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突破(鹤老师新作,人生崛起,要靠暴击!)
》
售價:NT$
356.0

《
苏格拉底的申辩(读一读“苏格拉底”,远离世间的套路与陷阱;读一读“苏格拉底”,迷茫、混沌的人生瞬间清晰。)
》
售價:NT$
254.0

《
历史的镜子(精装插图定制版):一览中国古代社会方方面面,一部书勾勒出中国社会5000年的政治、文化、军事和思想变迁
》
售價:NT$
301.0

《
道通为一:宋徽宗《老子》注与道家哲学
》
售價:NT$
403.0

《
变动中的区域国别研究:战略、政策与学理
》
售價:NT$
755.0

《
中国人口经济史(现代卷)
》
售價:NT$
1520.0

《
喜欢每个今天,喜欢每个句子
》
售價:NT$
245.0

《
中国人口经济史(近代卷)
》
售價:NT$
1214.0
|
內容簡介: |
本书所考察的是明代以来河南西北部沁河下游的水利开发与社会变迁问题。作者意在从水利开发为切入,从不同时期控制水利开发的群体来透视地方社会权势转移以及乡村水利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区域社会发展变迁的内在机制。
|
關於作者: |
宋永志,男,1978年生,河南省开封市人,历史学博士。现任广东省民族宗教研究院副研究员,从事明清史、民间信仰研究。先后承担和参与国家社科基金及教育BU、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国家宗教事务局科研项目多项,出版专著一部,在国内外期刊报纸发表论文数十篇。
|
目錄:
|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问题与学术史回顾
第二节 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与历史沿革
第三节 文献、方法与结构
第二章 移民、卫所与藩府:明代前中期怀庆府地方社会的结构
第一节 明初怀庆府的移民
第二节 怀庆卫的设立及移民军户
第三节 郑藩移国中的军户
第四节 他乡亦故乡:军户对地方社会文化传统的认同与塑造
一 军籍进士的兴起:何瑭及其弟子
二 褒崇“烈女”与重祀“先贤”:军户对地方文化传统的塑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元、明时期沁河的水利开发与水利秩序的达成
第一节 附会传说与乡村庙宇:宋、元以来汤帝和二仙信仰的变迁
一 从圣王到社神:汤帝信仰的转变
二 二仙信仰在怀庆与泽州地方历史中的演变
第二节 从官方主导到大姓专利:元至明中叶沁河水利开发格局的变迁
一 官方主导下的水利开发:元代怀孟路广济渠的开凿与用水制度
二 明代中期济源县五龙口地方渠系的整合
三 大姓专利:广济、利人渠争水中的乡宦与乡民
四 水利兴废背后的地方赋役制度
第三节 “二十四堰”轮灌制:广济渠用水制度的形成
一 “一劳永逸”:济源县五龙口广济洞的开凿
二 “励劳”公直:用水特权的保障
三 利泽均衡:广济渠的管理及用水机制
第四节 河、济二邑利水之争的根源与分水格局的确立
一 “史为袁绐”:济源县永利洞的开凿
二 利人、丰稔二渠之分合:分水格局的确立
三 逝去的县令:水权的象征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渠堰旁的大姓:明末清初怀庆府乡宦与水利开发
第一节 明末乱世中的乡宦:以河内县柏香镇杨氏为中心
一 作育后昆:杨嗣修与延香馆
二 从筑城自保到义军禁锢
三 杨氏的地方网络
第二节 他者的声音:三县乡宦合作与孟县余济渠分水
第三节 “徭役及空王”:清初的怀庆府乡宦群体与地方里甲整顿
第四节 乡宦与地方宗族的兴起
一 怀庆卫军户宗族
二 从墓祭到祠堂:宗族祭祖方式的变化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济民搀越”与“恢复旧制”:清代河、济二邑的利水之争
第一节 遵宪除弊:清初怀庆府地方渠务的整顿
第二节 “济民搀越”:雍正至乾隆时期河济二县的水利纷争
一 雍正年间“摊丁入地”在怀庆府的实施
二 雍、乾时期的水利纠纷及解决机制
三 重申旧制:争水中的广济渠公直后裔群体
第三节 专营永利:河、济二县分水格局的回归
一 创建三公洞:重叙前朝故事
二 永利渠十八村:碑刻所见乡村水利组织的结构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渠润五封:近现代沁河下游水利事业的变迁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广济渠渠堰系统的衰落与水利纠纷
一 引水自贻患:民国初年广济渠系统的衰落
二 率由旧章:水利纠纷的处置
第二节 民国时期沁河水利机构与灌溉模式的演变
一 北洋政府时期沁河下游河务机构的成立与改组
二 国民政府时期地方水利机构的分合与整顿
三 民国时期沁河下游乡村水利灌溉模式的拓展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广利渠的建设与经济用水的实践
一 广利渠管理机构的设立与渠系整理
二 广利渠基层水利灌溉组织的结构与运作机制
三 广利渠经济用水方式的实践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以“人”为中心的水利社会史
附录 田野调查碑刻辑录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