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清史讲义
》
售價:NT$
449.0

《
教育的目的:“可见的学习”对话录
》
售價:NT$
454.0

《
财经大V鹤老师代表作品(全3册):财富从哪来+突破+鹤老师说经济:揭开财富自由的底层逻辑
》
售價:NT$
1019.0

《
《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研究与英译6:《郑武夫人规孺子》诸篇
》
售價:NT$
959.0

《
希腊黄金时代的古代科学(修订版) 象征丛书
》
售價:NT$
1428.0

《
自助·助人——朋辈辅导论
》
售價:NT$
453.0

《
海洋全书:国家地理新探索
》
售價:NT$
1010.0

《
甲骨文丛书·古埃及史(第一卷):从最早的农夫到大金字塔
》
售價:NT$
602.0
|
編輯推薦: |
本书从马克思“交往革命”切入,分析了新中国初期邮电与政治沟通、国家治理的关系,揭示了通讯事业对国家建设的巨大作用。本书创新点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第一,研究视角的创新。将邮电通信视为驱动现代国家治理的重要变量。本书秉持唯物史观,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交往革命”理论,将国家建构置于物质、行动者以及制度的完整框架之中,认识到信息构成了古今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第二,本书研究框架的创新。提出了“邮电通信—政治沟通体系形成—国家治理变革”的系统性分析框架。第三,本书研究内容的创新。将当代中国的邮电发展史和社会主义建设史紧密结合起来。总之,本书创新性地将共和国的“邮电史”和“治理史”相联系,丰富对社会主义中国治国理政规律的理解。
|
內容簡介: |
信息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发展邮电通信则是现代国家提高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本书是一部探讨新中国初期的邮电通信建设如何重构政治沟通过程以及国家治理实践的著作,以马克思提出的“交往革命”概念为线索,揭示通信力量塑造现代国家的变革效应及原理机制,依托丰富史料,详细分析呈现了建国初期书信、农村电话、报刊发行三种通信网络的建设历程及其对于国家治理的系统性影响。本书对国家治理领域的研究者,对新中国邮电史和社会史的研究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關於作者: |
邓理,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的建设教研部党的建设原理教研室讲师,复旦大学政治学博士,师从刘建军教授,主要从事党的建设、国家治理、数字治理领域研究。出版著作一部,参编著作多部,曾在《公共管理学报》《科学社会主义》《当代中国史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曾获国家奖学金、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20年年会征文二等奖、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当代世界社会主义专业委员会2022年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等荣誉。
|
目錄:
|
序言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研究视角:通信、政治沟通与现代国家
第二节研究问题:邮电、新中国的政治沟通体系及国家治理
第二章现代国家治理的通信技术视角
第一节现代国家治理的技术逻辑
第二节再造空间:现代国家治理的通信基础
第三节邮电通信与政治沟通:西方国家的历史经验
第三章理论框架:邮电通信、政治沟通与国家治理
第一节邮电通信对政治沟通网络的重构
第二节政治沟通网络重塑国家治理的基本机制
第三节案例介绍:新中国初期的邮电及政治沟通网络
第四章书信:群众参与国家治理的媒介
第一节邮政与人民通信自由的实现
第二节社会主义中国的书信类型及其政治功能
第三节纵向政治沟通体系:基于书信的参与式治理
第四节 横向政治沟通体系:书信与公共空间的重构
第五章电话:通讯技术与农村治理的变革
第一节改善农村通信:50年代的电话下乡工程
第二节电话网与新中国农村治理的变革
第六章报刊发行:国家话语传播与国民塑造
第一节报刊:现代国民建构的文化媒介
第二节邮局:国家报刊发行的关键主体
第三节报刊发行站:国家文化权力如何渗透至基层
第四节国家的文化治理:报刊对国民的主体性建构
第七章结论
第一节现代国家如何解决信息难题
第二节中国共产党领导国家建设的历史性成就
第三节新中国国家治理能力的多重塑造
第四节信息时代的通信与国家治理
参考文献
A.英文学术著作及期刊
B.中文学术著作及期刊
C.政府报告、地方志及历史文献
D.报纸及档案材料
后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