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大学问·中国“马达”:“小资本主义”一千年(960—1949)
》
售價:NT$
359.0

《
养育困境:孩子大脑、父母的语言与社会支持
》
售價:NT$
352.0

《
和小野兽一起学哲学
》
售價:NT$
347.0

《
风月难扯
》
售價:NT$
218.0

《
大学问·法庭上的妇女:晚清民国的婚姻与一夫一妻制
》
售價:NT$
454.0

《
磨铁经典第8辑:春之死
》
售價:NT$
245.0

《
哪吒三界往事 (預售,預計三月到貨)
》
售價:NT$
857.0

《
危险辩护
》
售價:NT$
301.0
|
內容簡介: |
互联网赋予信息传播更大的威力,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信息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等也催生了大量新议题和新问题,使社会诚信建构面临新的挑战。本书从社会建构论出发,关注社会诚信这一社会议题的主观性特质,立足这一社会议题的社会建构过程,将社会诚信建构活动分为公共关注、议题聚合、舆论动员、心理重塑和对策行动进行系统研究。本书认为,在社会诚信建构中应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应联尽联,打破信息孤岛,从而提高社会诚信建构的效度和力度,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逐渐形成“政府推动、社会共建,信息共享、实时互动,市场自治、行业自律,广泛应用、高度智能”的新格局。
|
關於作者: |
方艳,教授,华中科技大学传播学博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校级研究所信息传播伦理研究所所长,广告学专业负责人,首批“湖北省优秀青年社科人才”,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湖北省新媒体品牌传播研究”团队负责人,省级一流课程 《新闻编辑》主持者,湖北省本科高校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品牌传播课程组负责人,获得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奖省级一等奖、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三等奖等奖项。主持国家社科项目、教yu部人文社科基金以及湖北省社科、横向课题等各级各类项目 10 余项,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 部,出版教材1部;先后在《新闻与传播研究》、《国际新闻界》、《新闻大学》、《新闻与写作》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作者学习经历:2000.09-2004.06,湖北民族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学士;2004.09-2007.06,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美学专业,哲学硕士;2010.09-2013.06,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传播学专业,文学博士。
|
目錄:
|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理论基础及概念界定 第三节 理论价值与现实价值 第四节 互联网时代社会诚信建构研究镜像 第五节 问题框架与研究方法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社会诚信建构的公共关注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社会诚信的“可见性”提升 第二节 信息发布:公共关注的起点 第三节 信息扩散:公共关注的拓展 第四节 共鸣效应:公共关注的策略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社会诚信建构的议题聚合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新议题”聚合 第二节 概念体系:议题聚合的元素 第三节 理念重塑:议题聚合的框架 第四节 视而易见:议题聚合的取向第三章 互联网时代社会诚信建构的舆论动员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连接性”动员 第二节 数字互联:舆论动员的显著特征 第三节 诉求消解:舆论动员的多重功能 第四节 多元联动:舆论动员的路径拓展第四章 互联网时代社会诚信建构的心理重塑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社会诚信主体的心理“建构性” 第二节 他者认同:政府诚信主体的心理重塑 第三节 信任级差:企业诚信主体的心理重塑 第四节 认知悖论:个人诚信主体的心理重塑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社会诚信建构的对策行动 第一节 互联网时代的“协同性”治理 第二节 共建共治:对策行动的主体联动 第三节 数字治理:对策行动的技术策略 第四节 道德治理:对策行动的文化策略结语参考文献附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