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光影:南方报人75年镜头实录

書城自編碼: 4040979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歷史专业史
作 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
國際書號(ISBN): 9787549129133
出版社: 广东南方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0-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16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750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觉醒吧!薪人类
《 觉醒吧!薪人类 》

售價:NT$ 301.0
从零开始学压花
《 从零开始学压花 》

售價:NT$ 301.0
尤物·情钟篇
《 尤物·情钟篇 》

售價:NT$ 230.0
定江山:西汉政界往事
《 定江山:西汉政界往事 》

售價:NT$ 347.0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2024)
《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年鉴(2024) 》

售價:NT$ 2448.0
珞珈中国哲学文存(第二辑)
《 珞珈中国哲学文存(第二辑) 》

售價:NT$ 500.0
索恩丛书·罗尔夫·盖苓(1884~1952年)
《 索恩丛书·罗尔夫·盖苓(1884~1952年) 》

售價:NT$ 454.0
须生一脉——京剧马(连良)派剧目与传人
《 须生一脉——京剧马(连良)派剧目与传人 》

售價:NT$ 60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449
《 中国书法史(增订本) 》
+

NT$ 305
《 中国人口三千年 》
+

NT$ 962
《 历史的衣橱 :中国古代服饰撷英 》
+

NT$ 551
《 古建筑日读(修订版) 》
+

NT$ 653
《 中国建筑史 》
+

NT$ 554
《 全球科技通史(吴军作品) 》
編輯推薦: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也是《南方日报》创刊75周年。75年来,南方报业与党和人民事业同呼吸、共命运,一代代南方报人用文字和影像记录下广东发展变革的一个个精彩瞬间,为历史留存下一道道珍贵印记。
昨天的新闻照片,今天的历史底片。本书辑录约400多幅1949—2024年间南方报人拍摄的新闻图片,这是一代代“南方”摄影人与时代的对话,更是一幅细节满满的南粤风情长卷、一部鲜活的广东当代图史。从穿越时光的历史照片,到新时代的新影像,透过南方报人的镜头,我们得以回望广东75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得以探寻沧桑巨变中的社会万象,得以感受指引和支撑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內容簡介:
本书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5周年、《南方日报》创刊75周年的献礼之作,从南方报业下属媒体于1949—2024年间拍摄的新闻图片中,精选最具典型性、独特性、影响力、冲击力的400多幅经典影像,采用珍贵图片与文字简述、新闻片段相结合的形式,串联起广东75年来的发展画卷。
本书立足民生视角,讲述家国记忆,突出时代性、人民性,聚焦南粤大地上的重大事件、重大变革、重大现象,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进程和人民生活变化。全书以时间为脉络,分为“新生与求索(1949—1978)”“大潮起珠江(1978—2012)”“新风赋新程(2012—2024)”三个主要篇章,辅之以“特辑”,再现广东75年的奋斗史,展现广东的奋斗精神与时代风貌,体现南方报人的使命担当。
關於作者: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是以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为龙头组建的党报集团,是广东最具影响力的主流舆论阵地,是广东唯一入选“国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主流媒体集团。南方日报创刊于1949年10月23日,与新中国同龄。1998年5月,经批准挂牌成立南方日报报业集团;2005年7月,更名为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经过70多年的改革发展,集团形成了以南方日报为龙头,拥有5家报纸、9种期刊、10家网站、6个客户端、超400个境内外社交平台机构账号、1家出版社以及3000块互动触控屏、10000平方米户外LED大屏的“报、刊、网、端、微、屏”全媒体传播体系,覆盖用户超过4.57亿。
目錄
上篇 新生与求索(1949—1978)
开新
百业
风华
人家

