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诗词串起中国史:按照朝代顺序用诗词串起一部中国通史。
》
售價:NT$
1224.0

《
知宋·宋代之交通
》
售價:NT$
403.0

《
知宋·宋代之君主
》
售價:NT$
454.0

《
民国时期京剧名伶专集汇编(全4册)
》
售價:NT$
20298.0

《
量子力学 恩利克·费米
》
售價:NT$
245.0

《
银行业刑事风险防控与应对
》
售價:NT$
449.0

《
语言、使用与认知
》
售價:NT$
321.0

《
帝国的叙事话语:国家身份塑造与冷战时期美国外交政策 北京大学人文学科文库
》
售價:NT$
704.0
|
內容簡介: |
“《易》教”即《周易》的教化。作为中国儒家六经教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易》教”除具有儒家教化体系对德性的培养和现世的关怀外,又因《周易》“卜筮其外,哲理其中”的特殊性质为儒家教化体系提供了形上学依据。
本书基于前人研究,全景式探究了朱熹“《易》教”思想,涵盖渊源、理论基础、内容、工夫实践与影响,并联系当今社会问题挖掘其当代价值。这不仅可从教化角度系统化关照朱熹易学思想、完善儒家“《易》教”思想体系,也为发掘儒家“《易》教”思想的当代价值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可能。
|
關於作者: |
李群,山东师范大学讲师, 2002-2017年在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2017年至今在山东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工作,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攻读博士学位,在此期间于山东大学易学与古代哲学研究中心跟随刘大钧、林忠军等教授系统学习易学知识,具备较为扎实的教育学及易学理论基础。参与“先秦道家道德谱系及德育镜鉴——以‘老子’为中心的考察”等国家社科及省部级项目3项,主持或参与“儒家易教观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等厅级及校级项目10余项,独立或合作发表论文近10篇,其中《<周易>的“时中”观及其教育镜鉴》被人大复印(教育学)全文转载。
|
目錄:
|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现状与综述
三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易》教”概念、内涵及流变
第一节 “《易》教”的概念
第二节 “《易》教”的内涵
第三节 “《易》教”内涵的流变
一 “《易》教”的萌芽——卜筮设教
二 “《易》教”的确立——以德为先、人文教化
三 “《易》教”的凸显——明王道,正人伦
四 “《易》教”的发展——修已安人
五 “《易》教”的继承——迁善改过
第二章 朱熹生平著作及“《易》教”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第一节 朱熹生平与著作
一 朱熹生平
二 朱熹主要著作
第二节 朱熹“《易》教”思想的时代背景
一 社会政治动荡阶级矛盾加剧
二 经济发展恢复贫富不均严重
三 文教活动兴盛思想兼收并蓄
第三章 朱熹“《易》教”思想的渊源
第一节 对宋易象数学“《易》教”思想的继承发展
一 象由数生:刘牧之《河图》《洛书》
二 圣人之心即太极:邵雍先天易学与后天易学
第二节 对宋易义理学“《易》教”思想的继承发展
一 “理一分殊”:李侗“《易》教”
二 太极即理:二程以“理”为核心的义理之“《易》教”
三 太虚即气:张载以“太虚”为核心的义理之“《易》教”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朱熹“《易》教”思想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本体论
一 宇宙本体论:太极即理
二 心性本体论:性即理、心即理
第二节 本体论与方法论、认识论(工夫论)之融合:理一分殊
第五章 朱熹“《易》教”思想之工夫
第一节 《周易本义》卷首九 图与《易学启蒙》中体现的“《易》教”思想
一 《河图》《洛书》中的“《易》教”之韵
二 先天易与后天易中体现的“《易》教”思想
第二节 《周易本义》文本中体现的“《易》教”思想
一 《周易本义》其书及注《易〉原则方法
二 《周易本义》之“《易》教”思想
第三节 小结
第六章 朱黑“《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及当代价值
第一节 朱熹“《易》教”思想的历史影响
一 朱熹“《易》教”思想的继承发展
二 朱熹“《易》教”思想的局限
第二节 朱熹“《易》教”思想的当代价值
一 朱熹“《易》教”思想有助于当代个人品德的养成
二 朱熹“《易》教”思想有助于当代家庭教育的完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