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NT$
602.0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
Zemax光学设计从基础到实践
》
售價:NT$
602.0
《
全球化的黎明:亚洲大航海时代
》
售價:NT$
500.0
《
危局
》
售價:NT$
383.0
《
穿裙子的士:叶嘉莹传
》
售價:NT$
245.0
|
編輯推薦: |
权威作者,欧洲学创始人陈乐民巨作
作者陈乐民,曾任中国社科院欧洲研究所所长、中国欧洲学会会长,是学界首位提出创建“欧洲学”的学者,被学界誉为“最后一个绅士”,北大社畅销书《欧洲文明十五讲》的作者。
豆瓣高分9.8,真正被读者认可的好书
豆瓣评分9.8的,网友一致评价该书“深入浅出,逻辑清晰,证据有力”。
大众关注的热点学科
欲谈“开放”“接轨”,必应了解和研究欧洲文明。该书作为欧洲文明研究的巨作,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北大通识讲座《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与细化。
独家授权
独家授权,作者女儿亲笔后记,全方位展示学者风采。
深入讲解
从文明起源、宗教的发展、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商贸情况、工业革命、思想观念、政治情况、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综合讲解,涉猎极广,全方位、多角度解析欧洲文明,鞭辟入里。
大量精美图片,直观地展示欧洲文明的发展,好读又好看
4幅地图,直观展示欧洲政区风云变化。
随文63幅插图,涵盖各个领域,辅助理解文字内容。
精选十余幅代表欧洲文明发展的文艺作品彩图,通过艺术看文明。
精美印刷装帧,用好的形式,呈现好的内容
本书为硬壳精装,采用优质的胶版纸,配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陈乐民有关欧洲文明研究的心血凝结,也是《欧洲文明十五讲》的延伸和细化。
欲谈开放、接轨,必应了解和研究欧洲文明。不了解欧洲,至少这个世界的一半,你就了解不了。欧洲文明从何开始?欧洲文明如何发展?欧洲何以在近代领先世界?中世纪给欧洲带来了什么?文艺复兴在欧洲史的地位为什么如此尊崇?研究欧洲对当今中国有什么意义?
陈乐民在本书中对以上问题一一作了解答。全书先从【文明】的概念讲起,开宗立义,从欧洲文明的源头入手,从中世纪展开,厘清民族国家、欧洲的观念,并从革命、商业、工业化、政治等方面,把欧洲文明的脉络和骨骼展示在读者面前。
作者从文明的角度讲欧洲,剖析的是欧洲历史事件的精神内核,其目的在于以欧洲的发展为鉴,思考中国的发展方向,正所谓【探索“欧洲何以为欧洲”, 而始终怀有“中国何以为中国”的问学情结】,学者风采,可见一斑。
本书原名《欧洲文明扩张史》,后更名为《欧洲文明的进程》,原版豆瓣评分高达9.8,深受读者喜爱,是读懂欧洲不可不读的好书。
|
關於作者: |
陈乐民(1930—2008)
欧洲问题研究专家,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所长、研究员,中国欧洲学会会长。著有《戴高乐》《欧洲观念的历史哲学》《撒切尔夫人》《东欧巨变和欧洲重建》《欧洲文明十五讲》《欧洲文明的进程》《欧洲与中国》《在中西之间——自述与回忆》等书。
陈乐民是欧洲研究学界第一位提出建立“欧洲学”的学者,也被誉为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学界“最具人文精神的学者”。
周弘(1952—)
周弘,比较历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际学部主任,前任欧洲研究所所长,第十二、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人大外事委员会委员。主要编著有:《福利的解析》、《国外社会福利制度》(主编)、《对外援助与国际关系》(主编)、《欧洲发展报告》(1997~2001)(主编)等。
