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2024年01月出版新書

2023年1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见证真诚——公益思想与实践的跨文化建构(跨文化中国学丛书)

書城自編碼: 4048437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社會科學社會學
作 者: 陈越光
國際書號(ISBN): 9787100243193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出版日期: 2024-11-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383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6G智能超表面无线信道环境自适应构建技术
《 6G智能超表面无线信道环境自适应构建技术 》

售價:NT$ 388.0
民国词史考论
《 民国词史考论 》

售價:NT$ 959.0
不要再沉迷优化人生
《 不要再沉迷优化人生 》

售價:NT$ 301.0
故宫书画集:精编版(刷边版)
《 故宫书画集:精编版(刷边版) 》

售價:NT$ 1520.0
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现代哲学与哲学史丛书)
《 斯宾诺莎的形而上学(现代哲学与哲学史丛书) 》

售價:NT$ 306.0
中国近现代超级工程历史年代时间轴图
《 中国近现代超级工程历史年代时间轴图 》

售價:NT$ 102.0
说文解字 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中华历史汉字甲骨文字演变图解象形文字书古代汉语字典词典带拼音读物文学课外阅读书籍 正版许慎小学生少儿学习汉字演变图解象形文字书字典
《 说文解字 给孩子的汉字王国中华历史汉字甲骨文字演变图解象形文字书古代汉语字典词典带拼音读物文学课外阅读书籍 正版许慎小学生少儿学习汉字演变图解象形文字书字典 》

售價:NT$ 347.0
中国古典数学史话
《 中国古典数学史话 》

售價:NT$ 352.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32
《 少数派的感受(拒绝PUA,拒绝标签,你只是没有被公正对待) 》
+

NT$ 449
《 性别打结 》
+

NT$ 347
《 我国社会补偿制度的构建 》
+

NT$ 454
《 社会工作机构与社区居委会关系研究:对三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场域的实践分析 》
+

NT$ 390
《 2022-2023高端科学仪器与集成电路先进装备学科发展报告 》
+

NT$ 509
《 宏谋良愿——张謇的慈善理念与实践 》
編輯推薦:
“以公益为志业”——中国公益界的通用语——是陈越光先生2019年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上提出的。在今天的中国,为什么要投身于公益呢?陈越光先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追问,在追问中深入,他认为,公益对一个社会,某种意义上就像水对于生命一样,当公益人投身公益之时,除了情怀、伦理和责任的感召之外,还有更深层的召唤。公益可以超越单纯的工具性和功利性,而成为与生命热情、生命追求合而为一的“志业”。作为公益界的领军人物,作者通过自身实践和对理论的探索,在本书中对公益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
內容簡介:
本书是作者陈越光长期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的演讲实录,分为志业、视野、修为、思想、探索、对话六个篇章。其中不仅有他关于慈善目标宗旨的深入思考,他进行慈善实践的经验总结,更有他对慈善思想的理论阐述。读者从书中可以深刻体会到中国公益慈善工作者的赤诚之心。
關於作者:
陈越光,1981年毕业于杭州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任中国文化书院院长、中国慈善联合会副会长、杭州市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西湖大学校董。被聘为教yu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师大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研究员、杭州师范大学客座教授、苏州大学红十字国际学院客座教授等。曾任“走向未来”丛书与杂志副主编,《中国残疾人》《中国农民》《科技中国》等杂志和《中国市场经济报》总编辑(主编)。著有《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书院》《谦卑》《以公益为志业》等。在参与公益事业中,被评为“中国十大社会推动者”“社会责任先锋”“十大公益人物”“中国公益人物”“希望工程30周年突出贡献者”“《中国慈善家》2022年度人物”“2023年度十大华夏公益人物”等。
目錄
时代(代序)
绪论:公益的起源和目标

第一辑?志业:心怀日出
迎接我们心中的日出 1
以公益为志业
历史内在的精神是理想主义的
在哪里见证你的真诚?——探寻第四世界扶贫国际运动的思想逻辑
百年基金会的愿景:方向与方法,胸怀与情怀
今夜,让我们仰望星空!
让智慧穿越欲望的迷障
说自己的心里话,倾听不同的声音
“伟大”是从伟大出发点的出发
以自己的脚步所至,走出一个远方
批判性思维中的建设性理性
致敬·过渡·意义

第二辑?视野:文化的疆界
跨文化视野下的慈善文化
为什么中国公益界有责任关注公益理论建设?
在历史与文化的大视野中展开慈善研究
从我出发?直面问题?发出心声
为了心中飘过的那片白云
慈善文化的定义和结构层次
中国慈善文化研究与青年学者
科学精神与慈善文化
标注时代新的思想高度
跨文化学在中国:成因与面向——兼论汤一介对跨文化研究的三个观点
法兰西学院汪德迈中国学奖的意义

