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戏剧评论(第五辑)

書城自編碼: 4060016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戏剧
作 者: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
國際書號(ISBN): 9787576055207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12-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296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应对百年变局Ⅲ:全球治理视野下的新发展格局 》

售價:NT$ 398.0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前端工程化——体系架构与基础建设(微课视频版) 》

售價:NT$ 454.0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诗经》全注全译全本彩图 全书系列50万册焕新升级典藏纪念版 》

售價:NT$ 2545.0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道义与天下:中国知识分子精神的古代源流与当代塑造 》

售價:NT$ 407.0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大钱:如何选择成长股 》

售價:NT$ 505.0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认知行为疗法:临床工作指南 》

售價:NT$ 398.0
关系5.0
《 关系5.0 》

售價:NT$ 612.0
翻篇是一种能力
《 翻篇是一种能力 》

售價:NT$ 296.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199
《戎夷之衣(作家李静最新原创剧本,一部中国当代历史剧)》
+

NT$ 347
《汉姆莱特 莎士比亚的经典悲剧》
+

NT$ 245
《莎士比亚悲剧全集:四大经典悲剧》
+

NT$ 405
《曹禺戏剧选》
+

NT$ 1826
《毛姆剧作全集》
+

NT$ 254
《等待戈多》
編輯推薦:
《戏剧评论》第五辑,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创办,每年两期。
涵盖剧目评论、现象批评、名家谈戏、外国戏剧批评等议题。
为致力于戏剧评论的专家学者与中青年批评家提供交流平台。
一、专业的团队。上海戏剧学院作为中国久负盛名的培养戏剧艺术人才的高等学府之一,汇聚了一批专业人才。这些艺术人才中,不仅有技艺精湛的艺术家和教学能手,还有一批博学多才的戏剧研究专家。他们熟悉戏剧,长期研究戏剧,对古今中外戏剧历史和理论,有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思考。
二、多元的板块。本刊内容涵盖剧目评论、现象批评、名家谈戏、外国戏剧批评等议题,重视批评的学术性和理论体系,强调批评的多样化和前沿性,紧抓中青年戏剧评论梯队建设。
三、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注意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注意基础理论研究,谋求研究领域、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又注意关注当下话剧实践,发挥理论批评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致力于上海文化生态建设,研究特色鲜明。
內容簡介:
《戏剧评论》为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创办,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戏剧评论集刊。本刊旨在刊发高水平的戏剧评论,重视戏剧批评的学术性和理论探讨,强调批评的多样化和前沿性,加强海内外剧评人的联系与交流,为致力于戏剧评论的专家学者与中青年批评家提供交流平台。本刊每年两期,内容涵盖剧目评论、现象批评、名家谈戏、外国戏剧批评等议题,重视批评的学术性和理论体系,强调批评的多样化和前沿性,紧抓中青年戏剧评论梯队建设。此刊的创办,对于推进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的“戏剧评论”专业建设、搭建戏剧批评平台不无意义。
關於作者:
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在话剧文献整理、话剧历史与理论研究、当代话剧批评等诸多方面成绩显著,近五年来中心成员曾承担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重点项目1项,一般及青年项目10项,省部级项目10项,荣获省部级以上奖项5项,出版著作二十多本,发表论文若干,其实力与成果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在国外戏剧界也有很高的地位和影响。本中心将剧作家、剧本、导表演和剧场以及观众纳入审视范围,构建综合性、全方位、立体化的戏剧研究格局。在具体教学和研究中,突出话剧舞台艺术的发展史,而不仅仅是话剧文学的研究,这是上戏的话剧史论研究与国内其他大学同类方向的最大不同点,也是作为艺术院校的特色所在。让学生从编剧、导演、表演、舞美甚至观众等各方面了解与研究话剧,从中学习借鉴一些普遍性的艺术经验,并成为他们专业素养中的重要部分。同时,注意理论研究与艺术实践的有机结合,既注意基础理论研究,谋求研究领域、理论和方法上的创新;又注意关注当下话剧实践,发挥理论批评对实践的指导作用,致力于上海文化生态建设,研究特色鲜明。
