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南社大辞典
》
售價:NT$
2030.0

《
清晨高效能+掌控清晨(2册)晨型精英都在用的时间管理术 中小学课外阅读
》
售價:NT$
469.0

《
睡虎地秦墓竹简汇释今译(语言服务书系·出土战国文献汇释今译丛书)
》
售價:NT$
2030.0

《
敦煌学大辞典(第二版)
》
售價:NT$
9588.0

《
全2册图解本草纲目漫画讲透黄帝内经正版白话文彩图版中医书籍皇帝内经大字体全集食疗养生书籍大全
》
售價:NT$
648.0

《
中国佛教美学典藏·地面寺院造像(上、下)
》
售價:NT$
6120.0

《
华夏香谱:丰年古法合香集
》
售價:NT$
500.0

《
中国年画史
》
售價:NT$
857.0
|
內容簡介: |
数字新媒体已经渗透进我们生活的各个情景,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既有的传统社交方式。如何理解微信朋友圈的点赞行为?为什么父母与孩子之间会因为表情包产生分歧?在亲密关系中的伴侣能否查阅对方的手机内容?我们是否愿意添加陌生人的微信号?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在工作、生活和学习等各种情景中不断面临着这些问题,而这也引发了很多的困惑、焦虑或者希望。本书作为国内第一部聚焦数字时代人际传播的专著,综合新闻传播学、社会学、人类学、计算机人际互动等各学科的理论资源,为我们理解、分析和解决相关数字交往的议题提供了耳目一新的知识与洞见。
|
關於作者: |
苗伟山,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曾在法国波尔多政治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埃默里大学、北卡夏洛特大学、澳洲迪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高校担任访问学者和客座教授。在国际英文知名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等中文期刊发表论文30多篇。
|
目錄:
|
第一章 家庭情景/1 第一节 超人际互动与中介化亲密关系的形成/1 第二节 亲密关系可以购买吗:理解虚拟恋人的情感劳动/8 第三节 从男性气质到父职:数字时代如何“做父亲”?/13 第四节 表情包:数字化排斥/17 第五节 屏幕里的亲情:远程家庭沟通中的数字不对称/21 第六节 少年触网之烦恼:基于父母干预理论的视角/26 第七节 家族微信群:中介化的孝道实践/32第二章 学习情景/37 第一节 为了在场的缺席:上网课/37 第二节 数字时代的社会化/43 第三节 同辈沟通:社会学习理论/48 第四节 从“追”星到“造”星:准社会关系的建构与变迁/53 第五节 脚本理论:新规范、新常规,还是新规训?/56 第六节 串聊(crosstalk):手机的社交融入与多重关系协商/61 第七节 “数字挖坟”:社交媒体上的语境坍塌/70 第八节 交叉性:为什么我DeBuff叠满了?/76 第九节 复媒体与平台摇摆/82 第十节 打造人设:社交媒体平台上的数字脸面/87 第十一节 数字时代的模因(meme)/91 第十二节 数字时代的社交性:分享还是不分享?这是个问题/96第三章 工作情景/102 第一节 微信点赞:微互动与关系理论/102 第二节 暂时关闭朋友圈:驯化与再驯化理论/110 第三节 数字断连:反思连接与工作/116 第四节 恼人的60秒语音轰炸:时间政治的困境/124 第五节 寒暄:情感交际还是“情感劳动”?/130 第六节 抢红包也有规矩:微信中的惯习运作/137 第七节 职场交往:身份传播理论/141第四章 社会情景/147 第一节 防不胜防的网络诈骗:社会线索还靠谱吗?/147 第二节 网络购物:社会交换理论/152 第三节 叙事和意义建构:传播就是讲故事/157 第四节 “陌生人关系”:互联网社交与新型人际关系趋势/163 第五节 逝者的社交留言:社交媒体哀悼/171 第六节 N-adic:基于多元受众的网络人际互动模式/176 第七节 无处不在的“BigBrother”:从监视理论谈起/182后记/1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