中篇 大潮起珠江(1978—2012)
先行
百业
风华
人家

下篇 新风赋新程(2012—2024)
逐梦
百业
风华
人家
绿美

特辑

编后
內容試閱

南方光影 时代风华
刘启宇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75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过弹指一挥间,但对中华民族而言,却是沧桑巨变、换了人间。75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发展成就,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的伟大传奇,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一滴水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隅的变迁可以反映整个国家的繁荣与进步。广东是岭南文化中心地、民主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先行地,见证了中华民族从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新中国成立75年来,经过数代人的艰苦奋斗,广东完成了从经济相对落后农业省份到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惊人跨越,创造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发展奇迹,成为新中国发生翻天覆地巨变、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生动缩影。
75年前,紧随着新中国的脚步,迎着华南解放的曙光,《南方日报》应时而生。作为中共广东省委机关报,《南方日报》忠实记录南粤大地上的生动实践和巨大成就,纵情讴歌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面貌。一代代南方报人以高度的使命感和厚重的人文情怀,在每一个重要时刻都赶赴一线,用专业的视角和精湛的技艺捕捉了无数不朽瞬间,留下了一张张穿越时空的珍贵历史影像。
光阴荏苒,岁月无声,但往事如昨,风华永存。影像是对历史最真实的回眸,也是对时代变迁最客观的再现。南方日报社的影像资料是忠实记录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历史巨变的重要影像数据库。我们秉持典型性、独特性、影响力、冲击力的原则,从数百万张照片中精选出400多张结集成书。这些照片记录了南粤大地上的重大事件、重大变革、重大现象,都是具有重大社会影响的、视觉冲击力比较强的经典影像,其中有不少是中国新闻奖、广东新闻奖获奖摄影作品,可以说代表了南方水平、广东水平、国家水平。
历史影像是时代的注脚,沉淀着斗转星移的岁月,承载着一代代人的共同记忆。在75年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中,广东各地与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一张张珍贵的老照片记录下这些重大成就,也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了什么是“广东奇迹”、为什么有“广东奇迹”。回望过去,奇迹的起笔处——1949年10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广州,南粤大地由此开启新篇,广东人民从此当家作主,满怀豪情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各项事业百废待兴,各项建设全面展开;奇迹的关键时——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广东以“敢为天下先”的担当“杀出一条血路”,创造了许许多多的“全国第一”,奠定了改革开放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的地位;奇迹的再跃升——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召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广东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勇毅前行,奋力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以自身的大发展、大变化生动反映了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
历史,往往在今昔对比中才能看得更加清楚。这本《光影——南方报人75年镜头实录》犹如一本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广东影像志”,分为“新生与求索(1949—1978)”“大潮起珠江(1978—2012)”“新风赋新程(2012—2024)”三个篇章,辅之以特辑,清晰展现了广东75年的奋斗史,也展现了南方报人的使命担当。当我们凝视那些用镜头捕捉下来的瞬间,一张张老照片、一个个老故事,都如昨日之事,历历在目,至今仍能带来震撼与感动,也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
时间是伟大的书写者,照片是忠实的记录者。萃南方光影,映时代风华,我们以《光影——南方报人75年镜头实录》记录广东走过的路,再现那些筚路蓝缕、春华秋实的岁月,洞察现代化新广东的美好前景,更是为广东在新征程中努力创造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新奇迹凝心聚力。这是庆祝《南方日报》创刊75周年的一项盛举,更是以实际行动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致敬!
是为序。
作者系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绪论
光影中的历史密码
兰红光
2024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5周年和《南方日报》创刊75周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出了这本《光影——南方报人75年镜头实录》。此书于浩浩的历史时空中,在茫茫的“旧闻”之海里,爬梳钩沉,披沙拣金,以重新串联起来的“新闻”,勾勒了一条广东发展的清晰历史线索,呈现了一幅南方报人眼中的当代广东恢宏、丰富的历史图景,奉献了一部别开生面的广东当代史。
这本书“用照片来说话”。它的主角是照片,是几代南方报人75年来拍下的有代表性的照片——当时的新闻照片,今日的历史图鉴。
照片的价值自不待言。“一张好照片胜过一千字。”“如果用语言可以说得清楚,何必背起相机。”“摄影是一种真实,非常微妙,甚至比真实还要真实。”……仅仅从这些佳句名言中,便足以见得照片这种介质不可取代的价值:它是文字之外的独特存在,甚至可以说,它本身就是一套独立的话语体系。
当一张张照片从众多的照片中被挑选出来,被回望,被凝视,又被置于时间的脉络中排列组合起来,一个崭新的空间浮现了,遥远却又亲切,凝固而又流动,细微而通宏大,我们仿佛走进时光隧道,可以从中披览舒卷的时代风云,重温生动的集体记忆,体会丰富的人间情味,读出无尽的历史信息——社会发展、百业兴衰、生活流动、家庭跃迁、人物风华等等,或显或隐,尽在其中。
如果说新闻是历史的草稿,那么,照片是不是历史的底片?

