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薦:

《
稻盛开讲7:经营者的使命
》
售價:NT$
199.0

《
黄埔一期同学录(全两册)
》
售價:NT$
1265.0

《
终局思维 站在未来设计你的当下 行为科学的开创性研究
》
售價:NT$
352.0

《
派系分合与晚清政治 : 1885—1898 (著名史家林文仁经典晚清史,重磅归来)
》
售價:NT$
500.0

《
夏日乌龙茶
》
售價:NT$
239.0

《
算力网络技术详解与最佳实践
》
售價:NT$
449.0

《
元素咖啡化学(全2册)
》
售價:NT$
1632.0

《
宋朝的祛魅(吴铮强教授多角度对宋朝进行解读与祛魅,壹卷精选系列)
》
售價:NT$
347.0
|
編輯推薦: |
◎一流本科专业课程建设系列教材
◎以“互联网 安全”、“中国制造2025”、“数字中国”等创新发展战略为导向,介绍智能化技术在安全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及发展。
◎多维度知识体系。教材整合了安全工程、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安全生产智能化知识体系。
◎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学生能够直观感受到智能化技术如何在实际生产中发挥重要作用,从而激发学习热情,拓宽视野。
|
內容簡介: |
本书以保障安全生产所涉及的智能化技术为内容框架,系统地阐述了安全生产信息获取、传输、监测、分析、预测预警及管理的智能化技术和方法。本书共8章,主要内容包括绪论、现代智能技术、智能传感器、专家系统、智能控制、智能仪器与安全监测、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智能安全信息管理系统。本书明确介绍了智能化技术在保障安全生产方面的理论知识及其应用,旨在增强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知识储备,拓展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在安全工程领域的应用背景。
本书主要作为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教材,也可作为信息工程、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还可供企业安全生产智能化技术专业人员学习参考。
|
目錄:
|
第1章绪论/
学习目标/
1.1安全生产概述/
1.2智能技术与安全生产/
1.3安全生产智能保障技术的内涵和框架/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2章现代智能技术/
学习目标/
2.1概述/
2.2遗传算法/
2.3神经网络/
2.4粒子群算法/
2.5蚁群算法/
2.6免疫算法/
2.7现代智能技术在油田安全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3章智能传感器/
学习目标/
3.1智能传感器概述/
3.2智能传感器的实现途径/
3.3MEMS传感器/
3.4智能传感器在工业安全中的应用/
3.5智能传感器在公共安全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4章专家系统/
学习目标/
4.1概述/
4.2专家系统的基本设计思想、结构与类型/
4.3专家系统相关知识/
4.4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评价专家系统/
4.5成套装置动态风险管理专家系统/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5章智能控制/
学习目标/
5.1概述/
5.2智能控制的内涵及系统结构/
5.3典型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
5.4智能控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6章智能仪器与安全监测/
学习目标/
6.1概述/
6.2智能仪器的结构、特点及典型功能/
6.3智能检测系统/
6.4智能安全监测/
6.5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7章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
学习目标/
7.1概述/
7.2智能故障诊断/
7.3智能故障预测/
7.4智能诊断与预测系统/
7.5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系统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第8章智能安全信息管理系统/
学习目标/
8.1概述/
8.2安全信息与安全生产信息/
8.3智能安全信息管理系统需求分析/
8.4智能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方案/
8.5智能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发电企业中的应用/
8.6智能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
本章小结/
思考题/
参考文献/
|
內容試閱:
|
智能化技术已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互联网 安全”“中国制造2025”“宽带中国”等创新发展战略都为智能化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平台,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对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的渗透和催化作用,传统产业正迈出转型升级的新步伐,安全工程领域也不例外。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提高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科技赋能推动智能化技术成为落实应急管理工作和推进社会共治的重要工具。智能安全的意义,一方面是借助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将事故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实现预防为主;另一方面是一旦发生事故,借助智能化决策手段实施有力、有序、有效的应急响应是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小的关键。这些都离不开智能化技术对安全生产的支撑保障作用。可以说,智能化技术解决了一些靠传统方式无法有效解决的安全生产难题,更适用于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技术、新业态下的安全生产保障能力的建设。基于上述相关政策,以及近年智能化技术及其在安全生产领域实际应用的发展变化,本书编者在第1版的基础上对相关内容进行了修订。
目前,现有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本科教材中安全技术的内容过于传统和陈旧,对智能化新方法、新技术及其在安全生产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和案例分析介绍不足,专业教学知识和工程能力培养不能及时跟上现代化安全智能保障技术的快速发展。尽管个别专业领域内已有一些涉及智能化安全保障内容的书籍,但是系统性不足,专业覆盖性也不好。为满足当前教学和人才培养的需求,提供及时反映知识更新及行业创新的高质量本科教材,本书的编写力求理论体系完整、方法先进、逻辑性强,使初学者可以尽快掌握智能技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及安全生产各阶段智能化保障的技术及应用,并具备掌握运用智能化技术解决安全生产中的有关实际问题的能力。
安全生产智能化保障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主要涉及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安全管理、安全监控等多门学科的知识。本书主要介绍智能化技术在安全工程领域的深度整合与应用,全书
共8章,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简要介绍智能技术的发展以及安全生产的现状,阐述智能化对保障安全生产的促进作用。以此为基础,论述安全生产智能保障框架各环节的作用及特征。
(2)系统地描述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免疫算法及典型的群智能算法的理论、特点、实现技术及其应用;着重讨论智能技术在保障油田安全方面的应用。
(3)阐述智能传感器的功能、特点及其实现途径,对典型的智能传感器(MEMS)做了详细介绍,并介绍智能传感器在工业安全及公共安全中的应用。
(4)介绍专家系统的基本概念、思想及结构,讨论支撑专家系统的知识库、推理机、解释器及开发工具,着重介绍专家系统在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及成套装置动态风险管理方面的应用。
(5)介绍智能控制的基本原理及结构,阐述典型智能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讨论智能控制在安全工程中的应用。
(6)简要介绍智能仪器的结构与特点,系统阐述智能安全监测系统的框架、任务及分类,重点介绍智能安全监测系统在保障安全生产及公共安全中的应用。
(7)阐述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的原理、结构及实现方法,详细介绍智能故障诊断与预测的基本框架及其在安全生产中的应用。
(8)详细介绍智能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需求及建设设计方案,并阐述智能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在发电企业及煤矿企业中的应用。
本书所参考的文献已在书后列出,在此向这些文献的作者表示感谢。
限于编者水平,加之本书的体系、结构和内容均是一次新的尝试,书中难免存在不妥和错误之处,殷切期望读者的批评和指正。
编者
|
|