。要素市场化改革采取的依旧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办法,先试点后推广,注重体制机制创新,坚持大胆实践。目前,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的一系列探索,例如现代都市圈的统一开放市场、国资国企改革的“综改试验”、广东南海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浙江海宁的“亩产效益”、粤港澳大湾区的“科技 金融”双轮驱动、打造劳动力和金融要素自由流动典型区域等探索,所有这些改革都将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并将推动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不断前行。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香港用户  | 台灣用户 | 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4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