这本书由一张张照片绵延而成一幅历史的长卷。这是照片中的75年,是南方报业版的当代广东75年图史——当然也是新中国75年历史当中具体而微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南方日报》创刊那天开始,75年来,南方报人几乎从不间断地用镜头记录了新中国的诞生,记录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记录了广东改革开放披荆斩棘的先行先试,记录了新时代的广东实践——更为波澜壮阔的新征程新发展,以及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其中,有关系国家发展进程的一个个重大事件、广东改革开放的一个个重要瞬间,有重大工程项目、重大活动现场……
在黑白胶卷时代的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州庆祝解放大游行,人民迎来新生;可以看到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户喜迎丰收,全省农业生产迅速恢复;可以看到在雷州青年运河那样的水利建设工地上,人们热情高涨,干劲十足;可以看到海丰第一个妇女捕鱼队那样获得了平等和解放的新女性形象;可以看到首届广交会拉开帷幕,广东建立起与世界交流的外贸窗口……
在改革开放后图像语言日渐丰富的影像中,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凭着敢为人先的闯劲创下多个全国“第一”;可以看到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加速建设,城乡面貌日新月异;可以看到由制造到“智”造的产业升级,看到广东向经济强省、文化强省迈进的稳健步伐。
新时代,随着大项目纷纷上马、大基建陆续竣工,大景别、全景式展示更显必要,无人机航拍成为惯常操作,影像呈现出更为壮观的视觉效果。俯瞰横琴、前海、南沙、河套“四大平台”,遥望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发挥的试验示范作用,看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由蓝图走向实景。倘若缩小景别,可以看到粤港澳大湾区丰富的创业平台、就业机会,看到广东参与共建“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成果,看到强国梦正一步步变为现实。
透过一张张照片的具体影像、历史细节和时代温度,以小观大,见微知著,我们看见照片后面更为宏大广阔的背景,这就是国家发展的历史进程和广东的奋进轨迹。75年间,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广东在探索中前进,作为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实验区,敢为天下先,勇做弄潮儿,实现了从一个经济比较落后的农业省份向全国第一经济大省的历史性跨越。

南方报人的镜头,也摄入南粤大地的山川风物、习俗民情、百姓生活和烟火人家,跃动着独特鲜明的岭南文化色彩。
本书上篇为数不多的彩色影像中,有一张1965年除夕广州太平路花市的照片,画面中花团锦簇,游人如织,一派热闹景象。此前一页,也是一张花市的照片:著名作家冰心在1962年的广州花市上,买到她最喜爱的紫玫瑰和大丽菊。此后本书还多次出现花市的场景,比如2018年和2024年的花市。花市是广州传统的民俗活动,是广州人日常生活中的盛大仪式,寄托了他们对春天的赞美、对当下的享受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花市也是一项受到民众广泛认同和参与的商贸活动,由此可以一窥广州商业城市的生态。花市作为一个显著的文化符号在书中反复出现,叙写着自然、人文、生活和商业生猛交融,淡定自在的岭南文化特质。这实在是书中一个相当有趣的“案例”。
广东背倚五岭,面朝南海,自古以来就见证着海上丝绸之路的商船往来、文化交汇,接受着商业文明的深刻影响,孕育出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进取的精神气质。广东的经济振兴、文化繁荣,离不开地方精神文化的长期浸润。
这种地方精神文化渗透于群众生产生活的点滴痕迹,在书中随处可见——计划经济时期,城市里可见时尚之风,市民有机会穿上广州市轻工业研究所设计的新装,在理发店烫个时兴的卷发;国民经济调整时期,商业、供销部门的基层网络深入农村,增城县在农村中广泛开展购销交流会和送货下乡,让偏远地区的农民也能购买到心仪的商品;改革开放前夕,江门出现了24小时营业的日夜商店,天黑后店里仍挤满了前来购物的顾客;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更是得风气之先,诞生了全国第一个经营服装的个体户集贸市场、内地第一家超级商场,商业活动愈加活跃;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各个层面的国际交流越来越丰富,羊城国际舞蹈节、国际集体婚礼先后在广州拉开帷幕,而东莞市虎门镇则以一镇之力举办中国(虎门)国际服装交易会;进入21世纪,从揭阳的“亿元电商村”到香港青年在江门建起的现代农业“梦工厂”,个体的创业故事仍在被不断续写……
一个个鲜活的人,一段段生动的故事,一幅幅如在眼前的生活图景……这是宏大叙事之下的细致肌理,洋溢着岭南这方水土的灵动气息,“颗粒度”饱满,生活之树常青,其间的人性人情格外动人。

