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史讲义
》
售價:NT$
449.0

《
教育的目的:“可见的学习”对话录
》
售價:NT$
454.0

《
财经大V鹤老师代表作品(全3册):财富从哪来+突破+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1019.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6:《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
》
售價:NT$
959.0

《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修订版) 象征丛书
》
售價:NT$
1428.0

《
自助·助人——朋辈辅导论
》
售價:NT$
453.0

《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
售價:NT$
1010.0

《
甲骨文丛书·古埃及史(第一卷):从最早的农夫到大金字塔
》
售價:NT$
602.0
|
內容簡介: |
本书在坚持唯物主义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选取戊戌维新这一具体案例为研究对象,从政治文化角度分析该运动在政治制度变革方面失败的原因,从中总结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本书认为,戊戌维新在新型政治文化的宣传方面,影响范围有限,没有完成中西政治文化的整合,没有实现政治思想向政治心理的转变。因此,新型政治文化没有形成对君主立宪制的稳固支撑,政治制度变革的主张没有成为政治现实。
|
關於作者: |
张迪,1991年生,河南商丘人,博士毕业于中共中央党校。现任职于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担任史学教研部主任,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等课程的教学。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中国近现代史、政治文化。曾参与中央宣传部联合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等单位共同摄制的电视专题片《领航》的制作。
|
目錄:
|
第一章 政治文化对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一种理论视角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一 政治文化
二 政治制度
第二节 政治制度变革
一 新制度主义学派关于制度变革的基本理论
二 制度变革路径方式
三 制度变革中的路径依赖
第三节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具体机制
一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路径:建构、维系、运行
二 政治文化影响政治制度变革的过程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戊戌变法——一种实践分析
第一节 近代中国社会基本状况
一 经济基本情况
二 政治制度基本情况
三 思想文化基本情况
第二节 现代化浪潮之中的晚清危机及应对
一 现代化进程中西方国家的发展
二 鸦片战争的爆发促使中国被动开启现代化进程
三 甲午战争——现代化成果的较量和展示
第三节 戊戌维新发生过程
一 康有为多次上书及1898年上书成功
二 百日维新的开始和结束
三 百日维新过程中的权力博弈
第三章 精英与大众政治文化分析
第一节 维新派政治思想状况
一 “变”——摆脱危机的必然出路
二 “破”——对君主专制的批判
三 “立”——君主立宪制度的建构
第二节 统治阶层政治思想状况
一 慈禧——马基雅维利主义的实践者
二 光绪——专制王朝强弩之末下的除旧布新者
三 张之洞和翁同徘——具有变革思想的旧式官僚
第三节 大众政治心理状况
一 超稳定社会结构之下保守传统的臣民政治心理
二 西方冲击背景之下的民族主义政治心理
第四章 传统与外来政治文化博弈
第一节 传统政治思想
一 天命观论证政治合法性
二 大一统思想维系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三 民本思想——民众评价君主统治效果的重要标准
第二节 西方政治思想
一 国家起源的目的:社会契约论
二 以自由和平等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宣言书:天赋人权
三 政府建构的原则:分权制衡思想
四 作为一种政制形式:民主
第三节 维新派知识分子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过程和结果
一 西方文化对中国产生影响的途径和流变
二 维新派整合中西政治文化之成果——以《大同书》为例
第五章 表层和深层政治文化演变
第一节 政治文化在层次方面的演变机制
一 内生:以启蒙运动对法国政治制度变革的影响为例
二 外源:以西方政治学说在明治维新中的影响为例
第二节 戊戌维新中政治文化演变的政治社会化途径
一 新式学堂——教育改革的突破口
二 现代报刊——启发民智的舆论场
三 社会团体——变法力量的集散地
四 政治社会化之效果分析
第三节 戊戌维新失败的政治文化原因:臣民政治心理为何如此稳固?
一 经济形态之小农经济
二 社会结构之宗族宗法制
三 完备的政治社会化方式
余论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