目錄
圆桌会议 1
民国与记忆——上海戏剧学院中国话剧研究中心举办话剧九人《庭前》研讨会 2
人性与当代戏剧——央华戏剧《悲惨世界》研讨会在上海戏剧学院召开 35
戏剧理论 93
马文·卡尔森著 朱夏君译 幽灵出没的身体 94
杨 扬 马文·卡尔森《幽灵出没的舞台——作为记忆机器的戏剧》读后 115
中国话剧评论 121
周珉佳 “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戏剧:稀缺题材赋能与人文精神延伸 122
孙晓星 评21世纪的“后新时期”中国实验戏剧 135
剧评人专栏·北小京 143
北小京 昨日的生死,今日的名利场——看国家话剧院话剧《生死场》 144
北小京 我们需要更多的新经典——看孟京辉导演戏剧《茶馆》 148
北小京 我就在你的身边——写给波兰戏剧《阿波隆尼亚》研讨会的发言 152
北小京 在此岸飞翔——看李建军导演作品《大师和玛格丽特》 158
名家谈戏 161
翟月琴 访王公序“行知品春华,步实数秋风” 162
新锐剧评 185
郭梦叶 《第七天》戏剧意象群的构建——兼及当代戏剧评论的新启示 186
王凯伦 “一针一线,一草一木,尽诉此情”
——评《毛俊辉·粤剧情》的舞台美术与舞台调度 199
巴佳雯 戏剧幻城观后——评王潮歌的《只有河南—李家村剧场》 213
內容試閱
“话剧九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戏剧:稀缺题材赋能与人文精神延伸
周珉佳
“话剧九人”的民国知识分子题材话剧正是以稀缺性在话剧市场上独树一帜。他们力求从新的角度、运用新的语言,更加自觉主动驾驭小众题材创作。例如上文谈到剧作《庭前》,则是在话剧舞台上少之又少的律政题材。在国外,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原告证人》以跌宕起伏的悬疑剧情和令人唏嘘的反转结尾,成为此类题材翘楚。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出时,两个场景不断转换,人物一时在律师威尔弗瑞德的办公室中谈话,一时在伦敦中央法院的审理现场,生动灵活,层层推进,演出效果极好。在国内,话剧《特赦》改编自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震惊全国的孙传芳被杀案。女子施剑翘为养父报仇,将军阀孙传芳射杀于居士林佛堂,随即散发传单宣布自首。《特赦》的剧情从刺杀后的法庭审理开始叙事,审理过程随着社会舆论不断被左右和反转,这场围绕“公道自在人心”和“杀人偿命”之争的案件最终以民国政府特赦的方式结案。编剧徐瑛在近十年间收集整理了这一案件的报纸和当时的庭审记录,还原案件细节,遵循“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创作了这部律政题材话剧。转而便到了“话剧九人”的这部《庭前》。作为“民国知识分子系列”的收官之作,这个剧作本身提供了非常大的思辨空间,掌握了真实性与艺术性、历史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平衡,在历史的夹缝中虚构故事,以表达对社会公共议题的理解,探讨独立思想和主体性意识的价值。巧合的是,话剧《庭前》同《特赦》一样,皆聚焦民国乱世,不过前者写的是上海滩,后者写的是天津。然而,同样是以民国为背景、以律政为主题、以“大事不虚,小事不拘”为创作原则,两部作品的立意点和表现风格却截然不同。
彼时的上海滩帮派林立乱象丛生,法律正义晦暗不明。在内忧外患的国家,法治和律法不断被藐视和挑战,在纷乱中建立秩序是极具挑战性的,因为“规则总是允许例外”。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庭前》给出了两条叙事线索:一是男主人公郎世飖为了故交程无右争取自由而开启律师生涯,在此后的几十年里经历了诸多考验人性和信念的事件,他面对正义、法理与人情而不断产生困惑和挣扎,最终在程无右被宣布重判时,决意结束自己的律师生涯;而另一条线索是围绕郎世飖、尤胜男这一对律政夫妻的家庭生活而展开。在剧中,中年郎世飖与青年郎世飖产生了跨时空、跨视角的对话——青年身上带着不谙世事的意气,冲动但充满了力量,中年则多了许多无奈和疲惫,对自己的职业和人生都产生了质疑和徘徊,在舞台上,反倒是青年郎世飖为中年郎世飖不断加油,使其能更加笃定地走下去。这样的舞台表现形成了叙事镜像,为剧情和人物提供了有足够发展动力的假设,即触发想象、激发内心表达的刺激元,将复杂的心理活动自然生动地表达出来,也让观众看到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在一个人身上留下的痕迹。由此,郎世飖这个人物的悲剧感也拉满了。朱光潜先生言:“如果苦难落在一个生性懦弱的人头上,他逆来顺受地接受了苦难,那不是真正的悲剧。只有当他表现出坚毅和斗争的时候,才是真正的悲剧。悲剧全在于对灾难的反抗,即使他的努力不能成功,但在心中总有一种反抗。”在剧中,郎世飖甚至以失去幼女、夫妻解体为代价,经历了从民国初年到新中国的法治进程,关联着有重要司法意义的大案件,在百废待兴的至暗时刻争取法权,诉平生家国之夙愿,守道义良心之底线,因此他在人生的下半场,选择去做一名精神自由的私塾先生,救赎沦为讼棍的自己。人物本身就具有强大的悲剧感,编剧将人物内心的挣扎和面对乱世的无力感表现得极为真实;相比之下,妻子尤胜男这个航标式理想人物则缺失了某种真实感。剧中,尤胜男作为独立律师在法庭辩护的激烈场面几乎缺失,她在时代的阴郁中如何受挫,在备受夹击的辩护现场如何铿锵,这些内容是必要的表现层面,因为只有表现了女性在社会中独自摸爬滚打的艰难,她才能最终理解丈夫,夫妻二人充满遗憾意味的情感交融才更动人。不过瑕不掩瑜,毕竟《庭前》作为一部涉及两性关系、社会正义和律法演变等多重话题的剧目,较好地避免了律政题材的枯燥严肃,以真实鲜活的人物形象和起承转合的剧情跳出了选题的舒适区,平衡了历史书写、现实关注与审美诉求之间的关系。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