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1911:危亡警告与救亡呼吁
》
售價:NT$
349.0
《
旷野人生:吉姆·罗杰斯的全球投资探险
》
售價:NT$
345.0
《
笼中王国 : 18世纪法国的珍禽异兽与社会文化
》
售價:NT$
340.0
《
思考的框架3:风靡华尔街的思维训练法
》
售價:NT$
295.0
《
被记忆的西周史(中山大学中珠学术译丛)
》
售價:NT$
690.0
《
森林疗法:拥抱大自然、获得幸福的季节性方法
》
售價:NT$
340.0
《
希腊人(伊恩·莫里斯文明史系列)
》
售價:NT$
845.0
《
亚马逊六页纸 如何高效开会、写作、完成工作
》
售價:NT$
349.0
|
編輯推薦: |
* 本书对汉语新诗中“祖国母亲”这一隐喻做了系统的、较为详尽的梳理,把文学史上具有相当地位的重要诗歌作品基本收录,对其“祖国母亲”隐喻的种类、演进和发展以及其背后的思想脉络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让读者可以从历史的纵向和同时代作品的横向两个维度对新诗中的“祖国母亲”隐喻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等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批评隐喻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语料构建的基础上,对汉语新诗中“祖国母亲”隐喻的类型、生成及变迁进行梳理和描述,并结合认知机制、文化源流、社会历史等维度,对相关描述和语料作出了新的阐释。
|
關於作者: |
作者简介:
王诗客
浙江传媒学院副教授,兼任本校英国研究中心研究员。已出版专著《新滋味:西食东渐与翻译》,另发表语言学、中英文学文化比较等领域论文若干篇。
|
目錄:
|
绪 论
第一章 诗歌隐喻观源流
第一节 传统的诗歌隐喻观
第二节 认知诗学与诗歌隐喻研究
第三节 批评隐喻分析与诗歌隐喻研究
第二章 语词表现类型与历史变迁
第一节 表现类型
第二节 历史变迁
第三章 认知视域下的两种分析
第一节 概念隐喻分析
第二节 概念整合分析
第四章 文化模型与隐喻呈现
第一节 文化模型简说
第二节 中国文化中的母亲
第三节 文化模型的隐喻呈现
第五章 社会历史动力与隐喻生成
第一节 社会历史动力的催生
第二节 隐喻的社会话语再生产
参考文献
附 录
后 记
|
內容試閱:
|
诗歌隐喻本是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有特别的功能指向,正如英国作家约翰?伯格(John Berger)所言:“诗歌善于使用隐喻来发掘事物的相似之处,并不是为了进行比较(所有比较都带有等级性),也不是为了弱化事件的特殊性,而是为了用所有的共性来证明不可分割的整体性的存在。”但是,自从概念隐喻理论把隐喻提升到概念的高度,开始有不少认知语言学家以诗歌隐喻为语料展开认知研究,这类研究的主要目的是证明这样一个观点:诗歌隐喻的认知机制本质上和日常隐喻是一样的。在一定的研究背景和历史条件下,这样的研究打开了隐喻研究的新维度,很有意义。但隐喻研究发展到今天,这样的研究又过于淡化了诗歌隐喻的特殊性。
本书主要以概念隐喻理论、概念整合理论、认知模型和文化模型等当代认知语言学理论为分析工具,结合批评隐喻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历时的维度上,对汉语新诗中祖国母亲的类型、生成及变迁进行描述,并在此基础上分别从认知机制、文化、社会的维度对这些描述和相关语料作出阐释。
本书的宏观架构如下:首先对诗歌隐喻研究的一般路径进行综述点评,指出传统诗学和认知诗学的成就和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入批评隐喻分析,以界定本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问题。然后从表现类型和历史变迁两个方面对汉语新诗中涉及祖国母亲隐喻的语料进行呈现,为本书的对象提供一个全景式的隐喻学描述。对于前者,我们主要对关于祖国母亲隐喻的各种变式进行归纳和定量分析;对于后者,我们在对目标域进行语义溯源的基础上,采用了批评隐喻分析的方法,归纳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中祖国母亲隐喻的特点。之后,对汉语新诗中祖国母亲隐喻分别从语言认知、文化认知、社会认知三个维度进行了深度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首先,笔者从认知的角度考察“游子的母亲”“受难的母亲”“新生的母亲”“复活的母亲”这几个隐喻的生成机制,发现这一系列的祖国母亲隐喻性表达在20世纪的嬗变,就是中国人家国意识变化的晴雨表。在它变换的过程中积累的祖国概念系统,至今仍然影响着中国人对祖国的认知行为。