第三辑?修为:责任与谦卑
责任的三重境界:生存、意义、人性
承当思想的责任
基金会团队中的责任伦理
谦卑精神的理解与践行
在困境中寻找经验?在失败处领略英雄
我的进退之思
微笑的力量
“重建斯文”五问
迎风走浪?从容坚定

第四辑?思想:在苦难的海滩上结晶
思想之盐是在人类苦难的海滩上晒出来的
一种高尚的痛苦
崭新的世界源自那些创变未来的人们内心的呼唤
在苦难面前不沉默、不沉浸
做社会底线的守道者
那里有热情动人的沉思
在道德愿景中展开未来
汤一介先生能感动后人吗?
在思想史中了解思想

第五辑?探索:有思想的行动

整体思考人类进步之道
公益与商业,从问题走向问题的深入
善是以蜗牛的速度前进的
面对另一种全球化
中国公益慈善教育的现状及发展
家族慈善的文化根基和社会价值
全球视野下的本土行动和本土经验的全球贡献
洞察时代?传承学术?理解人生——“汤一介当代学人讲座”首讲致辞
时代如天,学术是地,人生为本
历史:可以在心中复活的过去——《八十年代的中国文化书院》自序

第六辑?对话:从内心通向内心的小道
新世纪用什么来支撑我们的科学技术——对话中科院杨叔子院士
穿越时空的思想之光——对话“第四世界”秘书长白雅简
期待思想的闪电——对话《中国慈善家》毕维尹
给校长最大的治校空间——对话《界面新闻》刘素楠
即知即行,生命的存在不以生命的终结为终止——对话《儒风大家》曾繁田
企业家的终极责任是把社会利益变成企业的自身利益——对话《社会创新家》浮琪琪
附录一?致敬坚韧的力量 贺斌?
附录二?格物致知有其人——序《陈越光NGO讲演集》 徐永光?
后记
內容試閱
“现在对我来说一切荣誉都是负债。债总是要还的,还债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是蒙难,还有一种方式是劳作,持续地艰辛工作,我祈求上天允许我以后一种方式来还债,也恳请大家批评。”2月28日,在“坚韧的力量·2022年度慈善盛典”上,陈越光用这样的比喻,来表达获得慈善盛典年度人物的感受。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盟中央副主席,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在为陈越光颁奖时,评价他是“我们慈善界充满智慧的思想者,也是身体力行的行动者,我们成功的实践者,是我们的代表性人物”。
作为思想者,陈越光对慈善文化的论述,在中国公益慈善领域产生巨大影响,他在多个场合发表的演讲和观点,被收录到《一个有思想的行动者:陈越光NGO讲演集》和《以公益为志业》两部著作中,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作为行动者、实践者,四十多年来,陈越光参与希望工程等公益事业,先后在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浙江敦和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敦和基金会”)任职,对他而言,公益不仅是职业,更是志业。
2022年1月17日,即将迈入古稀之年的陈越光,辞去敦和基金会理事长一职,在短短几天后,先后接任西湖教育基金会理事长和中国文化书院院长,开启了新的航道。
大事难事看担当,群行群止看识见。陈越光做出这样的抉择,一方面是基于自己的工作节奏和人生安排,另一方面也是受到两家机构的期望和重托。正如六年前,他受敦和基金会创始人、主要资助者叶庆均之邀,掌舵敦和基金会,带领这家民间基金会一步步成为业内的标杆。
而这一次重新远航,他带着新的使命。
四十多年来,陈越光一直在传道,传中国文化之道,传天下为公之道。2019年,在中国基金会发展论坛年会上,陈越光做了题为“以公益为志业”的演讲,他表示,公益对一个社会,某种意义上就像水对于生命一样,“当公益人投身公益之时,除了情怀、伦理和责任的感召之外,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召唤。”陈越光认为,投身公益探索的人们,实际上是处在这个世界矛盾和撕裂的最前沿,除了在二元分立的世界中生活,内心有善良、有认定的价值,用工具理性的方式完成社会中要做的事之外,还可以通过几代人,或十几代人的创造力,共同创造出一种新的精神境界、新的观念思想,就像轴心时代的思想家们那样,完成人类文明新的建构,“这不是最大的公益吗?”
也正是有这样的思考,在“坚韧的力量·2022年度慈善盛典”的颁奖现场,陈越光认为我们需要一种源自内心深处的坚韧的力量,“因为现代慈善本质上是慈悲利他的道德愿景的社会展开,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不因朝东暮西的潮流而迷茫,不受昙花一现的人物所蛊惑,不被喧嚣一时的事件所吓倒,而始终不渝地以对自己、对他人、对祖国、对人类深沉的爱去创造。”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