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趋势跟踪: 汤姆·巴索的交易谋略
》
售價:NT$
352.0
《
滚滚红尘(《滚滚红尘》电影原著)
》
售價:NT$
250.0
《
罗马之变(法语直译,再现罗马共和国走向罗马帝国的辉煌历史)
》
售價:NT$
500.0
《
自然之争:1600年以来苏格兰和英格兰北部地区的环境史(新史学译丛)
》
售價:NT$
485.0
《
硝烟下的博弈:工业革命与中西方战争
》
售價:NT$
398.0
《
让内的理性主义 发现无意识之旅
》
售價:NT$
301.0
《
苏美尔文明(方尖碑)
》
售價:NT$
602.0
《
知命不惧:从芝诺到马可·奥勒留的生活艺术
》
售價:NT$
505.0
|
編輯推薦: |
全球前沿的教育创新模式引领者编写的培养儿童思考力的教科书。
让4~18岁孩子轻松掌握未来生存的核心技能——思考力
有测试,有原理、有方法、有案例,手把手教你在日常中轻松培养孩子思考力。
拥有思考力,孩子的自主性、好奇心、专注力、学习力、创造力、倾听力自然生发,水到渠成。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作者张华作序推荐。
|
內容簡介: |
10后孩子需要的生存技能,不是单在学校里能教授的!
要想孩子在时代变迁中从容生活、强力胜出,“思考力”比智商、甚至单一学习力更重要!
斯坦福大学脑科学和心理学前沿研究,6个方法,帮你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孩子的思维能力潜力!
4岁及以上儿童都适合的思考力训练!
另有当下养育孩子最棘手的疑问解答!
在当下这个无法预测的社会中,真正需要的是不仅能够在大家都在玩的“游戏”中玩得好的能力。过去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不断被迅速更新,而只能在现有规则下完成的工作正逐渐被技术所取代。因此,当今的孩子们仅适应过去的方法和世界观,是无法在残酷的未来中生存的。跳出当前框架的创造力能量,适应新方法并创造新价值的能力。其核心正是“思考力”。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支持孩子们的“思考力”呢?
“思考力”与多种人类能力和心理活动相互关联。新的脑科学和心理学在揭示“思考力”本质的过程中,明确了“思考力”的基本要素是什么。本书旨在基于这些前沿科学成果,介绍在包括斯坦福在线高中在内的全球教育前沿实践中,被证明有效的教育方法,更好地发挥孩子们的“思考力”潜力。
|
關於作者: |
[日]星友启
斯坦福大学管理层成员,主导完成该大学的线上教学转型。 取得斯坦福大学哲学系博士学位后,在该大学哲学系担任讲师,教授逻辑学。
2016年起,担任斯坦福在线高中校长,引领该校在全美高中排名稳居前10。 2020年,该中学的大学录取率排名全美第一,培养了包括美国在内的40个国家的900名神童进入全球一流大学,成为全球高质量教育典范,在教育界引起广泛关注。
著作《斯坦福学习法》等多部畅销书。
|
目錄:
|
推荐序 斯坦福思考法,助力培养高成就的孩子
前言 来自斯坦福校园的思考法
第1章 升级孩子的思考力,赢在AI时代
21 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思考力的培养,路在何方
好奇心是思考的起点
物质奖励不可取
磨刀不误砍柴工
压抑感性思维等于削弱学习能力
创造力的科学法则
哲学思维不能靠勤学苦练或经验至上
当代育儿难题解答 该不该让孩子彻底戒掉手机和网络
第2章 互惠斯坦福思考法1 学习的激情要用科学的方法来引爆
好奇心的5种类型
4种好奇心人格可以“算”出你的人生
好奇心提升幸福感
哈佛大学提升孩子好奇心的3个诀窍
斯坦福方法点燃孩子的上进心
脑科学原理助力成绩提升
杜绝刻板印象,不给孩子贴标签
激发学习欲,斯坦福有奇招
当代育儿难题解答 课外班要报多少才够
第3章 斯坦福思考法2 激发自驱力
自驱力的本质
“主动做事”为什么是一种幸福
“控制型教育”的悲剧 3 步激发孩子的自驱力 要共情,不要溺爱
用力过猛,过犹不及
找对方法,坚持下去就没那么难 哈佛精神科医学专家支招,
5 个方法对抗烦躁情绪
当代育儿难题解答 如何让孩子少玩游戏
