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 二十周年纪念版(两卷四册)
》
售價:NT$
1826.0

《
冲突:从“未开社会”到现代社会的人类学研究
》
售價:NT$
245.0

《
投资金字塔 独创“投资金字塔”交易体系 经典案例分析,图表结合,数据详实 让自己成为股市中赚钱的那拨人
》
售價:NT$
347.0

《
瞧,这个诗人(“轻与重”文丛)
》
售價:NT$
347.0

《
时刻人文·生长于斯:六朝史上的“地方”(“除了华丽的庙堂与隐秘的山林,六朝历史还存在于各地方当中。”青年历史学者林昌丈作品。回归“地方”,开拓六朝史研究的新视野。)
》
售價:NT$
398.0

《
企业ESG战略规划与实施
》
售價:NT$
403.0

《
索恩丛书·死敌:太平洋战争,1944~1945
》
售價:NT$
704.0

《
时刻人文·跨太平洋的华人改良与革命(1898—1918)(早在辛亥革命爆发之前,革命党的胜利就已在北美唐人街悄然埋下伏笔……)
》
售價:NT$
469.0
|
編輯推薦: |
?北大中文系古代文学教授多年研究心得汇聚成书,填补汉代文人研究之空白。
?以汉代文人群体而非某个人为研究对象的一部学术性著作。
?综合视角,多层次描述,为汉代文人群体画像。
依据丰富,资料翔实,分条缕析,深入探讨文人和文人文学的演变历史。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一部以综合性视角多层次地描述汉代文人状貌,力图确立“文人”概念和“文学”范畴的著作。该书依据丰富、翔实的文献资料,剖析了汉代文人复合的社会身份和角色,论述了他们的人生形态和群体特性,别开生面地探讨了文人们在汉代的文学追求、尝试和经验。
|
關於作者: |
于迎春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古代文学专业先秦秦汉方向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基金会研究奖学金获得者。专著包括《秦汉士史》《汉代文人与文学观念的演进》等。
|
目錄:
|
引言:文人、文学与不确定的边界??
第一章?“文人”的概念与“文”??
一、“文人”在周代的含义??
二、“文”的多重意义??
三、“文”的性质??
四、文以言志??
五、“文”的辩证法??
六、诗人??
七、战国的文辩之士??
八、西汉以来“文人”日趋书面写作??
九、东汉“文人”向优美辞藻偏侧的趋势??
第二章?立言与文言??
一、立言不朽??
二、“立言”的例证??
三、“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四、由记言到广立言论??
五、秦文字的统一??
六、战国以来文字的变革奠定了文化书面化的基础??
七、文言,社会单一的书面语言系统??
八、语言作为社会身份的表征??
九、文言,精雅的书面语系统??
第三章?“文人”的复合性??
一、文人是士阶层中分化出的一个人物集群??
二、文人与士人、士大夫的界限并不分明??
三、士阶层价值的综合性??
四、士大夫社会身份的复合性?
五、仕士政能上的融通??
六、文人在仕事上的普遍不得意??
七、文人与官方文化机构??
八、士大夫写作能力普遍增强的趋势??
九、仕宦之为文人写作的现实生活背景??
第四章?汉大赋的写作与观念??
一、“讽谏”观念构成了汉代诗学理论的重心之一??
二、汉代士大夫的政治讽谏艺术??
三、“诗谏”的式微??
四、赋的发达和写作的赋化??
五、为新兴的赋体文学赋予意义??
六、讽谏逐步成为汉赋明确的评价标准??
七、赋的多层次性??
八、有关汉赋的不同社会意识??
九、扬雄以赋作讽谏皇帝的政教化努力??
十、赋的体式特点与政教功用的矛盾性??
十一、班固、张衡对大赋政教化效果的修正??
十二、汉大赋政教化失败的文学意义??
第五章?东汉后期士阶层文化及生活的新变??
一、士阶层的扩大与不仕者的增多??
二、出处进退之为人生互补性的两大分野??
三、士的阶层优越和社会排斥??
四、士阶层文化的发展与闲逸生活趣味??
五、阅读与琴书自娱??
六、宴乐??
七、对山水自然的态度??
八、游观??
九、书艺与鸿都门学??
十、士大夫对艺术的矛盾态度??
第六章?汉代文人对文学的选择和探索??
一、主动选择以文章成名??
二、写作是一项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的专门活动??
三、汉赋所体现的帝国美学??
四、尝试触摸到语言表现力的边际??
五、汉赋所体现的文学尝试??
六、写作的学习与模仿的意义?
七、文学个人性的增强??
八、写作的日常化和题材的扩大??
九、文学之趋向写实性??
十、诗歌成为重要的自我表达方式??
第七章?“文人”集群的成型与特点??
一、东汉写作者及作品增多??
二、文人交流的增盛??
三、政权势力对文人和文学的奖助??
四、“文人”这一人物集群的成型??
五、“文人”特性:德行、事功之少有树立??
六、“文人”特性:知识的博通??
七、文人与文学标准的矛盾性??
第八章?文学的概念、范畴与矛盾性??
一、文学与文章??
二、“文”:文体的集合??
三、文学,以富于修饰性的书面语写成的短篇诗文??
四、著作是比文章更高的写作范畴??
五、文学的有用与无用??
主要参考、征引书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