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帳戶  | 訂單查詢  | 購物車/收銀台(0) | 在線留言板  | 付款方式  | 聯絡我們  | 運費計算  | 幫助中心 |  加入書簽
會員登入   新用戶註冊
HOME新書上架暢銷書架好書推介特價區會員書架精選月讀2024年度TOP分類閱讀雜誌 香港/國際用戶
最新/最熱/最齊全的簡體書網 品種:超過100萬種書,正品正价,放心網購,悭钱省心 送貨:速遞 / 物流,時效:出貨後2-4日

2025年03月出版新書

2025年02月出版新書

2025年0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2月出版新書

2024年11月出版新書

2024年10月出版新書

2024年09月出版新書

2024年08月出版新書

2024年07月出版新書

2024年06月出版新書

2024年05月出版新書

2024年04月出版新書

2024年03月出版新書

2024年02月出版新書

『簡體書』祝你安静(《等一切风平浪静》新年限定礼盒)

書城自編碼: 4064638
分類: 簡體書→大陸圖書→文學中国现当代随笔
作 者: 刘同 著
國際書號(ISBN): 9787X29837795
出版社: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4-06-01

頁數/字數: /
書度/開本: 32开 釘裝: 平装

售價:NT$ 1158

我要買

share:

** 我創建的書架 **
未登入.



新書推薦: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背影渐远犹低徊:清北民国大先生 》

售價:NT$ 449.0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恨、空虚与希望:人格障碍的移情焦点治疗 》

售價:NT$ 407.0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我为何而活:罗素自传 》

售價:NT$ 398.0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我很可爱,绝对可爱 》

售價:NT$ 500.0
溺爱之罪
《 溺爱之罪 》

售價:NT$ 255.0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走出无力感 : 解锁生命力量的成长密码(跟随心理咨询师找回积极能量!) 》

售價:NT$ 305.0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藩屏:明代藩王的艺术与权力(柯律格代表作,一部逆转“边缘”与“他者”的明代藩王物质文化史,填补研究空白) 》

售價:NT$ 551.0
《史记》纵横新说
《 《史记》纵横新说 》

售價:NT$ 305.0

建議一齊購買:

+

NT$ 306
《从私塾到北大(少年比的是才气,中年比的是学问,老年比的是人格》
+

NT$ 290
《再见爱人》
+

NT$ 301
《惹作》
+

NT$ 265
《活过(蔡澜自传,看蔡澜活成人间清醒的人生智慧 )》
+

NT$ 254
《湘西故事集(文学大家沈从文湘西主题故事集!完整收录《边城》《》
+

NT$ 203
《暗香 丁立梅经典文集04》
編輯推薦:
《等一切风平浪静》的限量祝你安静礼盒
是送你的蓝色的梦

一份睡前的安静歌单 是能通往不同梦乡的航线

流动的海 帆布袋
帮你兜住白日的慌张
安静二字
是最为实用的上上签

一个可调节松紧的睡眠眼罩
温凉双面都可使用
外界喧嚣
而你四季都有好梦可来抵挡

精装版《等一切风平浪静》再次升级
仿布艺内封 全印银工艺
手写祝你安静印签 专属编号
希望每一处精心的细节
都能帮你抚平一些心底的波浪

一盏随身携带的阅读灯
无论是床头、列车还是万里高空
明暗或冷暖,都取决于你当下的心意

《等一切风平浪静》新年限量阅读礼盒
愿你心静 平安 有好梦
內容簡介:
祝你安静——《等一切风平浪静》新年限定礼盒,刘同十年蜕变之作,感谢800000读者支持。

我很喜欢看海员在大海中拯救海龟的纪录片
这些海龟都被藤壶寄生了 密密麻麻
被寄生的海龟游泳速度变慢 沉重无比
他们追不上猎物 赶不上同伴 进入慢性死亡
海员帮助它们撬掉背上的藤壶 将它们放入大海
这些海龟是幸运的
于是我想 这些年我时常觉得很累
是不是也被某种藤壶寄生了呢?
谁又能来帮助我呢?

