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下一代无线通信使能技术
》
售價:NT$
653.0

《
具身智能:人工智能的下一个浪潮
》
售價:NT$
352.0

《
甲骨文丛书·《源氏物语》的美学世界
》
售價:NT$
959.0

《
我们为何渴望安稳,却又想要逃离(心理学版《人性的枷锁》)
》
售價:NT$
286.0

《
美国史:从第一块殖民地到现在(大选后的美国走向历史已经给出答案!四百年美国史看懂美国裂痕始终无法弥合的历史症结)
》
售價:NT$
806.0

《
奇幻的世界,熟悉的世界:太阳系探索之旅
》
售價:NT$
403.0

《
菜点设计
》
售價:NT$
351.0

《
不可思议的基因
》
售價:NT$
347.0
|
內容簡介: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思想的重要文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战争环境后有了自己的文艺政策,对中国文艺事业和社会主义文化有着重要影响。本书结合现实重新诠释这部经典文献,深入阐述其中对文艺实践科学精辟的历史经验总结,重温其中富有创造性的理论观点,有助于帮助读者更好理解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中国化的发展,旨在为当前的文艺创作、坚定文化自信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供一些思想借鉴。
|
關於作者: |
陈培永,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青年长江学者,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专著《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是对的》《党性是什么》《中国改革大逻辑》等多本,以及《资本的秘密》《女性的星空》等“经典悦读系列丛书”10本。6集电视理论节目《社会主义“有点潮”》、4集电视理论节目《马克思与新时代》主讲嘉宾、主要撰稿人。
张蕊,法学博士,太原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经济问题》《思想教育研究》《毛泽东研究》等期刊发表多篇文章。
|
目錄:
|
导言 一个月开了三次的文艺座谈会
一、 文艺为何值得高度重视
二、 文艺是为什么人的
三、 文艺应如何讲立场
四、 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五、 文艺批评应该如何批评
结语 追求文艺的更高境界
附录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后记
|
內容試閱:
|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作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奠基之作, 虽然不是鸿篇巨著, 但内容丰富, 意蕴绵长, 它全面地分析了文艺产生的源头、 文艺批评的标准以及文艺与革命、 文艺与政治、 文艺与生活、 文艺与大众的关系等诸多有关文艺的根本问题, 对中国共产党的文艺政策制定和文艺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它丰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宝库, 奠定了我国文艺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雏形, 指明了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方向, 彰显了文艺价值追求的人民性, 为中国文艺理论留驻了丰厚的思想资源, 具有深厚意蕴与重要价值。
……
《讲话》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产生的, 探讨的是抗日战争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开展文艺工作的问题, 革命文艺应该担负什么样的特殊使命的问题,必然带有一定时代的烙印。 千帆历尽, 时节如流,我们身处的时代与社会已发生深刻变化, 应该如何走进这篇在革命时期完成的文艺理论作品? 我们是否还能从中挖掘到对今天的文艺工作有所启发的命题和观点?
《讲话》中的每一个观点不可能都能拿到今天来强调, 那今天应该秉持着什么样的研读原则呢?胡乔木有段回忆可以给我们以启发: “《讲话》正式发表后不久, 毛主席说: 郭沫若和茅盾发表意见了, 郭说:‘凡事有经有权’。毛主席很欣赏这个说法, 认为是得到了一个知音。‘有经有权’,即有经常的道理和权宜之计。 毛主席之所以欣赏这个说法, 大概是他也确实认为他的讲话有些是经常的道理, 普遍的规律, 有些则是适应一定环境和条件的权宜之计。”
在经典之后的时代阅读经典, 关键是要挖掘经典之中的 “经常的道理”。我们要进入《讲话》文本的深处, 深思毛泽东当年提出的、今天仍需关注的问题, 将这些问题放到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背景中来思考, 并借助于《讲话》中的观点来启迪我们提出有说服力的新见解。
我们会发现,《讲话》中探讨的核心论题至少包括: 为什么要高度重视文艺? 文艺要不要讲立场? 文艺如何讲立场? 如何理解文艺与政治的关系? 文艺批评应该如何批评? 这些问题也是我们在今天思考文艺问题、 繁荣发展文艺工作时仍需认识清、 琢磨透、 回答好的根本问题。 这本小册子努力的方向, 就是围绕这些问题, 阐释 《讲话》 中的重要观点, 建构出一套具有时代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