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不同境遇的36岁:无尽与有限+人生半熟
》
售價:NT$
510.0
《
小时光 油画棒慢绘零基础教程
》
售價:NT$
403.0
《
可控性混乱
》
售價:NT$
301.0
《
篡魏:司马懿和他的夺权同盟
》
售價:NT$
296.0
《
狂飙年代:18世纪俄国的新文化和旧文化(第三卷)
》
售價:NT$
806.0
《
协和专家大医说:医话肿瘤
》
售價:NT$
500.0
《
潜水指南 全彩图解第4版
》
售價:NT$
602.0
《
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设计——从工具到实例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专为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生、青年研究者量身打造的工具书,旨在帮助读者学习和掌握社会科学研究设计这一关键技能,以更好地开展社会科学研究。
本书沿着基础理论—设计方法—实例解析的逻辑,呈现了三大部分的内容。首先,本书讲解了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包括研究特征、过程、类型、指导原则和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等知识。其次,本书选取了调查研究、定量文献研究、实地研究和个案研究等几种社会科学研究中最常见的研究方式,详细讲解了设计问题、突出特点和应用范围等内容。最后,书中特别挑选了研究实例,从研究设计的角度进行解析,展现研究设计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帮助读者在实际应用情境中了解和学习社会科学研究设计的方法,掌握设计的策略和技巧。
本书的亮点在于其实用性和指导性,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对实际案例的拆解,帮助读者快速掌握社会科学研究设计的关键技巧。无论是准备毕业论文的研究生、初涉社会科学研究的新手,还是面临基金课题申报的研究者,都能在本书中找到有益的方法和灵感。
|
關於作者: |
风笑天,广西师范大学讲席教授、南京大学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社科基金社会学评审组成员。曾任高等学校社会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一届、第二届委员,湖北省社会学学会常务副会长等。
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研究方法、青年社会学、家庭社会学、人口社会学、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等。
作为负责人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一项(2014)、重点项目一项(2014)、一般项目四项(1995、1999、2003、2021),社科基金重大攻关项目一项(2006),一般项目两项(1997、2001),国务院三峡移民局重点项目一项(1997)等。
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教育研究》《社会》《人口研究》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唯一作者及第一作者论文150余篇。
出版的主要著作有《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教育和未来》(1992)、《社会研究方法》(2001、2005、2009、2013、2018、2022)、《现代社会调查方法》(1996、2001、2005、2009、2014、2021)、《生育政策调整中的生育意愿研究》(2021)等。
|
目錄:
|
第一篇 社会科学研究基础
第1章 导论
一、科学研究与研究设计
二、社会科学研究的类型
三、社会科学研究的指导原则
四、科学精神与方法素养
五、本书的内容安排
第2章 研究问题
一、从研究领域到研究问题
二、从现实问题到研究问题
三、寻找研究问题的方法
四、如何从文献中发现可能的研究问题
五、好问题及其标准
第3章 文献回顾
一、文献回顾及其类型
二、文献回顾的意义
三、文献回顾与研究的关系
四、如何进行文献回顾
第4章 研究设计概述
一、研究设计及其意义
二、将研究问题与研究方式相连接
三、研究假设的建构与验证
四、研究设计中的变量关系
第二篇 常用研究方式设计要点
第5章 调查研究设计
一、调查研究的关键特征及适合调查的问题
二、抽样设计
三、概念测量与问卷设计
四、调查资料收集方法的设计
五、调查研究设计的一个例子
第6章 定量文献研究设计
一、内容分析的设计
二、二次分析方法的设计
三、现存统计资料分析的设计
第7章 实地研究设计
一、实地研究及其相关的概念
二、实地研究的基本特征及适用范围
三、实地研究的设计要点
四、实地研究设计的实例解析
第8章 个案研究设计
一、个案研究方式及其特点
二、个案研究的设计要点
三、个案选择的设计
四、个案研究方式的应用与研究结果的推广问题
五、个案研究设计的实例解析
第三篇 研究设计实例解析
第9章 人的现代化问题研究解析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设计的思路与策略
三、研究结果与启示
第10章 独生子女政策下青少年成长问题研究解析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结果及启示
第11章 青年长大成人问题研究解析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结果
四、简要评价
第12章 人们择偶标准问题研究解析
一、研究设计的一种思路
二、研究设计的另一种思路
第13章 独生子女父母养老问题研究解析
一、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的居住方式与养老
二、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养老困境的来临
第14章 育龄人口二孩生育意愿研究解析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研究设计
三、研究结果与启示
附录 研究计划书
一、研究计划书及其作用
二、研究问题、背景及意义
三、文献回顾、核心概念与理论框架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
五、研究设计
六、研究的具体计划
|
內容試閱:
