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无解的困局:大明最后的60年
》
售價:NT$
306.0

《
女校(人气作家孩子帮·鹅随“北番高中”系列代表作!)
》
售價:NT$
281.0

《
万历十八年之风起辽东
》
售價:NT$
398.0

《
实战ANSYS Icepak电子热设计
》
售價:NT$
454.0

《
水库式经营
》
售價:NT$
286.0

《
哲学家的最后一课
》
售價:NT$
270.0

《
进入全球公共视域的清帝国:欧洲文献里的中国邸报
》
售價:NT$
649.0

《
微积分学教程(第二卷)(第8版)
》
售價:NT$
545.0
|
編輯推薦: |
1.历史深度与广度并重:跨越半个多世纪,从计划经济的初步尝试到市场化改革的波澜壮阔,再到全球化浪潮中的乘风破浪,全方面展现印度经济的演变历程
2.权威视角与独到见解:作者以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结合大量一手资料与数据分析,对印度经济政策的制定、实施及其影响进行深入剖析
3.现实启示与未来展望:在回顾历史的同时,本书也深刻探讨了印度经济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对印度的未来趋势进行了前瞻性展望
|
內容簡介: |
1947年,印度总理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在独立日前夕发表演讲,承诺“要把自由与机遇带给平凡的人们”,独立“不过是”通向“消除贫困、无知、疾病和机会不平等的一步”。
75年过去,印度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独立日的允诺?
本书对印度自1947年以来的经济历程进行了反思,旨在评估印度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当初印度独立运动的目标。今天的印度经济快速增长,在农业生产、工业多样化以及高端软件领域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是印度的人口发展水平并未随之提升,贫困、教育、医疗、不平等等问题依然严峻。比经济增长更重要的是人口发展,只有当所有印度人都能够追求他们个人所珍视的生活时,印度的经济体制才可以说是真正成功的。
|
關於作者: |
[印]普拉普雷·巴拉克里希南(Pulapre Balakrishnan),阿育王大学经济学教授,印度管理学院科泽科德分校高级研究员,曾担任国际劳工组织、印度储备银行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顾问,从事宏观经济学和发展领域的研究工作。
|
目錄:
|
导 言
第一章 突破
想象后殖民时期的经济
殖民时期的停滞状态之后
巨大的忽视
结论:一只看得见的手
第二章 分水岭
突向左转
资本家的反击
增长周期的解释
以“社会主义”之名,行资本主义之实
复苏
贫困
推进颠覆:拉吉夫·甘地的短暂任期
结论:分水岭年代
第三章 重返世界
改革的政治和经济因素
改革的成果
自由化与印度的生活质量
贫困
为何农业依然重要
巨大的失望
结论:重返世界,却措手不及
第四章 失去动能
承诺
政绩
抱有疑虑的投资者
两项倡议
“印度制造”
废除大额纸币
为什么莫迪经济学未能让经济加速
新冠疫情及其带来的教训
公共卫生系统的重要性
限制财政并不总是需要保持审慎
结论:当市场遭遇阻遏
第五章 未竟的征程:发展停滞的现代化
发展问题
建设可行能力
印度的公共政策与人口发展
形式上的权利与实质上的自由
结论:迈向有价值经济体的征程
参考文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