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文脉的演进:中国古代文学史讲录
》
售價:NT$
602.0

《
不像说母语者:作为后殖民体验的言语
》
售價:NT$
245.0

《
镜厅:大萧条、大衰退,我们做对了什么,又做错了什么
》
售價:NT$
449.0

《
岁时请神
》
售價:NT$
857.0

《
数字经济中的劳动者:全新现实与社会挑战
》
售價:NT$
500.0

《
一百个星期六:与斯特拉·莱维追寻失去的世界
》
售價:NT$
347.0

《
亲熟与陌生——现象学视域下的自我与他人(中大哲学文库)
》
售價:NT$
500.0

《
对酒精的战争
》
售價:NT$
403.0
|
內容簡介: |
本书从中外比较的角度对世界一流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历史和现状进行全面考察。具体的研究目标如下:第一,全面考察世界一流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发展历程,明确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要素构成和作用机制;第二,深入调查世界一流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总结其目标定位、内容架构、培养模式和成效评价;第三,细致分析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基本现状,发现其基本特征、一般规律、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第四,尝试构建中国大学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理论体系,推进中国大学“人工智能 X”复合专业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
|
關於作者: |
陆小兵(1966-),男,江苏高邮人,教育学博士,南京大学大学外语部副教授,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国际化、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社会学、拔尖人才培养等。黄蓓蓓,1983年生,江苏通州人,南通大学未来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教育信息化。
钱小龙,1976年生,江苏南通人,教育学博士,公共管理博士后,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导,未来教育研究所所长,南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美国加州大学欧文分校高级访问学者。从事教育技术、高等教育和国际比较教育等方面的研究。近年来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40余篇学术论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项目若干;出版专著5部。
|
目錄:
|
第一章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萌芽期(20世纪40-50年代)
一 “人工智能”从设想变为现实
二 人工智能专业领域的形成和人才培养机构的设立
第二节 发展期(20世纪50-70年代初)
一 自然语言和机器人研究取得进展并推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
二 人工智能人才就业方向的形成和培养内容的初步建设
第三节 转折期(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
一 人工智能遭遇两个“寒冬”
二 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三 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
第四节 革新期(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
一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时代背景
二 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变革
第五节 总结
第二章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一节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概况
一 关于南洋理工大学
二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考察
三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一 价值取向
二 基本要求
三 目标构成
第三节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内容构成
一 主要分类
二 选择标准
三 设计原则
四 组织形式
第四节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
一 主要部门
二 路径选择
三 策略方法
四 影响因素
第五节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评价机制
一 组织机构
二 评价指标
三 评价策略
四 保障措施
第六节 南洋理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结启示
一 主要优势
二 存在问题
三 学习借鉴
第三章 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一节 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概况
一 关于麻省理工学院
二 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考察
三 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
第二节 麻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一 价值取向
……
第四章 斯坦福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五章 佐治亚理工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六章 卡内基梅隆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七章 伦敦大学学院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八章 爱丁堡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九章 牛津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十章 哈佛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十一章 阿尔伯塔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第十二章 世界一流大学人工智能专业人才培养的透视与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