于是我写下了这本书
希望每一个故事 都能帮你撬走一些内心的藤壶
關於作者:
刘同
作家,光线影业副总裁。
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
曾出版《谁的青春不迷茫》《你的孤独,虽败犹荣》《向着光亮那方》《我在未来等你》《别做那只迷途的候鸟》《一个人就一个人》《想为你的深夜放一束烟火》等作品。
目錄
礼盒内含《等一切风平浪静》精装书特别版/睡个好觉眼罩/祝你安静阅读灯/流动的海帆布袋/安静歌单
內容試閱
清理自身的藤壶

风平浪静的海上,海员捞上来一只海龟。
海龟的背上布满了一种寄生动物——藤壶。
这种寄生甲壳类动物一旦依附在宿主身上,便会迅速繁殖,一平方米可以有一千个以上的藤壶。
很多船只的船底一旦被藤壶侵占,油耗会增加百分之四十左右,前行速度也大幅下降。
被藤壶寄生的海龟,行动日渐缓慢,难以追捕食物,难与同类竞争,会在游往大海深处的过程中慢慢死亡。
海员帮海龟把寄生的藤壶一个一个撬开,再将清理干净的海龟放回海里,让它重获新生。
我很喜欢看这样的纪录片。
我突然很能理解为什么大家很喜欢看治愈类的视频了,那种感觉就好像是自己在污浊中偷喘了一口清新空气。
某天,我突然问了自己一个问题——海龟被藤壶寄生了,能遇见海员帮忙清理,如果我被藤壶寄生了,谁能帮我清理呢?
我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自己的身体,但就和海龟一样,自己怎么可能看得到呢?
于是我很认真地开始思考,在我看不见的地方,是不是也布满了藤壶?
那些藤壶又有多少?是怎样的类型?如果真的有,那它们是从何时开始寄居在我身体里的呢?

想起二十出头时,一头扎进社会,埋头就冲,不管不顾,跑起来都带着风。
可为何这些年,自己开始步履缓慢了呢?是胆小了,还是稳重了?
明明什么事都还没做,光是在心里默念了一遍流程,就好像消耗了大半的精力。
有人说随着年纪的增大,身体不行了,心累是正常的。可那么多七八十岁的老年人思维敏捷,谈笑风生,除了身份证上的年纪变了,其他地方都与年轻时没有两样。
恐怕年纪并不是让我们变得沉重的原因,心境才是。
心境究竟是什么?
若打开心壳,有些人的心上干干净净,毫无挂碍。但有些人的心上满布藤壶,有些上面写着“工作不够体面”,有些写着“别人过得都比我幸福”,有些写着“原生家庭令人痛苦”,有些写着“爱情只能门当户对”,有些写着“过于在意他人的看法”……这些藤壶个头不一,数量不同,积压在不同人的心上,成了每日的负担。

小时候,一口气可以从起跑线冲到终点,而现在没跑几步就气喘吁吁。一边与浪搏斗,一边奋力将头伸出水面迅速换一口气,忍不住想,干脆直接沉入海底。
情绪低落,精神萎靡,佯装的精气神在跨出家门的那一刻已泄气。
越对抗,越疲乏。越尽力,越虚无。
我心里装了太多的东西,堆积如山,早已分不清哪些是年岁给我带来的珍宝,哪些又是环境给我制造的垃圾。
当我短暂歇息,决定鼓起勇气再出去淋一遭大雨时,突然有只手拍了拍我的肩膀,对我说:“别着急,不如等一切风平浪静。”
我猛然回过头,看见自己,他正笑眯眯。
过于在意外界,被外界时刻拨弄情绪的日子里,我已经很久没有关注过自己。
他接着说:“趁着大风大雨,坐下来清理掉身上寄生的那些藤壶吧,等一切风平浪静,再出发也来得及。”
于是我写下了这些文字,给同一屋檐下的你。
我们就如同背上布满了藤壶的海龟,需要一点点时间去做清理。
最后一页,我和读者们做了一个约定,希望你一页一页翻阅过去,自然会理解这份约定的意义。

本是悠悠心静者,却因纷扰失宁神。
清风悄悄慰行人,岁月从不负虔心。
山川远处传清音,雨打梧桐声独吟。
心静如湖澄清水,迷茫时需心自安。
等一切风平浪静,静坐山间听松风。
心安处,一切皆安。

那我们就化作一支箭,破风去——写给三十岁自己的一封信(节选)