第4章 斯坦福思考法3 学会真正的倾听
会说才会听
做到这 4 点,才能把话真的听明白
消极倾听太难防,这 4 点一定要杜绝
教孩子练习倾听
学习的助推神器
如何进行元认知训练
换位思考
5 分钟换位思考训练法
当代育儿难题解答 我们该不该查看孩子的社交软件
第5章 斯坦福思考法4 给孩子稳定的情绪内核
斯坦福教给中学生的智慧
与自己的内心拉开距离
与情绪玩场时光穿梭
从小开始练习正念
正念练习不难,只需“叮”的一声就可以开始
斯坦福慈悲冥想法
利他者终能利己
当代育儿难题解答 孩子该为学习而放弃户外运动和社团活动吗
第6章 斯坦福思考法5 点燃创造力
何为创造力
创造力的大脑机制
创造力主要源自遗传吗
放空大脑
“玩过家家”是提升孩子创造力的捷径 挫折是创造力之母
职场人士的创造力提升绝招 我的孩子是否富有创造力
当代育儿难题解答 梦想必须现在就得有吗
第7章 斯坦福思考法6 从4岁开始培养哲学思维
哲学思维究竟是什么
孩子学习哲学的诸多益处
为什么哲学思维在当下尤为重要 哲学思维教练入门须知
受到 46 位顶尖学者推崇的哲学思维技能
从 4 岁开始训练
小学生有升级版的练法
初中起步也不晚
改一个条件,结果会怎样
当代育儿难题解答 父母应该管到什么程度
结语 练就强大思考力,让孩子赢在未来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斯坦福思考法,助力培养高成就的孩子
张华
少年商学院创始人,新加坡国立大学访问学者,
《世界是我们的课堂》作者
提到斯坦福,很多人第一反应是名校。然而,名校并不仅仅是一个标签、一个标志,也不是简单地走进哈佛或斯坦福校园就能领会其精髓。名校代表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思维的启迪。虽然斯坦福的名字家喻户晓,但鲜为人知的是,它还拥有一所独立运营、备受瞩目的斯坦福在线高中(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简称 OHS)。这所在线高中与全美其他传统线下高中一起排名,它也跻身前十名。本书由斯坦福在线高中的创校校长撰写,旨在与读者探讨如何培养出像斯坦福在线高中学生那样的高成就孩子。书中提供了丰富的启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培养优秀孩子的关键因素。
关于孩子的成长,最重要的是什么?许多人认为是进入名校、成绩优异、考试分数高。然而,在我看来,或者说在本书作者看来,最重要的品质是好奇心。拥有好奇心的孩子,能够在成长过程中,甚至在成年后,保持求知欲和想象力,这一点至关重要。本书总结了培养孩子好奇心的3条核心原则,这些原则听起来或许有些反常识。
原则1:玩耍即学习。 孩子是否会玩,决定了他是否能够自主地探索世界,是否能够为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留出足够的时间。玩耍不仅仅是娱乐,更是学习的延伸。如果孩子不懂得如何玩耍,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原则2:失控即控制。 我们往往把孩子当作自己的附属品,设定各种规则,让孩子按照我们的规划生活。然而,书中提出的理念是,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独立做选择。鼓励孩子跳出舒适区,勇敢面对挑战。尽管孩子的选择不一定总符合我们的期望,但在大方向正确的情况下,给予他们独立选择的空间非常重要。
原则3:奖励即惩罚。 为了激发孩子自主学习的动力,我们常常提供物质奖励,然而这种做法往往适得其反。奖励很容易变成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谈判筹码,最终导致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过度的奖励实际上是一种惩罚。本书详细探讨了如何正确运用奖励机制,避免陷入这种困境。
本书还介绍了斯坦福在线高中的一个特别之处:跨学科学习。许多人可能认为这与自己无关,但事实上,现代教育对知识广度的要求日益提高,即使是国内的中高考路线,也需要学生具备开阔的视野。OHS将哲学作为跨学科学习的基础,例如将哲学与化学结合,探讨元素周期表背后的思辨过程。这种跨学科的思维方式,不仅能帮助孩子掌握更丰富的知识,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好奇心。
