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我们如何学习:学习与教学的科学方法 (西班牙)艾克托尔·鲁伊兹·马丁
》
售價:NT$
403.0

《
感受的力量--像艺术家一样观看
》
售價:NT$
265.0

《
诗词串起中国史:按照朝代顺序用诗词串起一部中国通史。
》
售價:NT$
1224.0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NT$
403.0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NT$
454.0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NT$
20298.0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NT$
245.0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如何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形成秩序规则,如何协调国家、集体和农民的权益,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本书对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进行溯源,指出村集体、农民的土地发展权与制度改革的关系,进而揭示在产权归属存在制度模糊的状态下,中国农地收益分配制度领域出现的独特现象——钟摆式变迁轨迹。本书对于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分析,将有助于思考未来城镇化发展和农民权利配置的关系,也对理解当代中国农地改革和城镇化转型的走向具有启示意义。
|
關於作者: |
陈颀,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院副研究员,社会学系副主任,研究方向为政治社会学和历史社会学;近年来以“土地制度变革与转型期的地方政府行为”“家与转型中国”为议题,在《社会学研究》《社会》《学术月刊》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论文;曾获第十三届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第五届“余天休社会学优秀博士论文奖”等奖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教yu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一般项目等多项课题。
|
目錄:
|
第一章 导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回顾 三 研究视角和材料说明 四 核心概念 五 章节安排第二章 土地发展权与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境外经验 一 农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衍生的历史背景 二 国有模式的历史演变:英国经验的启示 三 私有产权主导的分配制度:土地发展权转移的美国经验的启示 四 公私统筹制度的理论与实践经验 五 小结第三章 计划经济时期的土地公有制和管理体制 一 新中国成立后土地制度的发展线索 二 二元地权结构和“蜂巢型”管理体制 三 征收体制的起源、发展和实践机制 四 对改革开放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延续性影响第四章 赋权:“共享型”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的建构(1978~1993年) 一 历史背景:农村改革与“乡村工业化” 二 农村土地发展权的赋予 三 “共享型”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 四 效益与局限第五章 限权:“城占乡利”的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及其困境(1993~2013年) 一 历史背景:从“乡村工业化”向“城市化”的转型 二 限权:土地出让制度与管理制度的改革 三 实践机制:地权的差序配置与时空切割 四 一体两面:“城市化奇迹”与制度困境第六章 再赋权:农地新政与农地增值收益分配制度改革的前景(2013~2022年) 一 新政背景:从“土地城市化”到“人的城市化” 二 再赋权:农地新政的推进 三 改革的前景与局限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一 赋权、限权与再赋权:改革的制度钟摆 二 制度钟摆何以可能 三 制度变迁的时序、路径依赖与改革困境参考文献附录一 新中国成立以来重要土地政策、法规编目和释义附录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98年)附录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19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