三十岁的刘同:
我们不是常有一种错觉吗?觉得某些事早已发生过,自己甚至能预测到事件的走向,只是这种错觉的时间很短,短到当你意识到它存在的时候,便已经结束了。
后来我查了一下,这种看起来似乎没有意义,被称为“déj vu(似曾相识)”的感觉被科学解释为大脑的错觉,但也有人更愿意相信那是另一个平行宇宙的你发生过的事,或者是我们的人生一次一次被重置,但记忆系统里依稀还残留着一些什么。
这些年,我依然偶有这样的错觉,我想那大概是未来的我们给现在的我们的提醒,虽解决不了什么问题,却能让我更有底气往未来的生活里前进——一切我们都曾经历过,克服过。

你三十岁那年,给二十岁的我们写了一封信,那封信被作为《谁的青春不迷茫》的序言进行了出版,那时的真诚让很多年轻人拥有了心理上的慰藉。
而我今天给你写这封信,也是那时你与每个十年后的我们做的约定。

这是我们人生的第二封十年来信,想和你聊聊三十岁之后至今十二年间我的改变和觉悟。
你大概会好奇,为何这封信是由四十二岁的刘同来执笔,四十岁的刘同呢?他去哪儿了?为何没能遵守十年的承诺?
四十岁的他,在那个年纪也确实写了一封信,但没有写给你,而是写给了我们的父母,那是一封《写在四十岁的遗书》。但你大可放心,他并不是想和这个世界告别,信里没有任何人生败局,也无落魄颓废,他只是想知道人生过半,如果生命真的终结在四十岁那一天,回望过往,他会觉得遗憾吗?
如果说那封遗书是在整理过去,那么这封由我写给你的信,则是在带你走向未来。
或许你又疑惑,四十一岁的刘同呢?为什么他不写?
那是因为四十一岁的我们正经历着生而为人以来最大的困扰,他被焦虑包围,在意各种声音、他人看法,心也不够静,整天与周围人比较,坏情绪将他压得死死的。
虽然从小就有发际线高、头发稀疏的困扰,但四十一岁的我们依然掉了人生里最多的头发,失了最长的眠,睁着眼迎来了最多的日出,遭遇了最长时间的耳鸣。应该说四十一岁的我们感受了处于最低谷的人生。
他总以为是因为那一年的他办了很多错事,做了很多错误决定,甚至觉得是那一年的他情绪不够稳定造成的,但我们都知道,那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就像这本书最开始写的那样——我们早已在不经意间被藤壶寄生了,步伐越来越慢,直至其压垮了四十一岁的我们。
但暂不提他,你也不必过多担心,你从我的语气里应该知道,四十二岁的我终于越了这一关,穿过了云层,熬过了冷雨,躲过了落石,扛过了低氧,正在前往另一座山峰。
从你的三十岁,到我的四十二岁,这一晃十二年,我变了很多,我先从重要的说起。
那时你觉得三十岁对成年人来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它意味着你已经脱离了年轻人的范畴。如果之前犯了错误,无论多少次,裁判员只会裁决为试跑。但三十岁之后再犯同样的错误,裁判会直接判定为犯规,将你罚下场。
三十岁之前做很多事情,你都毫无顾忌,错了也不觉得会带来多大的后果。可三十岁之后,你害怕犯错误,你开始觉得社会对你的容忍度变低。也正是这种害怕出错的心理,导致你很难再像以往那样不管不顾。
有人觉得你稳重了许多,但我们自己心里很清楚,这种稳重背后藏着怯弱与输不起。
你在年少时期,非常抵触外人评价你浮躁,评价你没眼力见儿,说你说话办事就像永远长不大一样。你暗暗像那些看起来很酷的男同学学习,也总是只学到了皮毛,没几分钟便露出马脚,一个转身就跑到九霄云外了。可三十岁之后,你突然明白了,以前那些很酷的男同学只是懂事太早,早早就背上了壳,将自己藏在自己都忘记了在哪儿的密室里,就像此刻的你。
你不知道为何自己的步履变得沉重无比。
仿佛过了三十岁,一夜之间,这个社会对三十岁的要求全都上线了,你需要有专业能力,要有抗压性,需要有一定的积蓄,要给自己买好各种商业保险,最好要在一家不错的公司,有一个说起来很特别的爱好,有一个运营得不错的自媒体账号。如果你还想显得更传统、更稳重,你就必须结婚,有一个清晰的生育计划,要有自己的信仰。如果你在大城市工作,那就应该拿到那个城市的户口。
二十九岁时,你觉得自己只是个孩子,不是生理上的,而是认知上的。二十四岁时,你进入一家公司,除了有几年的工作经验,你对外部的世界并不清楚。
你搞不清个人所得税,搞不清租房的押一付三为何总是拿不回押的一,你不知道为何装修的预算总是会超出那么多,你看新闻底下的评论觉得自己和他们不身处一个世界,你被领导穿了好多年小鞋,依然学不会反抗,只能慢慢将小鞋撑成了合适的鞋。你分不清楚到底是鞋真的被你撑大了,还是你的脚被裹小了。
就算你每个月的工资略有盈余,你也搞不清什么是理财。基金和股票的区别你好不容易弄清了,又被理财型保险和消费型保险弄晕了。投资的比例到底是多少,退休计划又应该如何进行?
眼下的工作是你喜欢的,但你又如何保证这个行业会一直向好?如果过了三十岁,你依然没有升到中高管,你被取代后又应该去做什么?三十岁自我困扰后,又多了一个三十五岁裁员危机,如果有幸没有被裁,四十岁的你除了忠诚得像狗,还能为公司提供些什么?
每年放在你办公桌上的免费体检单都显得扎眼,不到最后一天,你根本不想预约。不去,感觉浪费了一笔体检金;去了,多半又让自己心惊胆战很久很久。万一查出点什么,治吗?你缺钱,但你更缺的是自己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
胃镜痛苦,肠镜不舒服,全麻又太贵。
相亲显得可笑,而自己又太懒,交友软件上聊几句就嫌烦。
刷朋友圈浪费时间,看见小红点又不停地想点。
知道刷抖音上瘾,总是责备自己,却不知道一个人埋怨自己也会上瘾。
不懂持家,购物节清空所有购物车就认为是节俭,却发现这网络一天到头全是节,光棍节、情人节且能理解,零食节、夜宵节还能共情,后来的秃头节之类让你觉得自己宛如智障。
就这样,人生一晃过了四十岁,今天的我仍然弄不懂很多东西,我明明懂得那么少,可外界觉得我已经太老。