|
目錄:
|
序言 我们眼中的欧洲文明
第一章 欧洲文明之源
希腊:精神和智慧
罗马法与罗马文明
基督教的传播和罗马帝国的瓦解
第二章 中世纪(一)——欧洲文明的制度萌芽
欧洲封建制及其历史意义
中世纪的商业文明与商业扩张
封建制的衰落与君主制的兴起第三章 中世纪(二)——基督教文明及其扩张
中世纪的基督教哲学
中世纪的基督教教会与十字军东征
基督教与新时代第四章 民族国家——近世欧洲政治文化特征之一
泛说“民族国家”观念
近代政治学的创始人:马基雅维利和霍布斯
从黑格尔国家学说看欧洲
欧洲东部:首先是民族解放第五章 “欧洲观念”——近世欧洲政治文化特征之二
“欧洲观念”(Idea of Europe)的三个来源
圣皮埃尔关于“欧洲联盟”的构想和卢梭的评论
康德的历史哲学
“欧洲观念”在19世纪第六章 思想解放——人性的解放,理性的解放
告别中古:文艺复兴
向教会权威挑战
沉思的17世纪
启蒙运动:理性之光7
第七章 革命
荷、英革命
法国革命
英、法革命的比较
1848年革命
1871年“巴黎公社”
第八章 无商不富
商业的重要性9
“商业帝国”尼德兰
英国式“重商主义”
法国:“重商主义”的重镇
第九章 工业化、科学与近代欧洲
“工业革命”与近代欧洲
从蒸汽机开始
科学与近代欧洲
第十章 19世纪的欧洲政治
欧洲俯瞰
欧洲的民族主义
殖民帝国
英国经验与欧洲民主
19世纪的社会主义思潮
第十一章 昨天的欧洲
20世纪的欧洲是各种近代政治理论的“实验室”
理性与经验结合的产物:当代欧洲文明的创举
第十二章 欧洲与世界
引言
欧洲文明在欧洲空间的流动
欧洲文明走向印度洋
欧洲文明与日本
西亚、非洲、拉美
从“欧洲文明”到“欧美文明”
第十三章 欧洲与中国
中西文化各自的历史背景
中西文化不同的“思想底格”
“全球化”进程中的中西文化态势
比较和超越比较
中国从何时开始暂时落后于西方
结束语
附录 欧洲文化史论课程讲演摘录
新编版后记
|
內容試閱:
|
第六章 思想解放——人性的解放,理性的解放 告别中古:文艺复兴
近代欧洲之所以然,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是“民族国家”性格的普遍显现,和相伴而来的诸民族间在历史文化方面的认同。近代欧洲的精神因素,则是人本位的逐渐回归,并且由此导向人性的解放,从世界本身去认识世界。
为什么说是人本位的“回归”呢?因为欧洲文化传统的本质,是以个体的“人”为本位的,是从“人”出发的。古希腊思想最为诱人的一点,就是把“人”当作宇宙的中心。《荷马史诗》是最原初的“人”的史诗。希腊神话归根到底是“人”的神话。西塞罗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搬到了人间。柏拉图的“洞穴人”隐喻讲的是人怎样窥见理念的光芒。罗马时期通过征服把人性政治化了。而基督教文明则一方面让上帝去代表“人”,从而制造出一个以上帝为万物中心的时代;而在另一方面,基督教的本质最终是“人”的本质。但是在教会权威和经院哲学的笼罩下,“人”的本质被神本位盖住了。近代欧洲的一个精神特征,就是人经历了怎样的艰苦历程终于作为“人”,而不是作为“上帝”的一部分去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所谓认识自己,就是马克思在《神圣家族》里说的把人当作人。认识世界,就是认识独立于人之外的物自体,马克思说,要根据世界自身的特质去认识世界。这也是人和理性从中世纪神学强大影响下解放出来的问题。如果人还不能独立自主地去观察和思考,如果人还是把“理性”寄托在“上帝”身上,那么,人的行为就不可能是自由的。然而,神学在欧洲牢牢地统治了太长的时期,根深蒂固地渗入到每家每户,渗入到每个人的行为和思维当中,使生活方式和习惯、社会关系都在它的浸润之中。而另一面,人的本质又时不时地表露出来,毕竟世俗社会是凡人的社会。所以在“人和上帝”的问题上的觉悟,必然要经历复杂的长期过程。我们无法说出这个过程确切的起止时期,只能从众,即从“文艺复兴”的两三百年来看看在这期间问题是怎样展开的。
从15世纪起的二三百年的变化,是恩格斯称之为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有的人用舌和笔,有的人用剑,一些人则两者并用。因此有了使他们成为完人的那种性格上的完整和坚强”。
