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自然中的美食(全5册)(帮助宝宝通过最熟悉的食物接触自然,引导孩子善待食物,敬畏自然)
》
售價:NT$
500.0

《
东南亚的贸易时代:1450-1680年(第一卷)(120年珍藏本)
》
售價:NT$
663.0

《
海错图笔记套装(博物君考证141幅原图)
》
售價:NT$
1193.0

《
概率:人生的指南
》
售價:NT$
383.0

《
南社大辞典
》
售價:NT$
2030.0

《
清晨高效能+掌控清晨(2册)晨型精英都在用的时间管理术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469.0

《
睡虎地秦墓竹简汇释今译(语言服务书系·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
》
售價:NT$
2030.0

《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
》
售價:NT$
9588.0
|
內容簡介: |
本著作由四篇构成,每篇围绕宏观调控的一个重大问题展开理论和数量分析,研究了预期管理,双支柱调控,货币、债务与通货膨胀关系,以及跨周期调控的动态优化。本著作研究的逻辑路径起点是,先创新央行的传统预期管理理论,把央行引导公众预期,视为央行与公众博弈过程。在经济系统的时间不一致性研究基础上,提出两种不同的央行声誉。逻辑路径展开是,把时间不一致性扩大到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针对宏观资源配置和宏观风险配置,建立央行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目标制理论。逻辑路径重点是,把财政纳入研究范围,建立新的包括央行与财政的通货膨胀理论框架,分析货币与债务的资源配置和风险配置。逻辑路径终点是,研究宏观经济动态及其优化的理论基础问题,以及有关数学问题。本著作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宏观调控理论创新研究”(项目号:16AJL004)的最终成果,其第1章发表在《经济研究》2016年第10期,并获福建省第十二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第5章发表在《管理世界》2020年第10期。
|
關於作者: |
李拉亚,男,1955年8月出生。湖南理工学院数学专业1977级学生。1982年3月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1984年获数量经济学硕士学位,1988年获经济学博士学位。1988年3月至1994年11月在国家信息中心工作,并于1989年8月至1990年6月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做访问学者,1992年3月至1993年3月在香港中文大学做访问学者。1993年获得第五届孙冶方经济科学著作奖,并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97年1月至2010年3月先后就职于美国德克萨斯州议会预算局和美国德克萨斯州州务卿办公室,从事计算机信息系统及数据分析处理工作。2010年3月至2018年8月担任华侨大学全职特聘教授和博士生导师,并于2017年获得第五届金融图书“金羊奖”。2018年9月至2023年8月担任温州商学院全职特聘教授和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温州研究基地主任,以及聊城大学特聘教授。2020年其著作《通货膨胀机理与预期》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提名并立项。2023年9月起担任浙大城市学院兼职教授和聊城大学兼职教授。
|
目錄:
|
第一篇 新预期管理模式
第一章 央行政策与公众对策互动关系的利益机制分析 3
第一节 引言 3
第二节 采用软硬兼施策略的客观原因和现实背景 8
第三节 两种时间不一致性和央行两种声誉 10
第四节 不对称收益囚徒困境博弈及其假定 12
第五节 重复博弈中公众收益预期的形成机制 14
第六节 央行和公众良性互动的基本定理 17
第七节 从机制设计角度分析软硬兼施政策规则 18
第八节 总结 19
第二章 不对称囚徒困境声誉博弈模型 21
第一节 对称声誉博弈模型的条件和结论 21
第二节 假设条件和基本定理 22
第三节 证明 24
第四节 总结 30
第二篇 央行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理论基础
第三章 宏观资源配置和宏观风险配置的关系 33
第一节 两大宏观配置的内涵与外延 33
第二节 两大宏观配置关系的理论基础 38
第三节 两大宏观配置关系的基本方法 45
第四节 两大宏观配置与两大政策关系 49
第五节 两大宏观配置的一个结合点 53
第六节 总结 56
第四章 宏观风险配置的测度分析 58
第一节 导言 58
第二节 宏观风险配置测度的理论框架 61
第三节 居民部门风险配置测度 72
第四节 非金融企业风险配置测度 77
第五节 金融部门风险配置测度 81
第六节 政府部门风险配置测度 86
第七节 国外部门风险配置测度 89
第八节 房地产泡沫分析 91
第九节 总结 97
第五章 双支柱调控框架的新目标制研究 99
第一节 引言 99