OHS不仅仅是一所注重学术的学校,它还非常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情绪管理,认为这些是教育的核心基础。在这一全球广泛关注的领域,OHS 不仅开设了体育课程,还通过社会情感学习(SEL)帮助学生提升心理健康。书中提供了具体的方法论,例如情绪管理的建议,以及如何带领孩子进行简单的正念练习。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这个人应在知识、能力和品格三个方面齐头并进。作为父母,我们关心孩子是否具备开阔的视野,自然也会关注名校。然而,如果我们把世界当作孩子的课堂,那么很多无形的思维方式——如“斯坦福思考法”——实际上人人皆可习得。虽然不是每个人都能进入斯坦福,但每个人都可以掌握斯坦福的思维方式。本书从家长的角度出发,提供了许多实用的建议与启示,帮助家长培养出具备好奇心、独立思考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孩子。
[前言]
来自斯坦福校园的思考法
你好,我是美国一所中学的校长。我们是一所六年制的学校,坐落在斯坦福大学的校园里。学校名为“斯坦福线上高中”(Stanford Online High School)。本书写就之时,建校已有16年。
搭乘硅谷的技术风潮,站在全球教育发展前沿,我们一直拥抱创新与挑战。作为一所植根于互联网的线上中学,我们成功跻身于全美一流中学之列。全校有900名学生,他们来自美国及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是一群志存高远、才华横溢的孩子,斯坦福线上高中为他们提供了“真正的国际化教学”。他们汇聚在这里,一起学习、探索。
我们身上不乏引人瞩目的标签:硅谷与斯坦福、技术路线与线上教学、六年制的学制、国际化的背景与视野,以及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等。这些足够耀眼的标签让我们从一众中学中脱颖而出。但真正了解我们的人知道,这所学校最大的特色与亮点其实是全体学生必修的一门课:哲学。
我是土生土长的日本人,虽然以理科生的身份考入东京大学,但中途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来我去了美国。
到了美国之后,我在理科和文科的选择上左右彷徨,试图找一门文理兼修的学科。最终,我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研究领域――逻辑学,并在斯坦福大学的哲学系拿到了博士学位。逻辑学是一门神奇的学科,涉及数学、信息科学等诸多学科,融合了文、理两个领域的知识。与哲学相遇,是我一生的幸运。但我的学生们必修哲学,绝非因为他们的校长是哲学博士。
学哲学对思考力的培养与强化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思考力对于当代年轻人,尤其是中小学生来说是最重要的能力之一。所以我们在创校之初,便把哲学教育视为重中之重。
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从小学到初中、高中,一路上要学习各个学科的知识。他们接受的训练是对已有信息和思维方式的记 忆、吸收与内化。
当今世界的发展瞬息万变,一切事物都有着不可知且不可控的发展方向。孩子们仅靠继承前人传下来的经验,掌握其他人都在用 的“玩法”,已无法应对复杂多变的未来。快速迭代的科学技术解 放了生产力,也淘汰了大量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人们的价值观 以及对世界的理解在不断升级,甚至被颠覆。
未来的竞争只会更加激烈,莫说胜出,想办法活下来就足以令人倍感压力。现在的孩子如果只积累过往人类沉淀下来的知识,对世界只有陈旧的感知,那么他们今后的人生就会充满危机。孩子真正要学会的是跳出藩篱,找到新视角、新创意,适应新方法,创造新价值。要成就这一系列的“新”,孩子必须具备强大的思考力。若想都想不到,想也想不通,那更遑论做呢?