“Renaissance”,本意是“再生”,中国人译为“文艺复兴”,据说可能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来最早是从日本译词搬过来的;二来“再生”一词最早是16世纪一位意大利艺术史家乔治奥·瓦萨里(1511—1574)首先使用的,英译为“艺术的再生”(Renaissance of Arts),Arts中文译为“文艺”,取义于广义的文学和艺术,还是比较恰当的。日译可能也是从这里来的。
用“文艺复兴”来表示这个时期,有它的合理之处,因为从15世纪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表现出来的新气象是在文艺方面,其中最突出的又是集美术与科学于一体的建筑,在那一座座宏伟而具有生气的建筑物上体现出了人的精神的飞动。那些视觉艺术品,活生生地使今天的人感触到这个时代怎样从古典文化中找到创造的灵感,并且因此把自己的时代与中世纪区别开来。
“文艺复兴”最伟大之处,在于它既是古典的,更是创新的。它是古典的,因为它使罗马帝国衰亡以前的古希腊、罗马鼎盛时期的光辉璀璨的文明重新获得了生命。这些古典文化是那样富有理性精神,那样厚重有力。这个时期的艺术巨匠们向世人证明,神权统治并没有把欧洲同它的文化源头隔绝,而是让圣母、圣子都焕发出人性的光泽。历史记载着,西欧怎样从大约13世纪起,就经由与东方的接触,特别是与阿拉伯人的接触,重新发现了希腊。欧洲的远古文化本来就是渊源于东方的;代数学、天文学、哲学,从古埃及影响了希腊,而这一次又是阿拉伯人从北非,经过西班牙以及地中海一带,把代数学和亚里士多德带进了西欧。西欧人不会忘记阿维洛伊和他的门徒们在这方面的功绩。处于分裂状态的意大利人比任何民族都更加认为自己是古罗马帝国的当然继承人,日耳曼人建立起来的“神圣罗马帝国”不过是罗马帝国的赝品,真正代表罗马精神的是那些庞贝城废墟里挖掘出来的地下宝藏,这些宝藏内含着昔日的繁华和光荣,同时也感召着一千多年以后的子孙们去建立一种新的生活。西欧确实是块得天独厚的土地,集纳和汇通了希腊、罗马和东方希伯来、阿拉伯古典文化,并推陈出新。
然而,如果是简单的“复古”,那就不是“再生”了。“文艺复兴”之所以具有开辟新时代的意义,就是因为它体现了一种富于创造力的“时代精神”。它具有一种把中古时期远远甩在后面的前进冲击力。
恩格斯这样说:
……拜占庭灭亡时抢救出来的手抄本,罗马废墟中发掘出来的古代雕像,在惊讶的西方面前展示了一个新世界——希腊的古代;在它的光辉的形象面前,中世纪的幽灵消逝了;意大利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艺术繁荣,这种艺术繁荣好像是古典的古代的再现,以后就再也不曾达到了。在意大利、法国、德国都产生了新的文学,即最初的现代文学;英国和西班牙跟着很快达到了自己的古典文学时代。
这类“古典的古代的再现”已经够伟大的了,然而整个时代的文艺繁荣所折射出的社会和思想变革,才是更伟大的,由此,欧洲的命运、前途确定无疑地有了新方向。紧接着前引的话,恩格斯便进入了这个伟大时期的历史意义:
……旧的ortis terrarum的界限被打破了;只是在这个时候才真正发现了地球,奠定了以后的世界贸易以及从手工业过渡到工场手工业的基础,而工场手工业又是现代大工业的出发点。教会的精神独裁被摧毁了,德意志诸民族大部分都直截了当地抛弃了它,接受了新教,同时,在罗曼语诸民族那里,一种从阿拉伯人那里吸收过来并从新发现的希腊哲学那里得到营养的明快的自由思想,愈来愈根深蒂固,为十八世纪的唯物主义作了准备。
所以,“文艺复兴”所代表和所引发出的意义既不限于“文艺”,也不限于“古典”,而是具有开启新时代意义的一种象征。于是每当提起“文艺复兴”的时候,人们的脑海里便会叠现出古希腊罗马的建筑和雕像、诗歌和戏剧、哲学和史学、伦理学和物理学,在中世纪(尤其是中世纪的后半叶)逐渐形成的市民社会、工商业及市镇,生产力的发展所引来的技术进步……古老的欧洲从几个世纪的困惑与斗争中挣扎出来,就要去迎接新的考验和挑战了;从此,欧洲一个世纪一个世纪地接近今天这种样子,所以倒过来看不妨说今天的基础,是在这两三个变革的世纪当中奠定起来的。所以,“文艺复兴”是欧洲文明史中所特有的;它预示的,是时代的进步与变革。