第二节 两大系统调控目标及最终目标选择 102
第三节 两大系统调控工具分工及预期管理 107
第四节 广义币值稳定和新货币数量规则 112
第五节 各种摩擦的内在原因和两类逆周期调控规则 115
第六节 总结 119
第三篇 货币、债务与通货膨胀
第六章 三大宏观调控理论比较 123
第一节 日益严重的货币与债务问题 123
第二节 现代货币理论异军突起 124
第三节 三大理论对债务的不同认识 126
第四节 三大理论的通货膨胀理论框架 129
第五节 可以借鉴现代货币理论的一些观点 135
第六节 总结 136
第七章 对货币数量论的质疑与改进 138
第一节 对通货膨胀定义的分析 138
第二节 对货币数量论的质疑 139
第三节 设计新的综合价格指标 143
第四节 三大经济关系的数据分析与实证检验 147
第五节 三大关系的逻辑框架 155
第六节 总结 158
第八章 新通货膨胀理论基础 160
第一节 从财政角度扩展货币口径 160
第二节 央行和财政协调配合 164
第三节 新通货膨胀理论框架 169
第四节 新通货膨胀理论特色 171
第五节 预期和不确定性影响 172
第六节 总结 173
第九章 货币和债务的资源配置 175
第一节 已有的理论研究 175
第二节 货币和债务的效用 176
第三节 货币和债务资源配置的测度 177
第四节 货币和债券政策的协调配合 180
第五节 两大政策传导机制的问题 182
第六节 防止货币和债务的挤出效应 185
第七节 总结 188
第十章 货币和债务的风险配置 189
第一节 宏观风险配置的核心内容 189
第二节 货币和债务风险配置的理论分析框架 191
第三节 从金融周期角度考察货币与债务的风险配置 194
第四节 新增 M3/GDP 名义值 196
第五节 不引起债务型通货膨胀的安全区间和安全操作 197
第六节 总结 204
第四篇 宏观调控的跨期动态优化
第十一章 宏观资源配置和风险配置的动态优化 207
第一节 马克思再生产图式与 DSGE 模型比较 207
第二节 马克思扩大再生产图式的动态模型及稳定性分析 208
第三节 消费优先的两大部类配置动态优化 212
第四节 税收和政府投资对资源配置的动态优化 217
第五节 宏观风险配置的动态优化 229
第六节 总结 233
第十二章 宏观经济动态及优化理论讨论 235
第一节 宏观经济动态及优化理论起源 235
第二节 优化思想比较 239
第三节 在动态优化模型中引入异质性分析 241
第四节 在动态优化模型中引入风险 242
第五节 跨周期调控的动态优化基础 247
第六节 对动态优化的经济哲学思考 251
第七节 总结 260
第十三章 动态系统的数学与符号思考 262
第一节 在算法中采用符号及其应用 262
第二节 对自然数的一种分类 267
第三节 用质数构造偶数 271
第四节 偶数三角形的一些概念和性质 278
第五节 中间偶数排队顺序法 286
第六节 一种特殊的二元一次不定方程组求解法 299
第七节 从众行为的算法有效性分析 326
第八节 总结 332
结束语 334
参考文献 335
|
內容試閱:
|
本著作理论框架由四大模块构成,每一个模块围绕一个宏观调控的重大问题展开理论分析和数量分析,每个模块构成书中一篇内容。这四个模块研究的重大问题是:预期管理,双支柱调控,货币、债务与通货膨胀关系,动态优化的跨周期调控。这四个重大问题是实践中出现的热点问题,是宏观调控理论的四个重要方面,是制定政策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也是我们长期研究并在近几年取得突破进展的问题。
本著作研究的逻辑路径是由点到面,逐步扩大研究范围。第一篇先拓展央行的传统预期管理理论,把央行引导公众预期,视为央行与公众博弈过程。在经济系统的时间不一致性研究基础上,我们提出了二种不同的央行声誉。第二篇把时间不一致性扩大到经济系统和金融系统,我们针对宏观资源配置和宏观风险配置,建立央行双支柱调控框架的目标制理论。第三篇把财政纳入研究范围,我们建立新的包括央行与财政的通货膨胀理论框架,分析货币与债务的资源配置和风险配置。第四篇比较马克思再生产图式的动态优化模型与DSGE模型,我们研究能容纳不同理论的宏观调控理论框架,研究跨周期调控的动态优化理论基础问题。
本著作研究在逐步扩大范围的同时,又贯穿一条时间因素主线。如同物理理论,时间也是经济理论的重要研究对象。现代宏观经济理论发展,跨期和动态优化是一条主线,时间是这条主线的重要因素。
传统宏观调控理论仅研究资源配置,不研究风险配置,仅注重不发生高通货膨胀的底线,不注重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2008年美国金融危机后,宏观调控理论加进了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内容。如目前中国宏观调控中,注重资源最佳配置,注重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虽然中国央行一直把预防通货膨胀作为首要任务,但目前中国宏观调控注重的是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本著作理论框架的特色是,要实现两个最佳配置,设置两条底线。宏观调控不仅要实现资源最佳配置,也要实现风险最佳配置,不仅要设置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也要设置不发生高通货膨胀的底线。这两个配置是互相联系的,这两条底线也是互相联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