其次,通过考证分析,笔者发现,中国传统的母亲的文化模型的要点是“孝”,能够教育出忠孝的子女——孝顺父母,忠于国家——“忠”其实是“孝”的社会化。由于文化模型对概念隐喻的重要作用,随着“祖国母亲”这个概念隐喻的不断深入和发展,传统母亲的文化模型中的要素借由祖国母亲隐喻辐射开来,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形成。
最后,笔者在研究语料和关注相关史料的过程中发现,近代以来,祖国母亲这一隐喻渐渐替代了“中国—狮子”这一隐喻,显示了帝国意识到民族国家意识的转变。在此基础上,根据前面的分析,可以得出这样的观察结论:祖国母亲隐喻作为近现代汉语中新出现的语言现象,其生成繁衍,积淀和记录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历史剧变的痕迹,与此同时,这个隐喻也渐渐形成某种影响着言说倾向的固定言语配置,促进了中国现代国家意识和中国爱国主义话语的生产和再生产,使之慢慢成为一种社会话语力量,规训着生活在汉语中的人们的国家观念。
通过对祖国母亲隐喻进行全景式描述和多维度的研究,本书呈现了该隐喻在一个历史时段里的基本图式,尽力勾勒出它与传统文化、历史语境、政治意识形态风尚和社会变革之间的微妙关系。以此可以帮助当下的人们重新认识在刚刚过去的近一百年里,是如何逐步形成今天左右着我们思维习惯的国家概念的,进而也反过来印证了认知语言学家提出的“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一伟大命题。希望本书能提供以下几方面的认识。
第一,汉语新诗是白话汉语最为典型的体现之一,但很少被纳为汉语认知语言学的研究视野。在认知语言学刚刚兴起时,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R.吉伯斯(R. Gibbs)等认知语言学家都曾以诗歌为语料,前者分析诗歌中的概念隐喻,后者甚至直接指出,诗歌隐喻的认知机制和日常隐喻相同。本书以汉语新诗为语料分析祖国母亲隐喻,是基于对前人研究范式的本土化尝试。
第二,本书通过对汉语新诗中祖国母亲隐喻展开“两个方向、三个维度”的分析,讨论了祖国母亲隐喻的认知机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现代中国人的国家观念中,包含了对传统国家观念的继承;其次,通过分析考察发现,一个隐喻的诞生、成长和变形都受到意识形态的影响和制约,同时,隐喻自身作为意识形态的语言展现,也参与和影响了意识形态的形成和运作。
本书亦存在许多问题,比如本书基于自建的语料库,该语料库中的语料主要是汉语新诗中涉及祖国母亲隐喻的诗歌作品。由于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将所有语料都收集在内,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本书分析的客观性和精确性。其次,受作者自身认识和水平之限,对祖国母亲隐喻的文化分析还显得粗浅,尤其是未能将中西文化比较的视野纳入讨论。
汉语新诗中的祖国母亲隐喻,除了本书所研究的维度,尚有许多有待开拓的研究视角。第一,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展开诗歌隐喻的情感功能研究。认知和情感是认知科学领域的两个关系密切、地位重要的概念,目前,有大量的研究从认知的角度来关注诗歌隐喻,但是鲜有研究关注诗歌隐喻的情感功能。如果能够为诗歌隐喻的情感功能提供实验数据,将会为本书讨论的诗歌隐喻研究打开一个新的维度。第二,中外诗歌中涉及祖国母亲隐喻的对比研究。这涉及比较语言学、比较文化学等诸多学科领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