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玄学与魏晋士人心态(精)--中华学术·有道
》
售價:NT$
398.0

《
硅、神经与智能体:人工智能的觉醒
》
售價:NT$
398.0

《
明代粮长制度(增订本)精--梁方仲著作集
》
售價:NT$
316.0

《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本雅明精选集
》
售價:NT$
398.0

《
印度古因明研究
》
售價:NT$
602.0

《
帝国痼疾:殖民主义、奴隶制和战争如何改变医学
》
售價:NT$
367.0

《
理智与疯狂
》
售價:NT$
347.0

《
数字文化:公共空间、平台与算法
》
售價:NT$
505.0
|
內容簡介: |
《汕头城市发展的空间形态与进程(1860-1949)》关注汕头在1860年至1949年的发展和空间形态演变,综合历史学、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径,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建立数据库、绘制专题地图,论述汕头开埠初期的土地开发、民国时期的规划建设、商业的发展及空间分布、人群活动与地产投资,再现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期运用自身所掌握的资源和可操作的机制,对空间进行开发、利用和改造,揭示汕头的金融网络、商业网络和人群网络,以及相关的制度对城市空间和人居格局的深刻影响。
|
關於作者: |
欧阳琳浩,1989年生,广东澄海人,201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历史学博士学位。2019-2021年于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在站期间申获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一般资助。现为中山大学历史学系科研博士后,主要从事历史地理学、城市史、海洋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发表于《近代史研究》、《中国历史地理论丛》等刊物。
|
目錄:
|
绪论
第一章 晚清时期填海造地与扇形空间形态塑造
第一节 1860年后的“向海争地”
一 没有租界的“居留地”
二 民间的填海策略和官府的因应
第二节 潮海关填地与海岸线南移
一 1865-1866年海关码头的购置和扩建
二 海关船港地与东南堤的延伸
第三节 扇形填海与空间塑造
一 1870-1895年耶士摩的填地
二 扇形轮廓与路网初成
小结
第二章 近代市政对城市空间的管治
第一节 管而不控的前市政时期
一 19世纪下半叶商人的主导作用
二 20世纪初警察机构的路政管理
第二节 市政时期的行政干预与法规约束
一 1921年市政厅及其工务局的设立
二 市政例规章程的颁布及其约束力
小结
第三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城市规划指导下的空间改造
第一节 20世纪20年代的城市改造计划
一 “八二风灾”对城市的破坏
二 1923年的“改造汕头市工务计划”
三 1926年“改造市区工务计划”的颁布实施
第二节 城区路网的形成
一 道路规划的实施
二 辟筑道路的困境与官方的应对
第三节 20世纪二三十年代旧商埠的改造
一 骑楼街区的形成
二 “四安一镇邦”“四永一升平”和小公园
小结
第四章 商业、地产的分布与城市空间的发展
第一节 大资本行业及其分布特征
一 操控资本的行业
二 20世纪40年代侨批业、出口业的空间分布
第二节 人群活动与房地产投资
一 潮梅各属的移民及其商业权柄
二 房地产投资及其空间特征
三 侨资房地产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