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故宫书画集:精编版(刷边版)
》
售價:NT$
1520.0

《
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现代哲学与哲学史丛书)
》
售價:NT$
306.0

《
中国近现代超级工程历史年代时间轴图
》
售價:NT$
102.0

《
说文解字
》
售價:NT$
347.0

《
中国古典数学史话
》
售價:NT$
352.0

《
我的!
》
售價:NT$
403.0

《
甲午,不止是一场战争
》
售價:NT$
347.0

《
金瓯缺(全四卷)40年纪念版
》
售價:NT$
2387.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传播为视角,依据清代蒙古族诗人的汉文创作活动分析了蒙古族诗人的心态动机、行为方式及世人对诗人形象的接受、影响。清代蒙古族诗人的文学传播活动展现了诗人的精神追求,保证了作品价值的实现,帮助诗人在清代文学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
|
關於作者: |
邢渊渊,女,山西太原人。内蒙古大学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清代蒙古族诗文研究,曾在《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内蒙古社会科学》《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期刊发表论文。主持完成省级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一项。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外推力:社会空间与蒙古族诗人汉文创作传播生成
第一节 宫廷政治空间:创作传播的直接推动力
第二节 社会公共空间:创作传播的间接推动力
第三节 文化消费空间:创作传播的辅助推动力
第二章 内驱力:士之信念与蒙古族诗人汉文创作传播生成
第一节 士的身份追求:认知内驱力与创作传播
第二节 士的理想追求:自我提升内驱力与创作传播
第三节 士的生活追求:附属内驱力与创作传播
第三章 诗仕互融:乾嘉诗坛的一种文学传播趋向
第一节 诗仕互融的历史渊源
第二节 乾嘉诗仕互融的新变及表现
第三节 八旗诗人的诗仕互融趋向
第四章 以诗助仕:法式善的仕途心态与传播行为
第一节 仕途“扬名”心态
第二节 仁宗“沽名”说再辨
第三节 法式善仕途中的文学传播行为
第五章 以仕助诗:法式善的创作心态与诗歌传播行为
第一节 诗途“主盟”心态
第二节 人际传播:诗学播布的主要方式
第三节 出版传播:诗学播布的辅助方式
第四节 场所传播:作为文学公共领域的诗龛
第五节 图像传播:诗人生活的拟态化传播
第六节 对诗人形象的认同与批评
第六章 诗随仕动:道咸同政坛诗人的仪式化人际传播
第一节 成为仪式:诗随仕动趋向的形成
第二节 进入仪式:蒙古族诗人酬唱中的诗随仕动
第三节 仪式的反馈:诗随仕动对蒙古族诗人的作用及意义
第七章 功利的仪式:柏莅的心态与诗歌传播行为
第一节 积极的仕进者:柏葰的传播心态
第二节 功利性酬唱往来:为仕进服务的传播行为
第三节 对柏葰形象的接受与传播
第八章 情感的仪式:瑞常的心态与诗歌传播行为
第一节 官场“异客”:瑞常的传播心态
第二节 情感性酬唱往来:为情感世界服务的传播行为
第三节 对瑞常形象的接受与传播
第九章 避新守旧:媒介变革时代蒙古族诗人的传播选择
第一节 避“新”:新媒介时代蒙古族诗人的离场
第二节 守“旧”:蒙古族诗人对固有传播策略的坚持
第三节 “共有”之维护:避“新”守“旧”的目的及动因
第十章 旧中缀新:延清的心态与诗歌传播行为
第一节 理性的观察者:延清的传播心态
第二节 纪实型传播:典型事件与延清的传播行为
第三节 集纳式传播:文化事件与延清的传播行为
第四节 点染“新媒体”色彩的传播行为
第五节 对延清形象的接受与传播
第十一章 新中承旧:三多的心态与创作传播
第一节 积极的实践者:三多的传播心态
第二节 两级传播:杭州文人圈与三多的传播行为
第三节 “炒作”传播:报纸与三多的传播行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