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千秋堂丛书003:南渡之君——宋高宗的踌躇与抉择
》
售價:NT$
449.0

《
中国丝绸艺术大系·中国丝绸博物馆卷(明清)
》
售價:NT$
4998.0

《
为学习而设计:以任务驱动语文单元整体教学
》
售價:NT$
347.0

《
近三十年新中国史研究前沿问题
》
售價:NT$
500.0

《
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
》
售價:NT$
449.0

《
纯粹·破壁与神游
》
售價:NT$
418.0

《
春秋大义:中国传统语境下的皇权与学术(新版)
》
售價:NT$
449.0

《
女人们的谈话(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提名、最佳改编剧本奖 原著!)
》
售價:NT$
286.0
|
內容簡介: |
肺癌是我国乃至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规范的诊疗对 于延长肺癌患者生存期至关重要。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对肺癌 的认识日益丰富,治疗手段也在不断革新。从传统的手术、化疗、放疗, 到靶向治疗、免疫治疗,肺癌治疗已经迈入了精准医疗的新时代。 对于早中期肺癌患者,手术切除肿瘤是首选的治疗方式。然而,肺癌 早期发病隐匿,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是中晚期,失去了手术的最佳时机。 在这种情况下,化疗和放疗成为主要的治疗手段,但这些方法在消灭肿瘤 细胞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损伤了正常细胞,带来了一定的副作用,治 疗效果有限。而靶向治疗通过与致癌靶点结合,促使肿瘤细胞死亡,最大 限度地保护正常组织细胞,减少了全身性副作用,提高了治疗效果。免疫 治疗则通过激活肺癌患者自身的免疫机能,增强免疫细胞识别和抗肿瘤能 力,达到治疗肺癌的目的。 这些治疗方式的进步,得益于对肺癌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探索,对肿 瘤分子分型的技术创新,以及靶向药物、免疫治疗药物和多学科综合治疗 的快速发展,有效提高了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尽管如此,我们仍面临 着一些挑战,如部分患者无法从现有治疗中获益,如何通过高精度的生物 标志物对患者进行分层,以及如何克服治疗耐药性和不良反应等,亟待进 一步的临床实践与探索。
肺癌治疗主要存在以下挑战:①肿瘤异质性大,临床尚缺乏有效的 标志物指导精准治疗;②虽然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患 者预后,但耐药和不良反应的发生仍严重影响其临床疗效;③特定组织学 类型,例如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预后极差,在现有治疗手段下患者获益有 限。针对这些问题,本书系统地阐释了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微环境 与循环肿瘤标志物的动态变化规律、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前沿进展及耐 药机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不良事件等内容,并提出了肺癌潜在的精 准治疗方式,能够帮助医务工作者理解肺癌领域的最新进展,助力个体化 治疗方案的制定。
|
關於作者: |
李为民 四川大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教育长江特岗学者。 呼吸和共病全国重点实验室(华西)负责人,教育疾病分子网络前沿科学中心主 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和共病研究院院长。 担任中华医学会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副 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会呼吸病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担任Precision Clinical Medicine主编,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副主编。 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30余年。长期围绕肺癌等呼吸 系统疾病早诊早治开展基础、临床与转化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 目/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重大专项等各级科研课题;在Cell、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等高水平期刊发表研究论文;担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 会“十四五”规划临床医学专业第二轮器官-系统整合教材《呼吸系统与疾病(第 2版)》第一主编。 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个人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四川省杰出人才奖、“天 府青城计划”天府杰出科学家。 王成弟 四川大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研究员,博士研究生导师。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计 划入选者,中国肺癌早诊早治能力提升工程委员,四川省“卫生健康英才计划”中 青年骨干人才,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担任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和 共病研究院分子靶向研究室副主任。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华西医院)内科学(呼吸)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访问学 者。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临床医生,从事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治, 致力于肺癌、肺部感染性疾病的基础、临床及转化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专项项目、面上项目等多项课题。在Cell、Nature Medicine、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等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50余篇,被Lancet、Nature等权威期刊引用。研究成果荣获2020年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22年四川省 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高影响力呼吸学术论文奖;个人荣获 “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荣誉称号及美国百人会英才学者奖。
|
目錄:
|
第一章肿瘤微环境:免疫效应和抑制失衡……………………………………………… 1第二章生物标志物:肿瘤突变负荷是新的有效预测指标吗?…………………………13第三章液体活检:新技术和新证据………………………………………………………27第四章奥希替尼在EGFR突变型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作用:临床实践和耐药机制… …33第五章免疫疗法:我们可以从获得性耐药中学到什么?………………………………39第六章脑转移瘤的治疗……………………………………………………………………61第七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引起的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谱和管理…………………………71第八章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进展……………………………………………………………89第九章小细胞肺癌:生物学进展…………………………………………………………99第十章免疫治疗与放射治疗:新策略………………………………………………… 107第十一章终极精准:靶向癌症而非正常自我复制……………………………………… 11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