说到这儿,我倒是有几件让你喜悦的事。
你二十多岁办了很多次健身卡,没有一次坚持使用过百分之十,要么是你办了不去,要么就是你想起来终于要去了,健身房已经办不下去倒闭了。但三十三岁的我,决意要真的运动了,然后从那天到今天,快十年了,我几乎每天都要运动两小时。所以现在的我比那时的你,看起来更自信、更潇洒了啊。
你一直没钱、没时间矫正的牙齿,三十八岁的我去矫正了,戴了两年隐形牙套,现在大笑起来也不用刻意用手去遮挡了。你担心的发际线,我也早在几年前看了医生,开了药,坚持一早一晚喷,效果不错,起码比咱爸四十多岁时头发茂盛。
你二十四岁失败的研究生考试,我在疫情期间又捡起来了。你最担心的英语全国统考我已经考过了,现在还差一门专业课,明年初通过的话,我就帮你拿到研究生的学历证了。
这几年,我做了很多你很想做,却一直没做的事。
我学了滑板,代价是一点破皮流血和小指骨裂。
我学了冲浪,但头发太少,海水一泡,我怕直接就秃了,很遗憾放弃了。
我花了一周的时间,去海边的俱乐部报了个潜水班,背了理论,考过了海底十二米潜水、十米营救项目,拿到AIDA(国际自由潜水发展协会)二星的自由潜水证。
三十七岁那年,我请了三个月的假去国外学习了英语,虽然回来时,语法和词汇量并无增长,但有了随时开口说英文的勇气。那三个月大概是我们人生中走得最远的三个月,认识了很多新朋友,见到了很多新的风景,感受到了活着的更多意义。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我都四十二岁了,还老想着搞这些有的没的?
前两天,一位同事抽了一个周末,自己去了一趟云南。回来之后他感慨了一句:“我居然三十六岁才第一次为自己旅了一次行。”
我突然就被“为自己”那三个字给打动了。

 

 

書城介紹  | 合作申請 | 索要書目  | 新手入門 | 聯絡方式  | 幫助中心 | 找書說明  | 送貨方式 | 付款方式 台灣用户 | 香港/海外用户
megBook.com.tw
Copyright (C) 2013 - 2025 (香港)大書城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