生活在当今时代的孩子们的当务之急是学会质疑既有的常识与经验,以新的视角看问题,并提出独到的观点,挖掘新的价值,让一切有机会在自己的掌控下得到升华。
r 最新科研成果带来的有效训练方案 」
父母应该如何帮孩子培养思考力?我们不能仅凭一时兴起,就让孩子直接接受哲学训练。思考力的涵盖面极广,和许多其他的能 力以及心理活动都有关联。最新的脑科学与心理学研究成果揭示了思考力的本质,并确定了构建思考力的若干核心要素。
本书的使命是帮助孩子们激发出思考力中的全部潜能,为父母 们讲解融合了脑科学和心理学的最新成果,且广受全球名校(包括 斯坦福线上高中)欢迎的思维训练与教育方法。
本书的读者可能是父母,你们希望为孩子打造最强的思考力; 也可能是学生或已经工作的成年人,你们希望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 业或工作表现。还可能是任何一个充满求知欲的人,你渴望了解最 新的脑科学和心理学是如何解释和强化思考力的。
不论你是哪类读者,我都希望这本书对你有所帮助。
21世纪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在20多年前的世纪之交,人们发出过一个世纪之问:未来的 全新时代要求孩子们具备哪些技能?彼时,整个世界都热衷于畅想未来,大家都在热烈地讨论下一个千年的社会和教育可能是什么样的形态。其间还诞生了多个版本 的“21世纪最重要的能力清单”。我们细细研究便能发现,各个版本都提到了几项相同的能力。如下文所示,这些能力可归为3大类,总计7种。
下列各项能力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一致认可,一起来看一看具体内容吧!第一类是沟通与协作的能力。孩子需要拥抱全球化浪潮,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和谐相处。
沟通能力:能与他人及时交换信息和意见。协作能力:能与他人相互配合,一起解决问题或攻克 难关。跨文化交流的能力:不仅熟悉本国文化,也能接纳和理解其他国家及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和世界观等。
第二类是运用互联网和计算机的能力。随着信息产业的高速发 展,这些是孩子们备的底层能力。
搜索和整合信息的能力:能熟练使用计算机的硬件和软件。
第三类是进行批判性分析的能力。孩子需要运用批判性思维进一步挖掘新价值和新见解。
创新能力:能提出有建设性意义的想法。批判性思考能力:能针对某个观点或事物,深挖其存 在的根据与前提,并进行细致的剖析和理性的批判。解决问题的能力:能深入分析问题,找到可落地的解决方案。
其实,上述所有能力的根基都是思考力,即本书的核心话题。这些能力中的每一项都很重要,因为我们的社会正在向“知识型社 会”转型,且势不可挡。技术的迅猛发展,让信息和知识得以不断 突破数量与速度的限制,呼啸着向每个人涌来。我们要学会驾驭这 些混沌杂乱的信息流,捕捉到其中隐藏的共性与逻辑,并将其转化 为具有革新性的知识或技术。
工业时代已落下帷幕。曾经,人只需记住既有的事实、掌握已被无数人实践过的流程即可安身立命。但可以预见,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岗位在未来必将持续减少。所有简单而重复的操作,或套用既定规则进行“处理”的工作都会逐渐由机器代劳。
“填鸭式教学”“死记硬背”之类的学习方式都将成为明日黄花。如今还被这些理念所包围的孩子,前途堪忧。“得高分者得天下”这种观念早已过时,应试能力将大幅贬值。这并不是危言耸听。未来的社会将是知识型社会,下一代的精英们要学会在汹涌的信息洪流中抓住机会,挖掘新价值、创造新知识。这一切都需要以强大的思考力为基础。
思考力的培养,路在何方
至此,思考力的重要性已毋庸赘述。那么思考力的培养是否有 章可循?有针对孩子的训练方法吗?这个问题很难回答。
虽然世纪之交的那场讨论的确广泛热烈,但最终留下的也只有 “能力清单”本身。我们并未找到与之配套的训练方法,能兼具可 行性与实际效果。
在寻找方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比如在现行教育体系之 下,如何还能加入新的能力训练?学生们的学习担本就不轻,再 随意添加课程,增加学时和科目并不现实。那么,可以在现有科目 中融入一部分新的教学内容吗?