在摄影领域,广东也是得风气之先者。创制了中国shoubu照相机并撰著了中国最早摄影文献的邹伯奇,被誉为“19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摄影师”的黎芳,拍摄了毛泽东第一幅标准像、开创了中国革命新闻摄影事业的郑景康,拍摄了鲁迅先生生前最后照片、创办了《晋察冀画报》的沙飞,中国红色摄影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最主要的摄影领导者石少华,都是广东人。
前辈的经验为后来者开辟了道路,尤其是郑景康等红色摄影家,开创了政治性、新闻性和艺术性高度统一的影像创作路径。在此基础上,南方报人作出了“南方”视角的表达。
《南方日报》在发刊词中,解释了取名“南方”的寓意:“本报是中国共产党中央华南分局的机关报,也是华南人民意志的传达者;除了中国人民和华南人民的利益之外,我们没有别的利益……”
这种政治的担当和人民的立场,是包括摄影在内的“南方新闻”的根基和灵魂。由此出发,几代“南方”摄影记者75年来接续耕耘,在各种新闻现场摸爬滚打,通过大量艰苦实践和丰富经验积累,逐渐形成了“南方”新闻摄影的专业品格和艺术风格。
南方日报首位专职摄影记者赵慕志创作了最早的“南方影像”,开启了属于南方报人的视觉表达。他冒着生命危险拍摄的《广州海珠桥被炸前后》组照,近距离记录了广州海珠桥被国民党军队炸断后桥体倒落珠江、桥下船舶尽毁的惨状,极具历史价值。他还拍摄了《广州解放》《欢迎解放军入城》等大量珍贵的新闻照片。
将目光转移到当下,我们还可以看到,从神舟六号返回舱着陆到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王亚平顺利出舱,从长江抗洪到汶川大地震后的抗震救灾,从南方冰灾中的“爱心接力”到抗击新冠疫情过程中“最美逆行者”脸上的道道勒痕,从姚明在天安门前传递北京奥运会圣火到中国健儿在巴黎奥运会勇夺金牌……“南方”摄影人秉持“大事有南方”的职业精神,从不缺席重大新闻现场,他们用出色的视觉语言,以富于冲击力的画面,报道牵系民众的消息,讲述打动人心的故事。他们甚至向纵深挺进,跨年度跟踪报道,拍摄了不少专题图片故事。书中“特辑”部分的作品,最能体现此种深度和高度。

您即将打开这本书,一张张照片将扑面而来。这些照片在当日的新闻事件和历史场景中被捕捉、被定格的时候,是一个“编码”过程;如今,您细读在新的语境中重新呈现的照片,则是在“解码”,您会从中发现诸多细节和故事,也可能唤起始料未及的个人记忆……
光影摇曳,历史浮动,密码依稀,等着您来洞察。
作者系中国新闻摄影学会会长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