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图解组织心理学:从零开始养成领导力
》
售價:NT$
347.0

《
牛津西方哲学史(中文修订版)
》
售價:NT$
653.0

《
萤火虫全球史:西方人眼中的古代丝绸之路
》
售價:NT$
388.0

《
大宋300年(写尽三百载大宋繁华与沉浮、浪漫与风霜)
》
售價:NT$
352.0

《
害马之群:失控的群体如何助长个体的不当行为
》
售價:NT$
449.0

《
性别:女(随机图书馆01)
》
售價:NT$
352.0

《
最后的门徒——我与李小龙回忆录
》
售價:NT$
347.0

《
没有明天的我们,在昨天相恋
》
售價:NT$
218.0
|
編輯推薦: |
★ “最后的访谈”(第二辑)继第一辑6位文学巨匠的访谈,聆听6位来自法律、电影、社会学、文学等多个领域的非凡女性:鲁斯·巴德·金斯伯格、玛丽莲·梦露、简·雅各布斯、托妮·莫里森、琼·狄迪恩、厄休拉·勒古恩,她们突破社会规约,引领了二十世纪的风尚,影响着今天的世界。
★ 托妮·莫里森在文学中省思性别和种族偏见,作为美国文学良知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
在跨越四十余年的访谈中讲述作为教师、编辑、作家、母亲多个身份的故事。
★ “最后的访谈”系列收录《纽约时报》《生活》《电影杂志》《时代》《采访》等报刊媒体档案中的珍贵访谈,见证时代的智慧。
★ 访谈录介于自传和他传之间,通过自我和他人的两重视角讲述自己和世界。
★ 平装单封,简洁方便,凝结时代的智慧和女性的力量。
|
內容簡介: |
这些访谈曾见于《出版人周刊》《采访》等杂志、美国公共广播电台等广泛覆盖美国民众的媒体,跨越了超过四十年时间。在不同时期的谈话中,托妮·莫里森分享了她作为教师、编辑、作家、母亲多个身份的故事,以及这些经历对她写作的影响。她谈到《宠儿》和《所罗门之歌》深受家族故事的影响,也谈到自己的写作抱负和黑人身份之间的关系。托妮·莫里森深刻省思了美国社会的性别和种族偏见在文学中的根基,她是当代美国文学的良知。
|
關於作者: |
托妮·莫里森(1931—2019),美国非裔作家,曾任兰登书屋编辑,于199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其作品深入刻画了美国黑人的历史与处境,代表作有小说《最蓝的眼睛》《秀拉》《宠儿》等,其编纂的《黑人之书》被誉为“美国黑人史的百科全书”。 孙麟:大学讲师,中国美国史研究会会员、上海市外文学会会员。从事美国非裔文学与文化的教学、研究和翻译。多次前往美国、加拿大知名高校交流访学
|
目錄:
|
首次访谈:编辑的坚定信念造就了一本黑人历史剪贴书
托妮·莫里森访谈
托妮·莫里森谈《宠儿》中母亲养育的“冲动”
托妮·莫里森谈爱与写作以及如何处理文学中的种族问题
沙龙访谈:托妮·莫里森
国家远见卓识者领导力项目
托妮·莫里森的作品打动人心、引发共鸣
最后的访谈
|
內容試閱:
|
莫里森×《斯堤克斯河》
“隐晦的种族主义观点认为普世艺术比其他艺术更好,这完全与事实不符。”
莫里森×《PBS新闻一小时》
“这世界上存在一些,在我看来,最复杂、最有趣、最神秘的人。
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需要由作家来展现他们生活的样子。”
莫里森×《采访》
莫里森辞去编辑工作,专心写作,她说自己“感到的不是焦虑——而是幸福!”
莫里森×阿兰·埃尔坎:最后的访谈
“我最好的小说是《爵士乐》。可是除我之外,没人关注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