乍一看,似乎可行。但首先教学体验是个整体,某一处调整可 能看似简单,但往往意味着其他科目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与配合。牵 一发而动全身,复杂至极。其次,如何让老师们对这些能力理解到 位,进而教会孩子?再次,思考力类似于沟通或协作能力,很难进 行量化。最后,即使学校真的开始训练这种能力,也没有相应的考 试能追踪学生的学习进度,也就无法考核老师们的教学成果。
好在,很多教育机构已在着手解决这个问题,各种改进措施正在逐步推出。可惜,大家对教育环境现状的理解并不到位。20世纪的教育理念就算再陈旧,其实也在演进,又有多少人看得懂且说 得清这些近在咫尺的演进和变化呢?教育之奥妙,身在其中的我们 尚且看不透,就不难想象学校要从零开始训练学生 7 种能力该有多难。
虽然提升孩子的思考力已迫在眉睫,但学校并没有一套科学且实用的培养方案。你手里的这本书为思考力的培养搭建了一间新的“教室”,虽然在校园外,却能从侧面提升校园内的教学效果。这间新“教室”就是我们的家,或生活中你养育、陪伴孩子的一切场所。本书的使命就是让父母在这些日常空间里,化身为孩子的最强 思维导师。
有几项素养是思考力的基础。有了它们,思维的“大楼”才能拔 地而起,屹立不倒。我们先来看一看如何帮孩子打好这个基础吧!
好奇心是思考的起点
不论父母多么殷切地希望孩子学得多一点、好一点,如果孩子自己不愿学,一切就是空谈。愿意学习的人会主动开动脑筋,去了 解各个领域的观念和创想,去阅读和分析一篇篇高深的文章,去破解一道道难题,不得出答案誓不罢休。
真正的思考一定是自发的,拥有一颗能够主动运转的头脑,否则难以激发真正的思考。求知欲是思考最好的催化剂。只有当孩子对未知的事物产生兴趣、愿意主动去深挖其背后的原理时,他们才能进行有意义的思考。所以,孩子的思考力源于他们的好奇心和求 知欲,父母要做的就是唤醒并呵护他们的探索欲望。
我们又该如何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呢?对一个事物产生的兴趣, 往往是在灵魂被击中的一瞬间,心灵由内而外生发出的强烈关注与 探索热情。这种反应的有无与多少是天性使然、上苍的安排?还是 性格使然,有些人就是无法产生兴趣?抑或是环境使然、周遭氛围 烘托得不到位,人就提不起兴致?
若真如此,一切就只能听天由命了。恐怕再用心良苦的父母, 也不能在孩子的素养清单里强行加上好奇心这一条。
这些担忧和推测很有道理。好奇心毕竟是一种本能的心理活 动。这种灵魂被击中的感觉,通常都是无意间偶得的心灵体验。正
是这种令人难以捉摸的好奇心,让人类得以不断开发出新的工具和 方法,一次次战胜各种致命的灾难和威胁。
全新的尝试带来全新的思想碰撞,进而带来全新的创想与发 明,哪怕过程中可能充满了困惑、危机和失败。我们的祖先也正是 因为有了这种伟大的心灵体验,才能产生一个个奇思妙想,熬过一 场场自然界的浩劫,让血脉得以延续至今。人类要感谢好奇心。在 浩浩荡荡的进化历史中,是好奇心让我们在物竞天择的自然界里免 于被淘汰,让我们的种族得以繁衍生息。
所以,好奇心是刻进我们基因里的重要武器,是完成生存这一 神圣使命不可或缺的关键因素。脑科学界正在逐渐解开好奇心背后 的生物学原理。鲜有人生来就缺乏好奇的能力,我们的灵魂之所以 能被击中,就是因为脑神经里有这样一段先祖们馈赠的“基因武 器”。每个人都能偶得属于自己的好奇体验,但父母在保护和强化 孩子的好奇心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
首先,尊重科学,从脑科学、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客观认识好 奇心的机理,用科学的方法指导行动。本书第 2 章将运用脑科学和 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揭示“好奇”的原理,并介绍如何科学地激发 孩子的好奇心和自驱力。
其次,不要让我们自己的语言或行为伤害孩子的好奇心,父母 须时时提醒自己,小心规避。心理学界对这些语言和行为已有诸多 研究,哪些话不能对孩子说,哪些事不能对孩子做,其实早有定 论。第 2 章对这些语言和行为陷阱做了具体的讲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