|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许多研究问题都来自我们所面对的社会生活现实,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现实问题并不一定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研究问题。二者之间既有一定联系,又有着重要的区别。因此,我们既需要学会区分现实问题与研究问题,还要学会如何从现实问题中找到一个研究问题。
1.现实问题与研究问题
社会科学研究的主题始终是有关社会的。社会中各种不同的人群、各种不同人群的社会行为以及社会中由不同的人群或不同的社会行为所构成的各种社会现象,形成了社会生活中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可以说,社会科学研究的关注点、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社会科学研究的材料,无一不来自这种具体的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比如,当前我国社会中从农村出来奔波于各座城市的数以亿计的打工者,就是一类特定的人群,与他们有关的行为和社会现象就形成了一大批这样或那样的“现实问题”:社会歧视问题、城市排斥问题、职业流动问题、城市管理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婚姻家庭问题、留守儿童问题等。
如果把现实社会生活比作一个大舞台,那么,农村外出打工者只是整个社会大舞台上的一类“角色”,与他们相关的现象也只是整个社会大舞台上上演的多种“剧目”中的一个。而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说是对这个舞台上出现的各种各样的“角色”、发生的各种各样的“剧目”进行的研究。正是从这种意义上,我们认为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是研究问题的一个主要的来源。但“现实问题”本身并不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研究问题。区分现实问题与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研究问题的一个关键点,或许就是某种学科的视野。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研究问题,指的是从学科的特定视野出发,以全面、客观、系统地认识某种现实问题的现状,探究与现实问题相关的各种现象,特别是探究、理解某一类现实问题形成的社会原因与内在机制为主要目标,并由特定的学科概念和焦点所构成的问题。这种研究问题起源于并主要关注社会认知对现实现象的不了解、不理解以及认识上的不完全。换句话说,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研究问题主要致力于帮助人们增加对社会现实问题的了解、理解和对其实质的认知。正因为如此,在许多关于研究方法的教科书中,研究问题的目标就被定义成回答社会现实中的各种“是什么”(what)、“如何”(how)以及“为什么”(why)。
2.如何将现实问题转化成研究问题
虽然社会生活及其现实问题构成了社会科学研究的焦点、对象和材料,但这些现实问题本身还不是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研究问题。从现实问题通往研究问题的道路从来都是不清晰的和困难的。一般来说,社会的现实问题是大家能直接感觉到的、容易辨识的,而研究问题则是相对抽象、相对难以捕捉和形成的。它往往需要研究者具有相当的能力,花费很多的精力和相当长的时间来找寻、构思。通俗地说,社会现实问题往往只是形成研究问题的某种材料。如何从这些具体的、丰富的现实材料中提炼出、构思出一个有学术价值的研究问题,常常是对研究者最初的、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最大的考验。笔者所见到的许多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的选题过程,都反复印证了这一点。
要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化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研究问题,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借助于社会学的学科视野,特别是借助于“社会学想象力”,通过将现实问题所包含的现象与社会学学科的各种研究主题,特别是各种理论概念相联系,形成从社会学视角来分析和探讨社会生活现实现象的特定变量关系,从而将社会生活中的“现实问题”转换成学科视野中的“研究问题”。
举例来说,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全国各地的国有大中型企业中开始出现大批职工下岗的现象。一时间,“下岗工人”成为整个社会高度关注的社会群体,他们的“再就业问题”也成为当时深受社会和学术界重视的现实问题。对于这样一个社会现实问题,我们除了可以一般性地了解他们的基本状况外,还可以通过将其与社会学学科中的一些相关概念,比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等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很好的研究问题——“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下岗工人的再就业”。也可以将其与前人研究中提出的一些理论概念,比如“强关系理论”“弱关系理论”等相联系,构成另一个很好的问题——“强关系、弱关系与下岗职工的再就业”。
当我们有了社会学的理论视野,将其应用于不同的社会现象、不同的社会群体中时,也可以产生一些新的研究问题。比如,将上述“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强关系、弱关系”等理论概念应用于大学生求职、农民工求职、在职青年转换工作等领域,同样可以构成一些很好的研究问题。例如,“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毕业生的职业获得”“大学毕业生求职中的强关系与弱关系”“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在职青年工作转换的关系”等。
从现实问题到研究问题的另一种方法是,逐渐从具体问题到抽象问题。现实问题所包含的现象往往是具体的,如果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和看法仅仅停留在这种具体的层面,那么只会形成就事论事的结果。只有将现实问题中的具体现象与学科主题或理论概念相联系,将仅包含具体现象的现实问题转变成包含学科主题或理论概念的相对抽象的问题,才能从具体的现实问题中建构出合适的研究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