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经济再认识 」「 第一章物价与房价“比翼双飞” 」第一章物价与房价“比翼双飞”这次到德国后,德国的物价和房价让我感到震惊,以往德国货币购买力稳定的印象被颠覆。探索价格快速上涨的背后因素,成为我在柏林期间的一个重要兴趣。第一节德国的通胀教训德国人非常重视控制物价,原因之一就是德国近代史上曾出现过非常恶性的通胀,给了德国人惨痛的教训。一次是一战后,战败后的德国,也就是当时的魏玛共和国,必须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尤其是在法国的强烈要求下,赔款榨干了德国的收入,仅仅1919—1921年,德国就赔偿了各国50亿金马克。金马克是德意志帝国在1873年开始发行流通的货币单位,以取代德意志帝国统一前各邦国自己发行的货币。采用金本位制,货币发行量对应黄金储备。一战中,在战争支出与通货膨胀的压力下,纸币的发行不再受到黄金储备的担保,金马克纸币不断贬值。战争结束后,德国不得不进行金融改革,废止了金马克。一战战败后,德国作为战败国必须赔款。但赔偿的货币是金马克金币(而不是纸马克),因而德国绝大多数的金马克金币赔偿给了战胜国。由于战胜国的压榨,加上还需要支付各种支出,德国政府开启了印钞机,于是很快就爆发了通胀。1923年,德国的1斤土豆就需要450亿马克,1个面包就要2000亿马克。这场危机来得太快,想要生产大面值的纸币都来不及,德国只能在那些1000马克的纸币上盖上印章,代表着这张纸币直接变成了10亿,也就是说一张钱币直接升值了100万倍。据统计,1919—1923年德国物价指数飙升4815亿倍,经济陷入灾难,这为后来纳粹上台埋下了伏笔,对德国和世界来说都是一场劫难。这一通胀数据我在写论文时曾经用到过,当时编辑还特意打电话与我核实,因为这数字太“离谱”了,但事实就是这样。这个案例我在给学生上课时也经常用到,再配上几个德国小朋友拿成捆的纸币当玩具的照片,生动体现了当时钱如何变得不值钱。另一次是二战结束后到1948年的恶性通胀,当时德国经济遭受战争的严重破坏,原料不足,粮食奇缺,各大工业部门之间发生严重的比例失调。同时,通胀日趋恶化,钞票发行猛增,物价飞涨,帝国马克1924—1948年德国发行货币的名称。失去了货币的职能,美国香烟成为流通手段。比尔李、向咏怡:《大滞胀——下一步:通缩?通胀?或者滞胀?》,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55页。1948年6月20日,德国不得不进行货币改革,发行新货币,名曰德意志马克,即DM,原帝国马克等旧币从1948年6月21日不再流通,并规定居民的旧币按101的比率兑换DM,居民在金融机构的存款,也按101的比率兑换,但只能将其中的半数列入自由账户自由支取,另一半转入国家账户冻结。货币改革后,德国中央银行(德国联邦银行)一直推行紧缩或偏紧的货币政策,有效地控制了社会总需求,解除了通胀压力。基于历史上的惨痛教训,德国对通胀的警惕根深蒂固,坚持将物价稳定作为德国中央银行的首要目标,德国马克也因此一直币值坚挺,德国人引以为荣。欧元区成立时,作为德国放弃自己钟爱的德国马克的条件,其他国家同意将欧洲中央银行优先政策目标设为物价稳定,而且也将地点设在了德国的法兰克福,目的是让德国人放心,欧元流通后仍然会像过去的马克一样有效控制物价。在使用欧元后,包括德国在内的欧洲国家在经过短时间的物价上涨后,物价水平趋于稳定,从欧元诞生的20年时间来看,也就是1999年作为货币符号诞生到2019年新冠疫情暴发之前,欧元区的通胀率处于平均2%的水平,德国的物价也很稳定。图1-1欧元区与德国通胀率(2010—2022年)数据来源:欧盟统计局网站。“HICP-inflation rate”,Eurostat,https://eceuropaeu/eurostat/databrowser/view/tec00118/default/table?lang=en
第二节疫情下的物价虽然此前在德国没有长期工作或学习的经历,但近些年我经常到德国出差,对德国的物价也有一些直观感受,再加上作为所谓的欧洲问题研究学者,对德国的经济和历史有一些基本的了解,对德国的物价水平确实有着稳定的印象,而且德国的物价还比欧洲其他国家低一些。比如到巴黎、伦敦出差,在找酒店时,作为公务人员的预算显得捉襟见肘,但在柏林就相对宽裕,可以住得舒服一些,吃饭、购物也是如此。记得曾在比利时工作的朋友说起,他们周末不时开车到德国买东西。加上之前我们提到的,德国人对通胀的厌恶,让我已经形成一种先入为主的印象,那就是德国不可能有严重的通胀。但这次来德国,这种印象被颠覆了。我在来之前并未准备多少衣服,想着来了以后在当地买,没想到衣服是有,但价格不一样了。记得2017年来柏林出差时,在奥特莱斯买了一件狼爪的夹克,当时花了30多欧元,而2021年已经涨到了70多欧元。在来了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平时买的牛奶也从109欧元涨到了129欧元,第二年则又涨到了179欧元。认识的一位负责食品采购的厨师说,土豆作为德国的主食,价格已经比疫情前翻了一番,身边的其他朋友也都结合自身经历说,以前花20欧元可以在超市买好多东西,现在不行了。亲身感受和统计数据相互印证。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2022年1月发布的数据,消费者价格指数在2021年12月同比上升53%。自1992年6月物价上涨58%以来,近30年的通胀率从未如此之高。总体而言,2021年德国通胀率平均为31%,为1993年以来最高水平。从图1-2可以看到,在我2021年1月到柏林后的一年时间里,德国的通胀率节节攀升。分析认为,德国2021年的通胀主要由四个因素驱动:“Economic Key Facts Germany as of January 2022”,https://homekpmg/de/en/home/insights/2020/10/international-business/economic-key-facts-germanyhtml第一,疫情下为减轻企业方负担和增加居民购买力,2020年图1-22021年德国通胀月度数据(同比)数据来源:德国联邦统计局。“Inflation rate in 2021: 31% on a year earl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