在这两三个非常关键的世纪里,欧洲人开始“发现”本来是未知的世界,哥伦布和达·伽马本人,未必知道他们的行动是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任何看来似乎是偶然的、技术性的成就,如航海技术的进步,一旦与历史命运结合起来,就有可能刻上里程碑的印迹,而且随着这成就的连锁影响向纵深扩展,不仅引发其他类似的行动,而且推动人的思维方式的更新,孕育出不同于以往的、开创性的、拓展性的宇宙观。
许多划时代的事情在发生的时候,只是平常的不自觉的行为。哥白尼在他临终的那一天(即1543年5月24日)拿到了刚刚印好的《天体运行》,当时他并没有意识到它竟会是“天体革命”的开始,况且这本书一出来便立即被列为禁书,直过了三百年之后才得见天日。而在“地理大发现”中,从事这些探险活动无论有着多大的盲目性和偶然性,带来的却是科学性的结论,成为人类以自己的行为实践了解地球、真正认识地球的开始。历史上发生的事情成千上万,只有那些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着推动作用的事,才具有历史意义。
这个时期的一个特点,既然是向古典文化寻取创造新世界的源泉,那么,我们可以重提雅各布·布克哈特提过的问题:“是谁使他们自己的时代和一个可尊敬的古代调和起来,并使后者在前者的文化当中成为一个主要成分呢?”布克哈特说是14世纪在佛罗伦萨出现的一个远远具有独立性而实质上不外是民族文化的萌芽。他举出但丁(他主要生活在13世纪)、彼特拉克、薄伽丘等为例。正是这些“萌芽”为以后一两个世纪羽翼丰满的人文主义铺平了道路。
这里,我们是把人文主义作为欧洲文明史中一个很宽泛而久远的概念提出的。它不是突然出现在某一个人身上的,而是延续在好几个世纪里的针对神本主义的一种人本主义的思想“亮点”。它的种子播于古希腊,而它在中世纪的来源之一非常可能是与神学院里增加了神学以外内容的课程有关,如数学、逻辑学、修辞学等。也就是说,在“铁板一块”的神学里出现了一些不一定受神学控制的“空隙”,一些人本主义的因素就在这些“空隙”中藏身。哲学作为神学的婢女的处境并没有改变;但是这些许“松动”却意味着一种期望,孕育着布克哈特所说的14世纪出现的“萌芽”。所以,早期的人文主义还是神学内部的一种“异己”思想——从不自觉到自觉地要求以人为本位去观察世界,以人的情感去对待周围事物,“人”渐渐地独立于神的主宰。这样的思想比较容易融会希腊哲学和自然科学,从而形成一种冲决旧禁锢的力量。
最早比较生动地代表这道夜色中的曙光的,是但丁(1265—1321)。这已是一个普遍共识了。恩格斯的名言,但丁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对此,没有人有不同意见。布克哈特认为,但丁是首先把古代文化推向民族文化的最前列的人,也是同样的意思。
在但丁之后有彼特拉克(1304—1374)和薄伽丘(1313—1375),人本的色彩更明显了。彼特拉克素来被认为是人文主义的始祖,这是一种象征性的说法,表明彼特拉克的时代,“人”的观念比但丁时期更加进了一大步,更加面向现世,向往人的幸福;他在宗教信仰上受早期基督教教父派学者圣奥古斯丁的影响很深,同时又认为哲学(其实是神学)应该研究人的目的、人的命运。彼特拉克大声疾呼鞭挞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就是因为它抹杀了人的本性和生命的目的,以致使人不知道该到哪里去。薄伽丘以他的《十日谈》等著作著称于世,尤其是《十日谈》无情和尖锐地揭露了“神圣的”教会下面所掩盖着的贪淫和虚伪;神学在人的精神里的支配作用和教会作为教权组织和种种腐败现象,都同时反映在薄伽丘的头脑里。薄伽丘代表了这样一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他是属于“神”的,他希望一切美好的东西都属于“神”,“神学不是别的,正是上帝的诗”;但是另一方面,代表“神”来管理、领导和组织教务的教会,却越来越堕落。这种矛盾不仅对人文主义者的思想产生影响,而且也构成后来宗教革命的重要诱因之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