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溺爱之罪
》
售價:NT$
255.0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NT$
305.0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NT$
551.0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NT$
305.0

《
放不下的痛:运用脑科学修复创伤的40种方法(神经科学专家带你深入了解创伤背后的脑机制,开启全面康复之旅!)
》
售價:NT$
305.0

《
经典力学的数学方法(第4版)
》
售價:NT$
403.0

《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跟随历史的足迹 见证一个民族的觉醒与抗争
》
售價:NT$
305.0

《
功名诀:左宗棠镜像
》
售價:NT$
908.0
|
編輯推薦: |
从理论到实操,学习编舞一本就够
北舞编导大师肖苏华毕生心血结晶
从根源上解决“编什么”“怎么编”的问题
|
內容簡介: |
本书是北京舞蹈学院肖苏华老师在总结国内外编导创作经验,结合20多年教学实践逐步形成的一部舞蹈编导专业教材,反映了当前国内舞蹈创作思想潮流和编创技法的最新成果。全书内容丰富,层次分明,从基础理论到编舞技法,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系统讲述了舞蹈编导教学实践,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不仅适合舞蹈专业院系使用,同时可供业余舞蹈团体及舞蹈爱好者使用。
|
關於作者: |
肖苏华
中国著名舞蹈编导、教育家、理论家。北京舞蹈学院资深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舞蹈家协会芭蕾艺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87—1988年曾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师从世界著名芭蕾大师格里戈洛维奇在莫斯科大剧院深造。
主要作品有:大型舞蹈诗《中华赋》《彩虹依然》,现代舞剧《听说爱情回来过—白蛇后传》《梦红楼》,现代芭蕾舞剧《阳光下的石头》《红楼幻想曲》《断桥随想》,民族舞剧《天马萧萧》等40余部舞剧与舞蹈作品。曾54次担任重大国际芭蕾舞比赛和现代舞比赛评委,20多次担任全国性舞蹈比赛评委,多次受邀在国内外知名剧院、顶尖大学进行学术讲座。指导创作的13个舞蹈作品分别荣获国际芭蕾舞比赛和国际现代舞比赛的4个大奖和9个金奖。
出版专著《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中外舞剧作品分析与鉴赏》《走进芭蕾王国》等11部,其中《古典芭蕾双人舞》《古典芭蕾100堂课》等5部为译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在中国推行“交响编舞法”和“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两个舞蹈编导教学体系,荣获国家级和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
目錄:
|
001 绪论
057 第一章 舞蹈语言编创理论与技法
059 第一节 舞蹈动机及其发展变化
091 第二节 舞句
099 第三节 舞段
111 第四节 主题变奏
122 第五节 卡农
131 第六节 奏鸣曲式
135 第七节 舞蹈语言的六大基本技术手法
149 第二章 独舞与双人舞编创理论与技法
151 第一节 独舞
167 第二节 双人舞
185 第三节 舞剧
259 第三章 舞剧案例分析
262 第一节 现代芭蕾舞剧《阳光下的石头——梦红楼》分析案例
291 第二节 现代舞剧《雷和雨》分析案例
313 第三节 现代芭蕾舞剧《天鹅湖》(男版)分析案例
371 后记
|
內容試閱:
|
由于中西舞蹈文化对“当代舞”一词的界定有较大的区别,故我认为有必要对此做出相应的解释。
在西方,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诞生和形成的现代舞(Modern Dance),发展到 20 世纪 70 年代后被称为当代舞(Contemporary Dance)。而在国内,现代舞与当代舞至今还是两个不同的舞种,其中现代舞是改革开放后从西方引进的舞蹈理念和形式经过本土化的洗礼所形成的舞种;而当代舞是“土生土长”的以表现现代题材为主,并吸收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和芭蕾舞的养分,但又有别于它们的新舞种。虽然国内的当代舞后来也受到现代舞较大的影响,但这种舞种分类仍保持至今。我在本书中所指的当代舞比较倾向把经过“本土化”的当今中国现代舞称之为当代舞,同时我们所指的当代舞与西方的当代舞和中国的当代舞都有所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加强调作品选材、立意、结构的重要性。特别强调在立意层面的个性化自我表达,既排除西方当代舞目前相当时兴的抽象性,又极力避免中国当代舞中较为普遍的人云亦云的现象。因此,我们明确地提出作品的立意决定了其思想的高度与深度,同时又彰显了其文化底蕴的厚度与深度。
第二,更加强调形式的重要性。我们彻底否定了“形式为内容服务”的这一长期影响中国舞蹈界的错误概念,明确阐述了形式与内容的高度统一性,并通过中外艺术创作的具体案例加以分析论证。
第三,更加强调作品语言的原创性和独创性。我们坚决反对舞种中存在的程式化倾向,提出语言“陌生化”的理念主张。也就是说,每个当代舞的编导都要努力创作自己的个性化、与众不同的舞蹈语言,而且主张不断改变、创新、升华自己的舞蹈语言。
第四,更加强调当代编舞理论与技法的通用性,努力抹掉在诸如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中国芭蕾舞、中国现代舞和中国当代舞各个舞种之间在理论与技法层面的界限。
因本人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一些不妥之处,敬请读者批评指正。本书在我的母校——北京舞蹈学院庆祝 70 周年华诞之际出版,为此我感到不胜荣幸。
在此还要由衷感谢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与关心,感谢文化艺术出版社,特别是责任编辑袁可华先生为此书的出版做出的大量认真细致的工作。
肖苏华
?2024 年 7 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