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服装材料基础
》
售價:NT$
296.0

《
国家名片C919(跟踪十余年,采访百余人,全景式呈现中国大飞机C919,让读者领略到中国航空科技的最新成就)
》
售價:NT$
653.0

《
中国数字人产业发展报告
》
售價:NT$
500.0

《
另一种疯狂:精神疾病的污名与希望之旅(APS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斯蒂芬·欣肖教授倾其一生撰写;2018年美国图书节最佳图书奖)
》
售價:NT$
296.0

《
罗尔斯与马克思
》
售價:NT$
398.0

《
珊瑚:美丽的怪物
》
售價:NT$
587.0

《
基于语体的语篇衔接方式的选择性研究
》
售價:NT$
347.0

《
美国政治传统及其缔造者:一部美国版《史记》
》
售價:NT$
449.0
|
內容簡介: |
康德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当代美学的发展思路。本书从转向、问题、个案、实践四个方面凸显这一主旨。对于其价值姿态选择,已从近现代的仰视抬高,折向当代的平视-对话;对于其阅读空间,则由近现代的文化-救世,向当代的时事-泽述和理论-学理拓进。问题的存在是理论发展的机缘,本书反思了二元论、第三契机、与马克思的关系、告别康德等复杂议题,并试图以康德的学理来剖析马克思的不平衡关系问题。劳承万构建的审美中介论、美(乐)学形态论和诗学形态论,即三论美学体系,融入了康德的思想观念。中国当代的审美-文学实践与康德美学具有亲缘性,《白鹿原》和《人向消息》就是其侧影。本书表明,掠过康德我们将有坏的美学,超越康德才会有新的美学。
|
關於作者: |
蓝国桥,1974年生,广西都安人,广东岭南师范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博士后。先后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后)。论著有《王国维与康德美学》、《康德美学及其中国化起点》、《康德美学论》(合著)、《中西文化形态论》(合著)等,在《文艺理论研究》《学术研究》《人文杂志》《现代哲学》《上海文化》《广东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中国德育》等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BU人文社科基金(二次)、博士后基金一等资助等项目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同行评议专家,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
|
目錄:
|
导言 我们仍是要康德
一 研究现状和趋势
二 反思的双重价值
三 理论预设与方法
四 本书框架及内容
第一章 康德美学中国阐释由近现代到当代的转向
第一节 价值取向由中国近现代到当代之演进
一 近现代仰视:抬高康德之价值取向
二 当代的俯视:降低康德之价值取向
三 当代的平视:平放康德之价值取向
四 价值取向与康德身体美学之意味
第二节 阅读空间从中国近现代到当代之拓展
一 近现代文化:救世之康德阅读空间
二 当代的时事:译述之康德阅读空间
三 当代的实践:理论之康德阅读空间
第二章 康德美学之中国当代阐释的问题与求解
第一节 中国当代康德美学阐释的诸多问题扫描
一 批判哲学二元论问题指责
二 康德审美第三契机的误读
三 与马克思的异常复杂关系
四 学界有关告别康德的言说
第二节 康德识见与马克思不平衡关系问题求解
一 问题提出及其解答状况
二 康德扬弃资本主义精神
三 康德对旁观立场的推崇
四 康德对创造人格的追慕
第三章 康德与劳承万的学术轨迹及其美学创新
第一节 美学家劳承万之学术轨迹论略
一 苦难的人生经历
二 边缘的学术道路
三 沉重的文化使命
四 师承康德专家韦卓民及其他
第二节 从康德观念到劳承万的美学创新
一 创新美学格局:从中介论到形态论
二 内化康德面貌:审美四契机及其他
三 康德学说功能:从坐标图到参照系
四 康德美学效应:个人与文化双救赎
第四章 康德学说与中国当代审美经验反思侧面
第一节 文化主体性与陈忠实《白鹿原》朱先生形象的魅力
一 朱先生的文化心理结构
二 文化心理结构的强震荡
三 伦理与历史的二律背反
四 心理结构的主体性氛围
第二节 李约热《人间消息》的二律背反现象及其别样叙述
一 “这个世界寒风刺骨”:人间的艰难
二 “这个世界春暖花开”:人间的希望
三 “我有自己的一条路”:别样的叙述
结语 康德与中国当代美学本体阐释的三种发生路径
一 传统西方美学:本体阐释的“形而上”路径
二 马克思主义美学:本体阐释的“形而下”路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